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物化女性的文章總是十萬+?
只要看一句話,就明白了:“想要瓦解一個民族,只要抽掉男人的脊梁和血性,拿走女人的廉恥和善良,社會風氣壞了,幾代人也難以修復 。”
在這個觀點下,這種觀點“如果你遇見的異性都很正經,那就充分驗證了以下兩點:要么你很丑,要么你很窮”將變得蒼白。
某情感博主在2025年5月發布的爆款文章里,把人類社交簡化成菜市場交易——"沒異性撩=長得丑/窮得響"。這套理論堪比用體重秤測智商:2023年上海某婚介所推出"魅力值計算器",輸入年收入、房產數、五官對稱度就能生成"桃花指數",結果某程序員年薪百萬但因發量稀少被判"注孤生",三個月后卻與博物館講解員閃婚,啪啪打臉計算器。
更荒誕的是杭州某"情感訓練營",宣稱教男性"三個月變身高富帥",課程包括P圖精修、偽造豪車方向盤拍照、背誦《霸道總裁語錄》。結業學員張某用AI換臉與網紅合照發朋友圈,成功吸引來的是微商和詐騙團伙,真實戀愛次數依舊為零。這種把人際關系當豬肉挑肥揀瘦的操作,本質上是用Excel表格解構人性。
文章將女性刻畫成"見錢眼開/見色起意"的原始生物,堪比《聊齋》里的畫皮鬼。現實卻是:2024年福布斯中國TOP100女企業家,67%配偶收入不及自身1/3;敦煌研究院女考古學家樊錦詩,常年沙漠作業曬成"黑炭",與丈夫彭金章相守56年。這些案例狠狠抽了"顏值金錢決定論"的耳光。
更諷刺的是日本NHK紀錄片《無緣社會》追蹤的案例:東京銀座頂級牛郎KAI,年入2億日元卻因過度整容失去表情管理能力,最終被富婆客戶集體拋棄。反觀大腹便便的漫畫家吾峠呼世晴(《鬼滅之刃》作者),從未公開露臉卻收獲全球粉絲表白——這證明真正的魅力從來不在皮囊或錢包。
這類文章之所以10萬+,背后是條成熟的黑產鏈:
1. 痛點制造機:用"你單身是因為丑窮"制造焦慮,比算命先生更狠
2. 偽科學包裝:盜用心理學名詞,把《進化心理學》曲解成"釣金龜婿指南"
3. 幸存者偏差:只展示整容逆襲案例,卻無視美容醫院30%的術后糾紛率
典型案例是深圳某MCN打造的"逆襲女神"人設:農村女孩靠整容嫁入豪門,后被扒出所謂"豪門"實為網貸公司老板,現因非法集資在吃牢飯。這種毒雞湯本質是情感領域的莆田系醫院,專治根本不存在的"魅力缺乏癥"。
1. 婚戀市場異化: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出現"基因價目表",雙眼皮+5000元,985學歷+3萬元
2. 青少年價值觀扭曲:北京初中生偷家里20萬打賞"顏值主播",留言"我要變帥才能交朋友"
3. 親密關系荒漠化:廣州離婚率攀升至43%,多數夫妻坦白"當初看他條件合適,其實根本不了解"
最魔幻的是成都某"富豪相親會",富豪戴面具選妃,女生需穿比基尼走秀。結果現場抓出3個假富豪、5個職業婚托,還有1位女博士當場怒斥:"你們這是人才市場還是牲口市場?"
案例1:河南農民工王保國,月薪5000,滿臉皺紋,卻在抖音用豫劇唱普法知識,收獲287萬粉絲,61歲與退休教師結婚。他說:"俺就愛她夸我唱戲時眼里有光。"
案例2:硅谷程序員李某,年薪30萬美元卻常年格子衫配拖鞋,因在GitHub開源項目幫助殘障人士編程,收到23個國家開發者表白。
案例3:東京清潔工山田女士,每天素顏工作,因堅持給流浪貓做絕育,被動物保護組織評為"最美市民",求婚者從北海道排到沖繩。
這些現實耳光證明:魅力是靈魂的副產物,絕非外貌財富的加減法。當社會還在用菜市場邏輯給人貼價簽時,敦煌壁畫里的飛天早就告訴我們——真正動人的,從來都是自由起舞的靈魂。
那個說"沒人撩你就該反思丑窮"的博主,建議他去醫院掛個腦科——畢竟連ChatGPT都知道,人類情感復雜度遠超二進制代碼。當我們在Tinder上左滑右滑時,別忘了蘇格拉底在雅典街頭追問:"什么是美?" 兩千多年過去,如果我們還只會用美顏相機和銀行余額回答這個問題,那才是真正的丑與窮。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