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目前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特朗普昨天離開G7回到美國,大量往中東派遣飛機航母,他還通過社媒連發3條威脅性帖文,稱“我們的耐心已經耗盡”,“我們清楚哈梅內伊的藏身之處”,并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
![]()
顯然,美國隨時準備直接下場,特朗普也對伊朗下了最后通牒。
以色列駐美大使也在媒體上預告重大行動:周四晚上有“驚喜”,“這場對伊朗的軍事行動,會讓尋呼機行動看起來像小兒科一樣”。
![]()
美國和以色列的意圖很明顯,就是給伊朗極限施壓,你連首都都失去了制空權,還打個啥勁?趕緊簽署棄核協議,饒你狗命。
面對美國和以色列的步步逼進,今天伊朗國家電視臺撂下狠話,“今晚,將會發生一件大事,讓世界銘記幾個世紀。”
![]()
不僅如此,伊朗通訊社發布一條17秒的視頻,畫面里一只手摸著核彈頭,赫然印著英文單詞——“Maybe”。
![]()
還有伊朗媒體宣稱,伊朗將在以色列境內進行核試驗。
![]()
這幾個消息結合在一起,立刻讓全世界聚焦,伊朗要搞什么大新聞?
伊朗葫蘆里究竟在賣什么藥?難道說伊朗真的不聲不響地搞出了核武器?
作為吃瓜群眾,我覺得伊朗搞出核武器的可能性太小了。
一方面,核武器不是搓丸子,得講科學規律。目前沒有任何可信的消息證明伊朗進行過核試爆,所以伊朗不太可能有可實戰化的核武器。
另一方面,伊朗從上下都被滲透成篩子了,軍方領導人如屠豬狗般被暗殺,情報系統四處漏風,我不信伊朗能在秘密的情況下搞出核武器。
再結合伊朗一貫以來的嘴炮風格,我覺得所謂的“讓世界銘記幾個世紀”的狠話,只是想搞個大新聞。
在我看來,伊朗這一出“手撫核彈”的表演,和街頭混混亮出紋身恐嚇路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再加上個虛無渺茫的“Maybe”,更透著一種滑稽的“不確定性”——仿佛在說:炸不炸你,看爺心情。
![]()
真不是瞧不起伊朗,看看歷史上真正的“大事件”,有哪個是反復彩排的,又有哪個是提前預告的?
1941年偷襲珍珠港,美國毫無應對,死傷慘重,太平洋艦隊遭受重創,隨后正式對日本宣戰——彼時的日本海軍,可曾預先給美國打招呼?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美蘇核戰一觸即發,領導人手都放在發射按鈕上了——彼時的肯尼迪與赫魯曉夫,可曾預先打電話溝通?
2021年的911事件,世貿大廈轟然倒塌,甚至五角大樓也受損,把美國撞出了心理陰影——彼時的本拉登,可曾發布視頻預告?
所以,真正的雷霆萬鈞,向來沉默而致命。越是鑼鼓喧天,越可能草草收場。
預告“世紀大事”,恰好暴露了色厲內荏的虛弱本質,喧囂的威脅本身,往往已是虛張聲勢的敗筆。
如果說伊朗真的要搞什么讓世界銘記的大事,我個人覺得最可能就是發動“圣戰”號令。
按照其宗教教義,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穆斯林國家,包括遜尼派和什葉派國家,共同對抗以色列極端復國主義分子對穆斯林的入侵。
雖然遜尼派和什葉派一直敵對,但異端是屬于一定條件下可以團結的對象,而異教徒則是必須消滅的對象。
但這種可能性,現在也只存在于伊朗的臆想中了。
伊朗被暴揍,放在以前很多中東國家都會炸鍋了,但這次穆斯林兄弟們一個個裝死,個別的最多發個聲明,連顆導彈都懶得扔一下,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一方面是,街坊鄰居各懷心思,一個個都琢磨著自己的小算盤,團結這種事對中東來說,一時半會太難。
另一方面是,是伊朗搞事太抽象,敘利亞說賣就賣,誰還會為你出力?反正你喊你的,我該干啥干啥。
這就是伊朗目前的困境,它錯過了太多破局的機會,現在基本無解。
最后,阿拉伯有句諺語:“不要隨便使出真本領,因為這樣大家會發現你其實根本沒本領。”
我倒是真心希望伊朗能搓出來核彈,而不是當做網絡口水戰的道具。
至于那只撫摸“Maybe”彈頭的大手,輕點摸,小心掉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