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陽光火辣,氣溫飆升,哪怕只是出門買菜一趟,也能讓人汗流浹背。但你知道嗎?汗水里不只有水,還悄悄帶走了你身體里的鈉、鉀、鈣、鎂等重要微量元素。如果不注意補充,很可能就會出現疲勞、頭暈、腿抽筋等“夏季綜合征”。
![]()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夏天出汗后容易缺失哪些營養,又該吃些什么,才能健康過夏、輕松應對高溫帶來的“消耗戰”。
出汗帶走了什么?
汗液不僅是身體的“天然空調”,也是身體微量元素的出口。汗液中含有鈉、鉀、鈣、鎂、鋅、鐵、銅等微量元素,具體含量因個體差異、出汗量和環境而有所不同。正常情況下,適度出汗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影響,但在高溫下長時間運動或工作,比如跑步、騎行、外賣、建筑工人等,就很容易出現電解質流失。
![]()
1. 鈉(Na?)
流失量最大,每升汗液中含有230~1000毫克。鈉對維持體液滲透壓、神經傳導和肌肉收縮至關重要。缺鈉會感到口渴、乏力、甚至抽筋。
2. 鉀(K?)
約80~200毫克/升,負責調節心臟節律和神經興奮。鉀流失過多,容易導致心悸、手腳麻木、反應遲鈍。
3. 鈣(Ca2?)
雖然含量較低(約20~40毫克/升),但長時間大量流汗會影響骨骼密度與肌肉協調性,尤其是中老年人。
4. 鎂(Mg2?)
每升汗液中含量約5~15毫克。別小看這點,鎂參與上百種酶的代謝,是身體抗疲勞的重要后盾。
多吃4樣食材,補回流失的營養
補鈉:咸味食物是關鍵
夏日大量流汗后,只喝清水遠遠不夠,適度補充生理鹽水能快速恢復電解質平衡。如果沒有條件準備生理鹽水,飲食上可以略微咸一些,通過咸味食物來補鈉。
![]()
推薦菜譜:醬油炒蛋
雞蛋打入碗加少許鹽,蝦皮切碎、大蔥切塊、姜洗凈;雞蛋打散,倒入蝦皮、姜末攪勻。將生抽、蠔油、老干媽、陳醋、白糖、料酒、干淀粉、少量鹽混合,加水約 6 勺,加入姜末拌勻。
![]()
鍋中多倒油燒至八成熱,倒入雞蛋炒成大塊盛出。若鍋中余油多,無需再加油,放入花椒粉、蔥片中火炒香;倒入料汁,中小火熬出泡和醋香。倒入炒好的雞蛋,大火翻炒,留少量湯汁后裝盤即可。
補鉀:菠菜是天然 “鉀庫”
菠菜是應季的補鉀佳品,每 100 克菠菜中含鉀約 311 毫克。它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推薦菜譜:菠菜炒豆腐
![]()
將菠菜洗凈焯水切段,豆腐切塊備用。鍋中倒油,放入蔥姜爆香,加入豆腐煎至兩面金黃,再倒入菠菜翻炒,加鹽、生抽等調味,翻炒均勻即可。這道菜葷素搭配,口感清爽,既能補充鉀元素,又能補充鈣質,一舉兩得。
補鈣:蝦是優質選擇
蝦是高鈣食材,每 100 克蝦肉中鈣含量約為 224 毫克,且蝦肉鮮嫩,容易消化吸收。
推薦菜譜:蝦仁炒玉米
![]()
把鮮蝦去殼去蝦線,切成蝦仁,玉米剝成玉米粒、黃瓜切粒。鍋中倒油,油熱后放入蝦仁翻炒至變色,加入玉米粒、黃瓜粒繼續翻炒,加鹽、蠔油、少量白糖調味,翻炒均勻后,可加少許水淀粉勾芡,讓菜品更加濃稠鮮香。這道菜色彩鮮艷,口感清甜,補鈣效果好,老少皆宜。
補鎂:紫菜是隱藏高手
紫菜中鎂含量豐富,每 100 克紫菜含鎂約 460 毫克,同時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推薦菜譜:紫菜蛋花湯
![]()
鍋中加水燒開,打入雞蛋液,邊倒邊攪拌,形成蛋花。碗中加碎紫菜、蝦皮、加入適量鹽、生抽、醋、香油調味,撒上蔥花,將蛋花湯倒入即可。這道湯簡單易做,清淡爽口,夏天喝既能補鎂,又能補充水分,一舉多得。
夏天出汗,其實是身體在努力幫你降溫。但別忘了,在你大汗淋漓的同時,身體里的一些營養也悄悄被帶走了。科學補充微量元素,吃對食物,應季而食,才能真正做到“汗”得其所,健康一整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