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2日,一直劍拔弩張的中美之間發關稅問題終于有了緩解跡象。
在剛結束的日內瓦經貿會談,中美雙方宣布就部分關稅問題達成初步協議。
其中,美方取消了共計91%的加征關稅,中方相應取消了91%的反制關稅;美方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中方也相應暫停實施24%的反制關稅。
有網友戲稱,中美此次磋商短短兩天內就達成了初步協議,或許是川普萬萬沒想到,自己揮舞加稅大棒,卻讓數億美國人的信仰被中國“卡脖子”了。
![]()
歐美國家,本質上都是基督教國家。
其中,美國是基督教信仰大國,據皮尤研究中心2022年數據,約63%的美國人自認為基督徒(約2.1億)。
而作為宗教活動核心載體的《圣經》,自然必不可少。
亞馬遜上,《圣經》(英皇詹姆斯欽定本)是目前最暢銷的圣經版本,原價19.99美元(約144元人民幣)。
![]()
《圣經》(英皇詹姆斯欽定本)圖片來源:amazon
有人可能覺得,像《圣經》這樣的產品,沒有版權的限制,也不可能有內容上的更新,似乎在哪印都一樣。
可事實上,全球目前最大的《圣經》出版國是中國。
據聯合圣經公會(United Bible Societies, UBS)報告稱,全球超50%的《圣經》是由中國印刷,其中有相當數量出口到了美國。
而美國基督教零售協會(CBA)2019年報告也顯示,美國目前每年從中國進口的《圣經》數量已高達2000萬本。
難以想象,美國基督徒人手一本的《圣經》,居然絕大部分產自一個“無神論”國家——中國。
是不是《圣經》印刷很簡單,所以放在中國?
并不是。
恰恰是因為《圣經》的印刷科技含量很高,只有中國才能滿足。
要知道一部《圣經》有80萬字,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大部頭”。
而且因為要求信徒必須隨身攜帶《圣經》,這就要求其印刷不僅輕便,還得防水、經久耐磨。
自然,這就對《圣經》的紙張韌性和油墨安全性提出了極高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防水”可不只是普通的雨水、飲料汁,還有口水。
![]()
比如猶太人有一個特別的習俗,他們會將蜂蜜涂抹在《圣經》上,然后讓孩子們舔,意思是書籍是甜蜜的,借此讓孩子們從小就親近《圣經》。
如果印刷紙張不佳,孩子們在舔蜂蜜時,搞不好就把紙面舔破,再或者弄得滿嘴都是油墨。
所以,對于使用頻率極高的《圣經》來說,就必須使用比普通的紙更韌,更薄的特種紙,其成本也自然比普通印刷品要高。
雖然信仰可以超越國界,也無價,但這個信仰得靠《圣經》支撐……而印刷《圣經》也是有成本的。
因此,這個高成本且工藝復雜的印刷活,很早就被美國人丟到了中國。
目前印刷《圣經》最多的中國公司,是位于南京江寧區的愛德印刷公司(以下簡稱“愛德”)。
![]()
對于歐美國家來說,《圣經》印刷是一件神圣的事情。
早在18世紀,歐洲就出現了設立與英國的“英國及海外圣經公會”,為現代《圣經》出版運動的源頭。
1946年,因發展需要,一個世界性的“聯合圣經公會”國際機構應運而生,專門負責組織全球的《圣經》出版發行。
半個世紀以來,為了減少《圣經》的印刷和運輸成本,聯合圣經公會都是指定每個國家專門機構,來負責本國的《圣經》印刷業務。
1988年,聯合圣經公會與國內的愛德基金會共同創辦了愛德印刷有限公司,自此成為中國大陸指定印刷基督教《圣經》和贊美詩的印刷企業。
![]()
愛德印刷有限公司
雖然前期是靠背景拿下的訂單,可隨著印刷技術的不斷精進,愛德也逐漸從《圣經》區域印刷商成長為了全球印刷商。
事實上,2000年之前,國際主流印刷《圣經》的紙張規格是33g(普通書籍紙約60-100克),而那時國內最好的造紙廠只能生產40g紙,愛德剛開始只能進口,承接的訂單并不多。
直到2003年左右,國內紙張企業攻克了33g紙技術,愛德的訂單才迅速提升。
2023年,國內又攻克了22g紙、19g特薄批量印刷技術,引入相關紙張的南京愛德印刷,工藝也同步改進,才開始反客為主,承接了全球幾乎一半以上的《圣經》印刷業務。
比如,除了可以印刷普通版本的《圣經》,愛德還可以印刷盲文《圣經》、卷軸《圣經》、隱形圖文《圣經》等產品,設備也選用的是英國鐵姆森、德國羅蘭等公司的頂級印刷機器。
![]()
愛德印刷有限公司
其印刷相關的膠訂、鎖線、書芯加工、切口滾金邊等生產細節,早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如今,愛德生產線的雙機組八色膠印機,每小時可印刷18000張紙,平均每分鐘下線300本《圣經》,效率比國際通用的德國海德堡設備高出50%。
而且算下來,單冊《圣經》成本還比歐美等國還低了近一半。
不僅如此,在滿足大訂單的歐美客戶同時,一些小語種的國家幾百冊的《圣經》需求,愛德也能滿足其需求,主打就是一個“有求必應”。
愛德官網顯示,截至去年4月底,公司已累計為全世界158個國家和地區,印刷了2.6億冊圣經,超過200種語言版本。
![]()
圖片來源:愛德印刷有限公司官網
正因如此,愛德也成為南京最忙的涉外印刷公司,幾乎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客戶、基督徒和媒體前來參訪。
其實,除了南京愛德,國內牡丹江恒豐紙業、山東聚升紙業有限公司也憑借自身研發的超薄圣經紙,擁有全球80%以上的圣經紙市場,從而讓中國穩居《圣經》印刷產業的上游。
那么,中國產的《圣經》又是如何“卡”住川普脖子呢?
