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這年頭,美國玩起“演習”,都不打算裝了,連“假想敵”都懶得藏,直接點名:俄羅斯。這不是演練核戰爭的影子,而是把核戰爭的劇本擺到全世界眼前。
“全球雷霆2025”,聽名字還挺科幻,其實就是一場“全球末日預演”。10月下旬,華盛頓照例開動那套年度核戰大戲——B-52同溫層堡壘、B-2幽靈、E-6B末日飛機、E-4B空中指揮所,全員上陣。看似一場例行演習,但俄防長別洛烏索夫一句話,把這出戲的底牌揭得干干凈凈:這次演習的核心課題,是對俄羅斯實施“先發制人式核導彈打擊”。
![]()
多直白啊。以前至少還會說點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核威懾維護和平”,這回干脆直接宣稱:我們準備打你。美國的臉皮,比“隱形轟炸機”還厚。別洛烏索夫指出,美國這不是單純的軍演,而是系統化挑釁的一環,他們還在策劃核試驗,準備在歐洲部署導彈,從德國發射,僅需6分鐘就能打到俄羅斯中部。這速度,快過外賣。說白了,美國不是在演練防守,而是在練習怎么“先開火”。
全世界都看得出,美國這些年越來越喜歡把“演習”當“預演”。你以為他們在排戲,其實那是彩排。從中東到亞太,從“環太平洋軍演”到現在的“全球雷霆”,每一場所謂“演習”,都伴隨著某種地緣政治的火藥味。他們喊著“維護安全”,可安全區總在別人家門口。
這次俄方的反應倒也冷靜。畢竟經歷過冷戰的老對手,早就看透華盛頓的戲碼。但冷靜不代表無所謂。俄羅斯罕見地把美方行動稱為“高危信號”,意思很明白:你們這是在踩核戰爭的紅線。美俄之間的核平衡,本就是靠“恐怖穩定”維系的。一旦有人開始玩“先發制人”的念頭,整個秩序就崩了。核武器的意義,從來不在于誰先按按鈕,而在于沒人敢按。可美國偏偏喜歡玩火,每次拿“核演習”當政治秀的道具,還要裝作理直氣壯。
想想看,從冷戰結束到今天,美國到底毀了多少“紅線”?退出《反導條約》,撕毀《中導條約》,拖延《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談判……每一步都在瓦解核安全的底線。嘴上喊著“防止核擴散”,手上干的卻是把核威懾重新包裝成外交工具。現在,他們甚至想讓“核戰準備”變成一種常態。
![]()
更諷刺的是,美國媒體對這事的態度簡直輕描淡寫。《航空家》網站還一本正經地寫道:“此次演習旨在提升實戰反應能力。”好嘛,聽起來就像在練急救演練。問題是,這可不是救人,是“送人”。他們每次按一個按鈕、升一架飛機,都在向全世界傳遞一個信號——“我們可以隨時開打”。
背后的邏輯,其實一點都不復雜。華盛頓現在內外交困:中東亂成一鍋粥,亞太局勢緊張得發燙,國內通脹、高債務、選戰泥潭,一堆爛攤子。最有效轉移注意力的手段是什么?制造敵人。而俄羅斯,永遠是最方便的那個。它足夠強大,可以嚇人;又足夠孤立,適合當靶子。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美國要年年玩“全球雷霆”這種心理戰。你可以把它看作一次軍事演習,也可以理解為一場政治表演。飛機升空、導彈點火、指令傳輸,全程高調曝光,就像在告訴世人:美國依然是那個世界警察,依然掌控生死開關。可實際上,這種表演越來越虛了。當“雷霆”變成例行公事,真正的威懾感也在被稀釋。
俄羅斯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它的回應雖然低調,但內容很實在——繼續強化核反擊能力。從戰略導彈部隊到北極部署,從“波塞冬”核魚雷到“薩爾馬特”導彈,莫斯科的潛臺詞只有一句:別以為我們不敢。而這種你來我往的核姿態,世界看得都心慌。明明戰爭只存在于假設里,卻被這幫人演得越來越真。
![]()
這已經不只是“冷戰復刻”,而是“熱戰預演”。今天的世界,沒有哪一場“演習”是純粹的。當美國B-52起飛的那一刻,地緣政治的多米諾骨牌就已經被碰倒。烏克蘭戰場沒結束,北約還在東擴,東歐的神經繃到極限。而美方這一波操作,無異于往火堆里潑油。
美國還試圖把“核演練”包裝成“防御性”,說什么“確保全球安全”“維護戰略穩定”。可全世界都明白,一個真在乎安全的國家,不會拿核彈練手。只有心虛、焦慮、想維持霸權的人,才需要不斷告訴別人“我有炸彈”。有人說,美國在重復冷戰的老戲。我倒覺得,他們這是在演一出“霸權的中年危機”。曾經那種“一聲令下,世界顫抖”的時代早就過去了。如今他們需要通過不斷制造緊張,來提醒大家自己還重要。而核武器,就是他們最后的底氣——和最后的焦慮。
俄美都清楚,一旦真走到那一步,世界就沒有贏家。可問題是,在越來越多的試探、挑釁和“演習”之間,這條底線,還能被守多久?也許有一天,“全球雷霆”不再只是演習的名字。那時候,全人類的噩夢,就真的響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