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錯發的郵件
一次誤選的收件人
一個拖拽到錯誤聊天窗口的敏感文件
在大多數時候,企業安全防線最薄弱的環節往往不是黑客的攻擊,而是內部人員無意識的“指尖失誤”。
這些發生在毫秒之間的操作,可能瞬間將核心機密暴露于不可控的風險中。而傳統的安全措施往往在泄密發生后追責,卻難以在泄密發生的臨界點進行實時攔截。
華企盾DSC數據防泄密系統則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痛點。它并非是簡單的“事后審計工具”,而是將防泄密技術部署在企業運轉的全流程之中,在一些可能發生誤觸操作的關鍵節點更是有嚴格的防護機制。
白名單:郵件發送的精準防護盾
當用戶點擊郵件發送按鈕時,系統并非被動等待傳輸完成,而是在指令發出的瞬間,對收件人地址進行實時白名單校驗。若檢測到非授權對象,系統會立即凍結附件傳輸狀態,保持其高強度加密格式(AES 256算法),確保對方接收到的僅為不可讀的密文。更關鍵的是,此過程在發件箱本地同樣保留加密原始文件,徹底杜絕“誤發后轉發”的二次泄密路徑。對于白名單內收件人,系統則執行無縫安全解密,實現安全與效率的平衡。
![]()
智能窗口隱身:
截屏“動態屏蔽”管控泄密行為
安裝華企盾DSC后,當監測到截屏行為(無論是系統快捷鍵還是第三方工具觸發),系統會瞬間識別所有涉及加密內容的應用程序窗口,并在截屏成像幀生成前將其智能隱藏。最終捕獲的屏幕圖像中,涉密區域呈現為黑屏,所有的加密進程自動隱藏,截屏時無法截取到加密的文件內容,從源頭阻斷截屏泄密風險。
![]()
數字簽名/MD5 強校驗:
進程偽裝的“火眼金睛”
系統通過實時校驗進程的數字簽名或計算內存中運行文件的MD5值,與可信進程庫進行嚴格比對,構建起針對進程偽裝的強校驗機制。
當發現非法偽裝進程試圖讀取或發送加密文件時,系統會立即熔斷其操作權限并觸發告警,從根本上堵住惡意軟件或人為篡改進程竊密的漏洞。
該機制基于底層驅動技術,通過數字簽名唯一性與MD5哈希值雙重校驗,確保進程合法性,有效防范進程冒充導致的數據泄露風險。
華企盾DSC的價值,在于將安全防線從傳統的“邊界防御”和“事后追溯”,前移到用戶操作意圖轉化為數據動作的瞬間間隙。
對于企業而言,這不僅意味著堵住了“手滑誤發”的致命漏洞,更代表著一種根本性的安全范式轉變:泄密風險不再依賴員工的“零失誤”,而是由系統在操作臨界點構建起一道無法繞過的物理性數據閘門。
華企盾DSC數據防泄密系統,讓泄密永遠定格在“差一點就發生”的上一幀,為企業的核心數字資產提供確定性的守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