![]()
·小塘山遺址航拍照片·
2021年5月~2022年11月,為了配合508國道工程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寧城縣文物保護中心(即寧城縣遼中京博物館)對小塘山遺址進行了為期兩年的考古發掘,一座夏家店下層文化的石城——赤峰市寧城縣小塘山石城遺址被比較完整地揭露出來,為該地區青銅時代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在此,試就以下幾個方面談些認識。
一、遺址年代與文化性質
夏家店下層文化是1960年發掘赤峰夏家店、藥王廟遺址后確立起來的一支早期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類型。目前了解到的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主要分布于西拉木倫河以南的內蒙古赤峰地區、遼寧西部和河北北部的部分地區。主要集中于老哈河、大小凌河及其支流的兩岸山岡頂端,是一種有石塊壘砌圍墻等防御設施的居住址,城內的房屋、窖穴、道路等也多以石塊砌筑。目前已經過發掘的石城址有赤峰市松山區三座店和上機房營子石城址等。
小塘山遺址遺跡大多開口于第1層下,地層簡單,疊壓打破關系較少。出土的陶器器形、紋飾等也無明顯變化,因此推測小塘山遺址居住時間較短,應屬于同一期文化遺存。小塘山遺址發現的石砌房屋建筑、灰坑(窖穴)、“馬面”遺跡在赤峰市松山區三座店石城址和上機房營子石城址都有見到,且形制基本相同。小塘山遺址出土的筒形鬲(H28∶2)與松山區三座店石城址的鬲(H35②∶1)相同,甗(F15∶2)與上機房營子石城址同類器甗(T0310③∶5)的形制相近,故該遺址年代應與以松山區三座店石城址鬲(H35②∶1)及上機房營子石城址甗(T0310③∶5)為代表的單位年代相當。
![]()
![]()
出土Aa型陶鬲
夏家店下層文化碳-14測年主要數據,涉及蜘蛛山遺址、大甸子墓地、建平水泉遺址等,經樹輪校正后的中心值在公元前1900~前1500年。小塘山遺址經年代校正的14C數據有多個,主要為公元前1426~前1269年(95.4%)、公元前1532~前1435年(95.4%)、公元前1404~前1374年(23.9%)。結合出土器物的形制等,推測小塘山遺址的絕對年代大體為公元前1500~前1300年。
小塘山遺址由城墻、馬面、房址、灰坑(窖穴)等組成。共清理房址58座、灰坑47座、墓葬7座、城門1座、馬面3座及城壕等。遺址內發現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道路,院落、房址分布于道路兩旁,房址大多為石砌雙圈或單圈的地面式建筑。城門前端為大石板鋪成的臺階式,這種形制的門址在其他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中未見。
關于小塘山這類石城遺址的性質,多數學者認為是設防聚落。目前在內蒙古赤峰地區、遼寧西部等地發現的與小塘山城址類似的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址,雖然已內含一些初期城市特征,但推測仍然屬于軍事城堡的范疇。這是因為:①目前的考古資料中,尚未發現當時已存在確切商品交換的信息及物證;②諸石城址的規模大多較小,城內居住人口數量也較少,這與一般意義城市的人口總量存在著很大差距。因此,將赤峰地區、遼寧西部等地發現的石城址歸入軍事城堡的性質,是合乎當時的社會實際的。
從石城址的規模、結構分析,在內蒙古赤峰地區、遼寧西部等地發現的與小塘山遺址類似的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址的社會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遲家營石城位于赤峰市陰河中下游地區,居該區域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群的中部,面積近9萬平方米。石城的四周均砌有石墻、馬面,并挖有壕溝,防御設施完備。城內建筑基址有數百座,發現有宗教祭祀場所。遲家營石城是該地區面積最大的石城,人口數量也較多,應是這一地區的中心城址及政治、軍事中心,具有特殊的社會地位和作用。而小塘山石城址、三座店石城址規模較小,人口數量也較少,應視作當時重要的城堡。
二、社會經濟形態探討
一個文化人群的經濟形態,與其文化所在地區的氣候、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夏家店下層文化所處的西遼河流域,地處大興安嶺南麓和燕山北麓的夾角地區,是內蒙古高原向華北平原、東北平原的過渡地帶。獨特的地理環境也讓西遼河流域誕生了諸如興隆洼文化、紅山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這樣充滿活力、富有生機的文化。
夏家店下層文化出現于距今4000年前,此時西遼河流域的氣候正處于大暖期晚期,雖然有逐漸變干的趨勢,但仍不失為一個氣候溫暖濕潤的階段,形成了暖溫性森林草原的自然景觀。在赤峰學院植物學考古實驗室對小塘山遺址土樣進行浮選后,發現了郁李這種生長于山坡林下、灌叢且喜好溫暖濕潤環境的植物種子。小塘山遺址灰坑、房址回廊中均出土了大量野豬和鹿這種生活在森林草原地帶動物的骨骸,都可以顯示出當時氣候環境的特點。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較小河沿文化時期相比,遺址數量有了極大的提高。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的二、三級平緩臺地和山坡之上,由于河流經過,附近還有著肥沃的土壤。經對三座店、小塘山等地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調查時發現,遺址在陰坡與陽坡均有分布,遺址附近必定有河流經過。在這種緊靠河流、居高臨下的地方修建聚落,使得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先民不僅可以更好地解決飲水問題,還可以進行農業種植和漁獵活動。