![]()
2018年上任時,一心希望討好信徒選民的川普,表示自己在白宮內專門成立了“《圣經》學習小組”。
這一舉動確實引起眾多基督教徒好感,為其贏得了一波贊譽。
2024年,川普再接再厲,宣布與一位音樂家合作,推出限量版《上帝保佑美國圣經》(God Bless USA Bibles),并鼓吹美國人家中必備一本。
![]()
特朗普手持《上帝保佑美國圣經》
在川普的竭力推薦下,《上帝保佑美國圣經》總計賣出了12萬冊。
這部《圣經》原價為59.99美元,而有川普簽名的特別版,售價則達到了1000美元。
可等美國信徒興奮地買回來一看,發現這部被媒體稱為“愛國《圣經》”,居然是中國杭州一家印刷公司印制的。
彼時,《華盛頓郵報》一篇報道稱,2024年2月初至3月底,中國杭州的一家印刷公司分三次向美國運送了近12萬本圣經,總價值約為34.2萬美元。
這樣算下來,售價近60美元的“愛國《圣經》”,印刷成本還不到3美元,只有售價的5%……
雖然信仰無價,可不代表信徒們就該被割韭菜,所以有不少美國人在網上為此質疑川普。
這件事后來被美國政府刻意打壓,最后不了了之。
不過,今年關稅戰開始后,美國的基督徒們終于忍不住了。
因為限量版的《圣經》可以不買,但普通版的《圣經》因關稅提升,原本不到20美元的價格直接飆升到近百美元,這可有些離譜了。
美國宗教用品協會(NRB)為此做過一項計算:如果按川普245%關稅,那幾乎所有慈善捐款都只能用于購買《圣經》,再也不能用于其他用途了……
你卡我的產品,我卡你的信仰。
此情此景,讓目空一切,不斷揮舞“關稅”大棒的川普情何以堪。
換句話說,一個以基督教立國的國度,隨著稅率的攀升,居然連最基本的《圣經》都買不起了,川普顯然難逃其咎。
![]()
要知道,來自中國的《圣經》早已深度融入美國的宗教生活,其在供應鏈中的地位極為重要,想要短時間內尋找替代,所產生的成本遠遠超出了政客們的想象。
別忘了,白人教徒一直是川普最大的支持者。
而新任的羅馬教皇也是美國人,也自然不會容忍美國同胞連《圣經》都買不起的窘境。
正因如此,面對輿論壓力,美國《今日基督教》雜志前不久援引政府內部消息稱:
根據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 (CBP) 4月24日發給《今日基督教》的電子郵件,對不同國家征收的互惠關稅和專門針對中國的關稅均不適用于《圣經》和其他宗教書籍。
這成為了川普關稅政策的又一次妥協。
![]()
不管這次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背景,是不是藏著《圣經》漲價的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
承載數億美國人信仰的《圣經》,也終究離不開中國制造業的支撐。
估計川普也深感無奈,自關稅戰打響以來,因為美國供應鏈跟不上,他已經悄悄減免了好幾款產品的關稅。
為了緩解對美國高科技、消費電子產業鏈的反噬壓力,川普政府先后對芯片、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關鍵產品免除了所謂“對等關稅”。
一心想討好選民的川普更沒想到,他的關稅政策,卻在“信仰”方面,也被中國“卡脖子”……
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