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凍癥”這個詞,聽起來就像一場無法逆轉的冰封。患者的肌肉逐漸無力,行動、吞咽、呼吸一步步被“凍住”,但意識卻始終清醒。這種“清醒著失去”的過程,令人無比痛心。
但你是否想過:病是怎么找上門的,也許就能怎么把它趕出去?這不是一句空話。近年來,科學家們在漸凍癥(ALS)治療上,正嘗試“倒著治”——從病因出發,逆轉病理進程,甚至修復神經損傷。
![]()
病是怎么來的?
漸凍癥的病因復雜,既有遺傳因素,也有環境影響。目前已知,約10%的患者有家族遺傳背景,其中SOD1、C9orf72等基因突變是主要誘因。而在散發病例中,免疫系統異常、氧化應激、神經炎癥等也被認為是重要推手。
換句話說,漸凍癥不是一夜之間“凍”上的,而是多種因素長期積累、逐步損傷運動神經元的結果。
“倒著治”:從病因入手,逆轉病理
既然病是“層層疊加”來的,治療也可以“層層拆解”。
![]()
1. 基因治療:修復“出廠設置”
基因治療是近年來漸凍癥研究的熱點。比如,針對SOD1基因突變的患者,美國FDA已批準Qalsody(Tofersen)上市,它通過降解突變基因的mRNA,阻止毒性蛋白的生成。國內也在加速推進,如神濟昌華的SNUG01、RJK002等AAV基因治療藥物,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這些療法的核心思路是:病從基因來,就從基因治。
2. 干細胞療法:重建神經網絡
干細胞治療則嘗試“重建”受損的神經系統。通過將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分化為神經前體細胞,再移植到患者體內,有望修復受損神經元。這種“再生醫學”的思路,正是“倒著治”的另一種體現。
![]()
3. 免疫調節:從源頭遏制炎癥
漸凍癥與免疫系統失調密切相關。中醫藥在這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例如,河北以嶺醫院基于“絡病理論”研發的中藥新藥,正在開展II期臨床試驗,旨在通過調節免疫微環境,延緩病情進展。
此外,糞菌移植、后生元制劑等微生態干預手段,也在探索中顯示出潛力。
不只是“治”,更是“養”
“倒著治”不僅是藥物和技術的突破,更是治療理念的轉變。漸凍癥的治療,越來越強調綜合管理:
營養支持:高蛋白、高熱量飲食,必要時進行胃造瘺;
呼吸管理:早期使用無創呼吸機,可顯著延長生存期;
康復訓練:精細運動、關節活動、語言訓練等,幫助患者維持功能;
心理支持:家屬的陪伴與情緒疏導,是患者堅持下去的重要力量。
![]()
漸凍癥曾被視為“不可逆”的疾病,但今天,科學家們正一步步“倒著走”——從病因出發,從病理逆轉,從系統修復。雖然距離“完全解凍”還有距離,但希望的火種已經點燃。
正如一位患者所說:“我不是在等死,我是在等一個奇跡。”
而這個奇跡,也許就藏在我們“倒著治”的勇氣與智慧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