小塘山遺址共發掘出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的灰坑47座,很多灰坑內殘留有灰燼和炭化谷粒。一些灰坑的底部發現有石條或石塊,這些灰坑推測應為貯藏糧食的窖穴。經赤峰學院植物學考古實驗室對遺址多處土樣進行浮選,發現了大量炭化農作物種子,以粟、黍為主,證明農業耕種是小塘山遺址先民重要的獲取食物的來源。遺址內還發現有不少與農業生產和加工糧食有關的石質生產工具,如石刀、石鏟、石磨盤、石磨棒、石杵、石臼等。
![]()
![]()
出土石斧
這些遺跡和遺物的發現,說明當時的農業生產比較發達。另外,還發掘出獸骨、蚌、貝制品及石鏃等與狩獵和捕撈有關的遺物,表明單純的農業生產已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的生活。由此推測當時應是以農業生產為主,兼營狩獵、捕撈的生業模式。
小塘山遺址發現陶窯兩座(Y1、Y2),在多個窖穴內發現有儲存的陶土和泥料,還出土較多的石質、陶質、骨質制陶工具。從發現的燒制陶器的陶窯、陶土、泥料及大量的制陶工具看,當時遺址內存在制陶生產活動,且燒制陶器是在遺址居住區內進行的。小塘山遺址陶窯的發現,對研究遼西地區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的社會經濟形態、先史時代陶窯的形成與發展等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三、“大小城”雙生聚落模式
小塘山石城址的東側為臨河陡崖,西側與連綿的岡巒相連接。大城在北,小城在南。二者共處同一坡面,雙生雙伴。大城發掘面積約5000平方米,其周圍均建有石城墻,并發現城門和多個“馬面”。小城面積近1200平方米,略呈橢圓形。小城地表見較多陶片、石器,經勘探發現有石砌房子建筑和灰坑。在小城的東、南、西側建有石墻,并發現幾個半圓形“馬面”。
大城在聚落布局上具有很明顯的規劃性。如城墻的修筑、城門及馬面的安排、道路及一側院門的設置,甚至房屋的建設都體現了整體規劃。院落包含有一座或者多座房屋,是基本的生活單位。從房屋面積來看,比較符合核心家庭或者三代人組成的家庭。小城內部由于建筑物較少,且城墻、馬面規格都低于大城,同時與大城的關系密切。總的來看,小城的建造比大城矮小簡陋。因此,推測小城為大城的附屬。
![]()
城門
![]()
部分房址解剖后
小塘山大小城這種雙生聚落在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而且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20世紀90年代發掘的林西縣白音長汗遺址,就是一處興隆洼文化時期非常典型的雙生聚落。兩個規模大小相近的環壕聚落比鄰而居,環壕之間最近間隔不足8米。70年代試掘和調查的敖漢旗西臺遺址,也存在著兩個紅山文化時期的環壕聚落雙伴雙生。
雙生聚落在夏家店下層文化中更為普遍。從赤峰市松山區三座店石城址起傍陰河右岸溯流而上,在約2千米的范圍內集中分布著6座夏家店下層文化的石城遺址。三座店兩座,占據著同一座山頭,彼此緊鄰;下機房營子兩座,也是一大一小隔溝相鄰;上機房營子兩座,大城居坡頂,小城居坡腳。在半支箭河中游的先秦遺址調查中發現的一百余處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多數為石城或環壕聚落,其中也不乏雙生雙伴者。
根據小塘山遺址的發掘情況以及對周邊同類遺址的調查,我們了解到這類遺址大、小兩座城相互配置的建制是普遍存在的。從出土遺物和城內建筑形制等分析,可以肯定它們是一種共存關系,而非早晚關系。這種現象應該是當初的先民在規劃聚落時出于某種考慮而做出的選擇。總之,雙生聚落是一種確定無疑的現象,其中包含的深層次原因目前尚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本文由 雷英 楊爍 摘編自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寧城縣遼中京博物館 編著,連吉林 主編《赤峰寧城小塘山遺址考古發掘報告》之第六章《結語》。內容有刪節、調整。
(審核:孫莉)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寧城縣遼中京博物館 編著
連吉林 主編
ISBN:978-7-03-082638-1
定價:258.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小塘山遺址的考古發掘專題報告。小塘山遺址經過為期兩年的考古發掘,共清理房址58座(包括保存較好的院落9組)、灰坑(窖穴)47座、墓葬7座、陶窯2座,此外還有石砌城墻、城門、道路、“馬面”、城壕等,出土陶器、石器、骨蚌器、青銅器等各類器物標本1000余件,還出土了較多的動物骨骼。小塘山遺址的年代屬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對寧城縣小塘山遺址的發掘與研究,為赤峰地區考古學文化體系的建立以及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的起源與性質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本書可供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以及相關專業高等院校師生等參考。
賽博古公眾號
微信號丨spkaogu
新浪微博丨@科學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