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的時光,足以讓一座城市蛻變,讓一個國家崛起,也讓一種精神深深烙印在民族記憶中。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報》頭版頭條發表了《溫州三十三萬人從事家庭工業》的報道,并配發了評論員文章《溫州的啟示》
![]()
該文首次將改革開放初期溫州人民勇于探索、大膽突破的生動實踐概括為“溫州模式”,同時提煉出了“四千精神”——“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
這一精神便如一股強勁的東風,吹遍了中華大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民營企業家勇往直前,不斷開創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新篇章。
“四千精神”:溫州模式的精髓與寫照
溫州,這座位于東南沿海的小城,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敢為人先的創業精神,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民營經濟發展的先行者。在那個資源匱乏、市場閉塞的年代,溫州人民沒有等待、依賴或索取,而是憑借自己的雙手和智慧,走出了一條具有溫州特色的經濟發展之路。
![]()
“走遍千山萬水”,生動描繪了溫州人民不畏艱難、勇于開拓的精神。他們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走出家門,走南闖北,尋找商機,開拓市場。從家庭小作坊到現代化企業,從傳統產業到新興產業,溫州人民用腳步丈量著市場的廣闊,用汗水澆灌著事業的成長。
“說盡千言萬語”,充分體現了溫州人民善于溝通、勇于表達的能力。他們深知良好的溝通是成功的關鍵,無論是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協調,還是與客戶、合作伙伴的交流合作,溫州人民都能以真誠的話語、專業的知識、熱情的服務,贏得對方的信任和支持。
“想盡千方百計”,完美展示了溫州人民敢于創新、勇于突破的膽識。他們擅長觀察市場、分析形勢,不斷尋找新的增長點和發展機遇。無論是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還是模式創新,溫州人民都能以敏銳的眼光和獨到的見解,走在行業的前沿。
“吃盡千辛萬苦”,真實反映了溫州人民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品質。他們明白創業之路充滿艱辛和挑戰,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才能收獲成功的喜悅。無論是面對市場的波動還是競爭的壓力,溫州人民都能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難,不斷前行。
“四千精神”:民營經濟的強大動力與核心支撐
四十年來,“四千精神”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無數浙商乃至全國民營企業家的奮進征程。他們懷揣夢想、勇于實踐,不斷開拓創新,引領民營經濟從弱小逐步走向強大,從國內邁向世界舞臺。如今,民營經濟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四千精神”的引領下,民營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最初的家庭小作坊到如今的現代化大型企業,從個體工商戶到跨國公司,民營企業的規模和實力不斷攀升。它們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重要位置,還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張亮麗名片。
在“四千精神”的激勵下,民營經濟推動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從傳統產業到新興產業,從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邁進,民營企業持續開拓創新,不斷尋找新的增長點和發展機遇。它們注重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和消費者的深厚信賴。
在“四千精神”的推動下,民營經濟積極參與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從“一帶一路”倡議到長江經濟帶發展,從京津冀協同發展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民營企業都積極投身其中,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它們不僅在國內市場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還在國際市場上展現了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獨特風采。
時代召喚:“四千精神”賦予新內涵和新使命
進入新時代,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壓力,民營經濟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在這樣的背景下,重溫并發展“四千精神”對于激發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
新時代的“四千精神”,不僅要繼續秉承原有的開拓、溝通、創新和奮斗精神,更要被賦予新的內涵和使命。
新時代的“四千精神”要更加注重創新驅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民營企業需不斷加強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模式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加大研發投入,注重人才培養,深化產學研合作,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新時代的“四千精神”要更加注重綠色發展。綠色發展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民營企業要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環保投入,加強污染治理,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要致力于節能減排和資源節約,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為子孫后代留下碧水藍天。
新時代的“四千精神”要更加注重開放合作。開放合作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民營企業要積極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要注重“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加強跨國并購和品牌建設,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新時代的“四千精神”要更加注重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是新時代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民營企業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關注社會公益事業和弱勢群體,推動社會和諧與進步。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改善員工福利待遇,提升企業的社會認同感和美譽度。
未來展望:“四千精神”引領民營經濟新飛躍
溫州,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的重要發祥地,其民營經濟已發展成為鮮明的特色和核心優勢。回首過去,我們深受鼓舞。2023年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李強總理重申了浙商的“四千精神”→總理記者會重提“四千精神”,親歷浙商有話說......這一舉動不僅體現了國家對民營經濟的深切關懷,更讓廣大民營企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和力量,堅定了他們創新發展的步伐。
近年來,國家對溫州民營經濟的支持也愈發明確和堅定。2024年3月21日至22日,國家發改委在溫州召開了“續寫創新史 建功新時代”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現場會,為溫州民營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隨后,6月6日,第六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也在溫州成功舉辦,為溫州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進一步的有力支撐。尤為值得一提的是,10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今年,從民營企業座談會到全國兩會,黨中央、國務院連續發出“堅定不移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強烈信號,讓廣大民營企業倍感振奮和溫暖。4月30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民營經濟促進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這標志著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將得到更加堅實的法律保障。
自2018年獲批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以來,溫州已推出242項民營經濟領域的突破性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兩個健康”立法和首推的民營企業科技創新促進條例。目前,已有50項制度成果和87項改革措施在全國12個城市試行推廣。同時,黨和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積極搭建平臺、提供服務,努力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為民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這些舉措更加堅定了民營企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助力民營經濟邁向新的飛躍。
四十年春華秋實,見證了“四千精神”從溫州這片熱土走向全國,從生動實踐升華為民族精神的壯麗篇章。“四千精神”猶如一面鮮明的旗幟,引領著無數浙商及全國民營企業家在奮斗之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勇攀事業高峰。民營企業家們憑借著“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的堅韌與執著,譜寫了一曲曲激昂的創業贊歌,為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石。
展望未來,我們滿懷信心與憧憬,堅信在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時代,“四千精神”將繼續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指引民營經濟再啟新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磅礴力量,開拓更加廣闊的發展天地,繪就更加燦爛的未來圖景。
(本文作者系溫州大學副教授林可松)
來源:《浙商》雜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