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班牙的瓦倫西亞大區,其地圖形狀像一只軟萌的小獵犬,乖巧地匍匐在西地中海沿岸,溫潤的海風加上豐沛的雨水,讓這里成了著名的“西班牙糧倉”。
大區首府瓦倫西亞市僅次于馬德里和巴塞羅那,是西班牙的第三大城市,出行之前,我就不止聽一個人說過,這是西班牙最有中國味兒的地方——人們平日里吃米飯、喝“豆漿”,迎春時節喜歡放鞭炮、點焰火。而且這里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歐洲終點站,絲綢和陶瓷在當地人氣超高,已然持續了幾百年。
這個城市很少高調地刷存在感,只默默吸引與自己氣場契合的有緣人。
01
國家陶瓷和裝飾藝術博物館
地中海吹來的“中國風”
房東太太瑪麗亞算是半個“中國通”,笑瞇瞇地站在公寓門口等我。我還沒來得及把行李箱送進房間,她就變戲法似的端出一壺熱騰騰的綠茶和一根叫“法爾頓(Fartón)”的奶香面包條。
“是不是有點像你們的油條?”瑪麗亞調皮地眨了下右眼說道。和油條類似,法爾頓最地道的吃法是搭配“西班牙豆漿”歐洽塔(Horchata)——一款用當地特產的虎堅果研磨熬制的乳白色飲料。
然而,更吸引我眼球的是那套精美的陶瓷茶具。悅目的顏色、流暢的線條、細膩的質地,握在手里感覺溫潤厚實,如果不說的話,很難想象這是純正的“歐洲制造”。
![]()
瓦倫西亞傳統陶瓷盤子 | ?視覺中國
在歐洲,瓦倫西亞素有“地中海景德鎮”的美名。15世紀開啟的“地理大發現”讓西班牙曾一度躍升成為“歐洲首富”,有了錢的皇室和貴族把從美洲運回來的黃金白銀,大量投入到購買中國陶瓷與絲綢制品上。神秘浪漫的東方審美一時間風靡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很快,新興的資產階級和城市平民也紛紛下場追趕潮流,這股強勁的“中國風”就落在瓦倫西亞。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歐洲終點站,不可計數的瓷器和絲織品從這里源源不斷地被送往西班牙各地,甚至流向歐洲各國王室的宮殿。不過正如當地人說的那樣,賺錢只是瓦倫西亞的收獲之一,更重要的是從此深埋在內心深處的中式審美和東方情結。
![]()
絲綢交易所見證過瓦倫西亞繁花似錦的舊時光
在瓦倫西亞,最能系統性地展現出這種審美和情結的非國家陶瓷和裝飾藝術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 Cerámica y Artes Suntuarias González Martí)莫屬。
午后,我漫步到這座彷佛只在古典小說中出現的侯爵宮殿前,一縷陽光剛好打在繁復華麗的洛可可風外墻立面上,身穿絲質長裙的侯爵夫人好像就要從飾滿花草圖案的陽臺里探出身子,微笑著向樓下往來的游人招手致意。
![]()
國家陶瓷和裝飾藝術博物館擁有華麗的洛可可風外墻立面
博物館內部更加富麗堂皇、別有洞天,館藏的核心部分是大約15000件陶瓷藝術品,此外還有古董家具、服裝、繪畫、錢幣等藏品。瓦倫西亞的本地陶瓷毫無疑問地占據C位,這些收藏多數以原產地直接命名,如馬尼塞斯(Manises)、阿爾科拉(Alcora)、翁達(Onda)等。
與中國瓷器不同的是,西班牙陶瓷藝術的發展常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在幾件馬尼塞斯瓷器展品上,就能依稀感受到伊斯蘭文化的痕跡,這或許跟西班牙南部中世紀時受北非摩爾人統治有關。而阿爾科拉陶瓷藏品的造型則看起來更加現代,很明顯是吸納了18世紀法國巴洛克藝術元素。
