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注意到,曾經活蹦亂跳的狗狗,最近變得不愛動了?上下樓梯時顯得小心翼翼,起床時也慢吞吞的,這些看似平常的變化,有可能是狗狗患上關節炎的信號。據統計,8 歲以上的狗狗,有 80% 都可能罹患退化性關節炎 ,這一數據是不是讓人很驚訝?關節炎,這個在人類中常見的疾病,其實在狗狗身上也并不罕見,而且它就像一個 “隱形殺手”,悄悄地侵蝕著狗狗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
關節炎的 “真面目”
狗狗不會說話,沒辦法直接告訴我們它哪里不舒服,但如果仔細觀察,還是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的。
行動不便:原本活潑好動的狗狗,突然變得不愛動了,對玩耍、散步也提不起興趣,就算出門散步,走一小段路就會停下來休息。上下樓梯時也小心翼翼,甚至不敢上下樓梯。
步態異常:走路時出現跛行,可能是一條腿或者多條腿交替出現這種情況,也可能表現為走路時關節僵硬,腿部不敢彎曲,或者走路時身體搖擺不穩。
關節腫脹:仔細觀察狗狗的關節部位,會發現明顯的腫脹,摸起來可能還有發熱的感覺。狗狗也會因為疼痛,不讓主人觸碰腫脹的關節。
起床困難:睡醒后從窩里站起來時動作緩慢,或者需要借助墻壁、家具等物體才能站起來,有時還會因為關節疼痛而發出嗚咽聲。
行為改變:變得脾氣暴躁,容易對主人或其他動物發脾氣,或者變得嗜睡,睡眠時間明顯增加。還有的狗狗會頻繁舔舐患有關節炎的部位,試圖緩解疼痛。
![]()
“早發現,早治療”
作為狗狗的主人,我們要成為它們的 “健康小衛士”,平時多留意狗狗的一舉一動。比如,每天帶狗狗散步時,注意觀察它的步伐是否輕快,有沒有出現一瘸一拐的情況;玩耍的時候,看看它還能不能像以前一樣輕松地跳躍、奔跑。如果發現狗狗突然不愿意上下樓梯,或者從沙發、床上跳下來時顯得很猶豫,這些都可能是關節出現問題的信號。另外,早晨起床時,觀察狗狗起身的動作,如果變得緩慢、吃力,甚至需要借助周圍的物體才能站起來,那也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如果通過日常觀察,懷疑狗狗患了關節炎,千萬不要拖延,要及時帶它去寵物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獸醫一般會先進行體格檢查,仔細觸摸狗狗的關節,感受是否有腫脹、發熱、疼痛等異常情況,同時觀察關節的活動范圍和靈活性 。
![]()
“多管齊下” 對抗關節炎
一旦狗狗被確診為關節炎,不要驚慌,我們可以采取多種方法來幫助它們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治療狗狗關節炎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需要藥物治療、物理療法、生活方式調整和營養補充多管齊下 。
(一)藥物治療
非甾體抗炎藥:這是治療狗狗關節炎最常用的藥物之一,如卡洛芬、美洛昔康等。它們主要通過抑制體內的炎癥介質,來減輕關節的炎癥和疼痛 。就像我們人類在關節疼痛時,會服用一些抗炎止痛的藥物一樣,狗狗也可以通過這類藥物來緩解關節炎帶來的不適。不過,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時一定要嚴格按照獸醫的建議,因為這類藥物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對胃腸道和肝臟造成損傷。例如,卡洛芬可能會引發狗狗嘔吐、腹瀉、食欲不振等癥狀,嚴重的還可能導致胃腸道潰瘍和出血,所以使用過程中要密切關注狗狗的身體反應 。
(二)物理療法
熱敷:用溫熱的毛巾或熱水袋敷在狗狗的關節部位,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2 - 3 次。熱敷可以促進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疼痛和腫脹 。比如在冬天,關節炎狗狗的關節可能會因為寒冷而疼痛加劇,這時候熱敷就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但要注意溫度不要過高,以免燙傷狗狗的皮膚 。
按摩:輕輕地按摩狗狗的關節和周圍的肌肉,可以幫助放松肌肉,增加關節的靈活性,還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按摩時可以從關節的上方開始,沿著肌肉的走向,用指腹輕輕揉捏,動作要輕柔、緩慢,避免用力過度。如果狗狗在按摩過程中表現出不舒服,應立即停止 。
![]()
(三)生活方式調整
控制體重:肥胖是加重狗狗關節炎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要嚴格控制狗狗的體重。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適量的運動,讓狗狗保持理想的體重。在飲食方面,選擇低熱量、高營養的狗糧,減少零食的投喂;運動方面,增加散步、玩耍等活動的時間,但要避免過度運動 。比如一只原本超重的拉布拉多犬,在主人控制飲食和增加運動后,成功減輕了體重,它的關節炎癥狀也得到了明顯改善 。
適量運動:雖然狗狗患了關節炎,但也不能完全不運動,適量的運動有助于保持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力量。可以選擇一些低強度的運動,如每天定時帶狗狗散步,每次 15 - 30 分鐘,根據狗狗的身體狀況逐漸增加時間和距離;也可以在家里和狗狗玩一些簡單的互動游戲,如扔球、拔河等,但要注意避免讓狗狗進行劇烈的跳躍、奔跑等運動 。
提供舒適環境:為狗狗提供一個溫暖、干燥、柔軟的休息環境非常重要。在狗窩里鋪上厚厚的墊子,避免狗狗直接睡在冰冷、堅硬的地面上;在冬天,可以給狗狗穿上保暖的衣服,防止關節受涼。此外,家里的家具布局也可以適當調整,減少狗狗上下樓梯、跳躍的次數,比如在沙發、床旁邊放置一些小臺階,方便狗狗上下 。
“防患于未然”
俗話說 “防患于未然”,對于狗狗關節炎也是如此,從幼犬時期就做好預防工作,能大大降低狗狗患關節炎的風險 。
幼犬時期,選擇營養均衡、品質優良的狗糧非常重要。優質狗糧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能滿足狗狗生長發育的需要,為骨骼和關節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礎 。同時,根據狗狗的品種、年齡、體重等因素,合理控制喂食量,避免狗狗過度肥胖。比如小型犬每天的喂食量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大型犬則要根據其生長階段和活動量進行調整 。除了狗糧,還可以適當給狗狗補充一些對關節有益的食物,如含有豐富 Omega-3 脂肪酸的三文魚油、富含軟骨素的綠唇貽貝等。這些食物可以增強關節的抵抗力,減少炎癥的發生 。
讓幼犬進行適度的運動,有助于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發育,增強關節的穩定性。但要注意運動的強度和方式,避免過度運動和劇烈運動。比如每天帶幼犬散步 15 - 30 分鐘,隨著它的成長逐漸增加時間;在家里和幼犬玩一些輕松的互動游戲,如扔球、追逐等,但不要讓它頻繁地跳躍、爬樓梯 。對于一些大型犬幼犬,由于它們的骨骼和關節還在發育中,更要控制好運動量,防止對關節造成損傷 。
![]()
定期帶幼犬去寵物醫院進行體檢,是預防關節炎的重要措施之一。獸醫可以通過體格檢查、X 光檢查等手段,及時發現幼犬關節發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給予相應的建議和治療 。一般來說,幼犬在 3 - 6 個月時,建議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之后每年至少進行一次體檢,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健康隱患 。
給狗狗提供一個溫暖、干燥、舒適的生活環境,避免讓它長時間待在潮濕、寒冷的地方。比如冬天要給狗狗的狗窩鋪上厚厚的墊子,保持室內溫度適宜;夏天要注意通風,避免狗狗中暑 。同時,要防止狗狗受到外傷,比如將家里的尖銳物品收納好,避免狗狗玩耍時受傷;帶狗狗外出時,要注意保護它,避免發生車禍、被其他動物咬傷等意外 。
用愛陪伴,共抗病痛
狗狗的關節炎問題不容忽視,它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影響狗狗的生活質量。作為狗狗最親密的伙伴,我們有責任關注它們的關節健康,從日常的飲食、運動到生活環境的營造,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
狗狗的一生很短暫,它們用全部的愛陪伴著我們,當它們生病時,我們也要用愛和關懷,陪它們一起戰勝病痛,讓它們的每一個日子都充滿溫暖和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