![]()
![]()
國家陶瓷和裝飾藝術博物館展出了大約15000件陶瓷藝術品,瓦倫西亞的瓷器不僅注重實用性,還有很強的裝飾效果
告別了侯爵宮里那些美輪美奐的陶瓷藏品,我步行前往不遠處的絲綢交易所(Lonja de la Seda)。這棟三層的地中海民間哥特式建筑比想象中要小很多,但它在15至18世紀期間曾見證過海上絲綢之路的盛況以及瓦倫西亞繁花似錦的舊時光。因此,1996年,這座小小的絲綢交易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位于一層的交易大廳(Sala de Contratación)是整個建筑的精華所在。購票進入后,只見八根螺旋狀的大柱子直沖穹頂,支撐起紋樣復雜的拱形天花板。夕陽透過彩色玻璃花窗傾灑進來,在墻壁和地面上投下五顏六色的光斑。
臨近閉館前,我在一張天鵝絨面的椅子上休息,望著庭園里一顆顆碩大的酸橙墜滿枝頭,幾百年前皇家買辦和絲綢商人的交易聲仿佛又在耳畔響起。
02
西班牙法雅節
用藝術與烈焰點燃春天
高顏值、高人氣、高價格的絲綢至今依舊是瓦倫西亞人的心中至寶,愛美的女士們把對絲綢的執念投注在當地傳統服飾fallera中。
據說,這款長裙禮服是法雅節(Las Fallas)期間女孩子的頂級裝備。2、3月份,撒哈拉方向吹來的暖風還沒徹底趕走西班牙的微寒,但每個瓦倫西亞人的心已經向著新的季節,開始蠢蠢欲動。
作為瓦倫西亞最盛大、最有代表性的節日,法雅節跟我們的春節一樣,主題也是辭舊迎新,慶祝春天的到來。
![]()
女性們身著華麗的服飾慶祝法雅節 | ?視覺中國
胖墩墩的塞拉諾斯塔(Torres de Serranos)在藍天和華服的襯托下更顯莊重。起初它是古城墻上的一座軍事防衛塔,現在成為了瓦倫西亞市著名的地標之一。每年的法雅節開幕式上,市長和“法雅小姐”(Fallera Mayor)都在這里一同宣告狂歡開始。
有關法雅節的起源,長久以來一直都是眾說紛紜。在當地咖啡店里,我聽到一個比較靠譜的說法——很久以前,瓦倫西亞的工匠們習慣在冬去春來之際,把用了一冬天的木制燈架、沒用的破衣爛布和廢舊雜物等丟進火堆,以達到“辭舊迎新”之意。
![]()
法雅節期間搬上街頭的巨型人偶 | ?視覺中國
后來,簡單的燈架被人們逐漸裝飾為了更為繁復的裝飾品,甚至開始用木頭雕刻人形玩偶(Ninot),多個人偶按特定主題組合在一起就叫法雅(Falla)。現在流行的紙質法雅多出自專門的法雅藝術家之手,創作過程越來越“卷”,有些作品甚至耗時數年之久,花費幾百萬歐元。
![]()
在法雅節期間裝飾神龕 | ?視覺中國
然而,無論多么精妙絕倫的法雅藝術品,都難逃在法雅節最后一天的午夜被付之一炬的命運。這也是整個法雅節的最高潮——伴著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幾百座法雅被紛紛點燃,沖天的熱浪和奪目的火光點燃了寒冷季節最后的星空。情緒高漲的人們喝彩、歡呼、碰杯、擁抱……過去一年的煩惱和遺憾好像都止步于此時此刻,與美麗的法雅一起在熊熊烈焰中燃盡成灰。
![]()
瓦倫西亞工匠在做最后的確認 | ?視覺中國
這是一個美到極致又帶點“殘酷”的節日,從慶典籌備到法雅制作,數不清的人力、物力、財力,都只為最后一剎那的閃耀。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告別過去、享受當下、憧憬未來,難道不是瓦倫西亞最瀟灑的文化內核嗎?
![]()
法雅節前期所有的籌備都在最后一天付之一炬 | ?視覺中國
如今已近夏日,法雅節自然已趕不上,那么去法雅博物館(Museo Fallero)彌補這個遺憾吧。從1935年開始,觀眾都會對參展的法雅進行投票,票數最多的一組免受“火光之災”,法雅節結束后就會被送進博物館展出。我漫步其中,就像推開了瓦倫西亞時光旅行的任意門。
整個第一層滿滿當當陳列著歷年“幸存”下來的人偶——有些作品注重刻畫細節,是經典的西班牙風格,比如大文豪塞萬提斯形象的法雅,更多的則是造型夸張、幽默怪誕,令人忍俊不禁。
隨著時間的推進,法雅的創作主題越來越寬泛,從傳統的童話故事和宗教題材,逐漸拓展到對名人軼事的挖苦和對國際時事的嘲諷。
![]()
法雅博物館里收藏了歷年來獲得票選冠軍的法雅藝術品,造型生動可愛
博物館二樓珍藏著瓦倫西亞人對于法雅節的集體回憶——有法雅小姐的油畫、法雅節歷年的宣傳海報以及各種有趣的老照片……
看著那些顏色漸褪的展品,我突然想到:如果法雅有生命的話,它是更希望在那個夜晚極盡絢爛?還是更愿意留存下來供人觀看呢?關于生命與衰老的追問,似乎永遠找不到答案。
03
藝術與科學城
瓦倫西亞的“未來脈動”
狂歡散盡后,太陽照常升起。早晨7點不到,公寓樓下的網球場上,一群五、六歲的小朋友正在教練的指導下,排好隊形依次輪流練習接發球。活力滿滿的樣子讓我把起床氣拋到腦后,握著水杯站在窗邊看到出神,一直到何塞打來電話。
何塞是土生土長的瓦倫西亞小伙兒,目前兼職給外國人做向導。我們提前約好了上午9點,在新城區的藝術與科學城(Ciudad de las Artes y las Ciencias)碰面,他帶我參觀索菲亞王后藝術歌劇院(Palau de las Artes Reina Sofía)。
![]()
菲亞王后藝術歌劇院在黃昏時被照亮 | ?視覺中國
幾年前,在科幻大片《明日世界》里第一眼看到充滿未來感的藝術與科學城,我立即把瓦倫西亞添加到了自己的旅行目的地清單中。
整個建筑群占地超過35萬平方米,以純白色調為主體,對水和光的完美運用,讓這座城宛如浮在洋面上的海市蜃樓。
我們先參觀的歌劇院,外部像極了一只巨大的古羅馬戰士頭盔,不過也有很多人管它叫“宇宙飛船”。我們倆進入到劇院內部,總共地上14層、地下3層,中心主廳能容納近2000人觀賞歌劇,另外3個略小的廳用于舉辦室內音樂會。
![]()
充滿未來設計感的藝術與科學城以純白色調為主體,對水和光的巧妙運用
何塞告訴我,自從貫穿全城的圖里亞河(Río Turia)改道后,對于如何規劃設計這片新城區,從而滿足并引領未來生活的發展,當地人一直爭論不休。最終,出生于瓦倫西亞的建筑大師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頂住來自各方的壓力,為自己的家鄉獻上了這份兼具功能性與前瞻性的建筑盛宴。
![]()
充滿未來設計感的各種建筑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影視團隊,英劇《神秘博士》、美劇《西部世界》等都曾在藝術與科學城取景
如今,藝術與科學城已經是西班牙著名的綜合性都市景觀群落。在一項民意調查中,它與圣家堂(Sagrada Familia)、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等經典名勝并列,被選為“西班牙的12件珍寶”(Los 12 Tesoros de Espa?a)之一。
除了2005年完工并開放的歌劇院,建筑群還包括:魚骨造型的菲利佩王子科學博物館(El Museo de las Ciencias Príncipe Felipe)、以半球形外觀寓意知識之眼的IMAX影院(Hemisféric)、歐洲最大的海洋館(Oceanográfico)等。
這些今天看起來依舊天馬行空的杰作,創意理念竟可以追溯到二三十年前。雖然半天的時間根本不足以把它們一一逛遍,但只是在外部感受一番這些時尚前衛的設計,就已經非常賞心悅目。
![]()
魚骨造型的菲利佩王子科學博物館 | ?視覺中國
午餐時,我買來當地特色的南瓜甜甜圈(Pumpkin bu?uelos)和熱巧克力,像很多瓦倫西亞年輕人一樣,走到附近的圖里亞公園(Jardín del Turia),一邊曬太陽一邊吃。由舊河道改建而成的公園里,滿眼都是生機勃勃的綠意。
2024年,瓦倫西亞從眾多競爭城市中脫穎而出,被歐盟委員會授予“歐洲綠色之都”榮譽,表彰其為改善環境和生活質量所做的努力。
![]()
瓦倫西亞被歐盟委員會授予“歐洲綠色之都”榮譽,城市的各個角落都凸顯這里友好、宜居的環境氛圍
在歐洲,沉淀在昔日時光中的靜謐之地很多,但瓦倫西亞絕對不是。它的名字源于西班牙語單詞“valor”,有“勇氣”和“活力”的意思。陶瓷和絲綢見證了瓦倫西亞過去的繁華富庶,又美又燃的法雅盛會映照著人們活在當下的決心,而在藝術與科學城又能觸碰到這座城的未來脈動。
旅行結束了,但我知道自己還會再來瓦倫西亞。下一次,這座城市的“任意門”里又將呈現不一樣的風景。
編輯/Tasia
文/王位
圖/王位、視覺中國
長期征稿
后臺私信“投稿”獲取聯系方式
社群添加
旅先森VX:LLxs05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