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兩會,住建部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住宅層高標準將調整為不低于3米。
這次調整,是“好房子”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既蘊含著居住理念的變革,也標志著地產市場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型。
據住建部數據,超60%購房者將層高列為影響居住體驗的重要因素。
即將出臺的新規范,意味著什么?又會給開發商和購房者帶來哪些影響?
Part.1
“層高”,并不等于“凈高”
很多人買房時,會誤以為 “層高”就是“凈高”,等收房測量時,才發現“買家秀”和“賣家秀”相差甚遠。
實際上, “層高”和“凈高”是兩個概念。
層高,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每一層的高度。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建設部聯合發布的《住宅設計規范》的規定,層高是指“上下兩層樓面或樓面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包括保溫層和樓板厚度。簡單來說,層高不是從地板到天花板的高度,而是從地板到樓上地板高度。
而所謂室內凈高,是人在空間中直觀感受到的尺度,指“樓面或地面至上部樓板底面或吊頂底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
這兩年,還流行“挑高”的說法,指層高較高的戶型,高度約在3.8~4.9米之間。
一般來說,凈高=層高-樓板厚度-裝修厚度,即凈高通常小于層高。比如層高3米,實際凈高在2.8米左右。
凈高很好測量,直接用卷尺就能測。層高則相對復雜,最靠譜的方法,是找到對應的圖紙,看上面的標注。如果沒有圖紙,也可以估算。一般樓板厚度(包括面層)為100-120毫米。
如果不知道這兩者的區別,就很容易被糊弄。個別售樓處的銷售,會用層高來代替凈高,混淆概念,導致客訴產生。
我國現在執行的層高標準,是2011年版的《住宅設計規范》,規定“住宅層高宜為2.80米”。因為這份標準距今已較為久遠,不再匹配人們的居住需要。202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發布《住宅項目規范》(征求意見稿),建議層高不應低于3米。
![]()
![]()
除此以外,這份征求意見稿還提到了不少細節,比如:
臥室、起居室(廳)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40米,局部凈高不應低于2.10米,且其面積不應大于室內使用面積的1/3。
利用坡屋頂內空間作臥室、起居室(廳)時,其1/2面積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10米。
廚房、衛生間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20米。
廚房、衛生間內排水橫管下表面與樓面、地面凈距不得低于1.90米,且不得影響門、窗扇開啟。
住建部此次提出要修訂住宅項目規范,是層高,而不是凈高。我們買房時《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約定的,也是層高。
官方文件之所以按照層高來算,是因為不同樓板厚度不同、房屋建材不同,凈高會存在施工誤差,難以統一。
現行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住宅設計標準》規定:“住宅層高宜為2.80m,且不應大于3.60m。”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表示,房屋供應主體根據住宅產品的不同定位,制定具體的層高。
鳳凰網房產調研后發現,2.8米是上海市住宅層高的最低要求,不過上海很多改善型項目的層高,基本都達到甚至超過了3米的標準,所以新標準對它們的影響微乎其微。至于上海部分經濟性和對節能要求高的項目,層高約在2.8米-2.85米之間,標準調整后影響較大。
![]()
上海部分在售/待售項目層高數據如下:
![]()
Part.2
層高提高后,會帶來哪些影響?
對購房者而言,層高從之前的2.8米,上升到3米,居住舒適度會明顯提升。
一方面,房屋的窗戶面積可以做得更大,室內通風、采光條件都能優化。
另一方面,層高增加后也可以給室內裝修和空間布局提供更多可能性,方便安裝智能化設備,進行個性化裝修改造。但也有人擔心,“未來房子變高了,老破小會更難賣了。”
有業內專業人士指出,層高標準調整后,以剛需、剛改項目為主的開發商也會面臨一定壓力。
以上海地區的項目為例,假設用地4萬平方米,限高60米,根據建筑防火規范要求,實際消防高度按54米控制。層高2.8米時,最高可建19層住宅,容積率約2.2。
如果把層高提至3米,最多只能建17層住宅,容積率會降至2.0左右。當然,通過增加樓棟、減少間距等措施,可以保證容積率不降低,但在綠地率、建筑間距、通風采光等方面會大打折扣。
另外,房屋建安成本也會增加。因為層高增加后,導致對應混凝土和鋼筋用量增加。按行業慣例,層高每增加10厘米,造價約上漲3%。假設從2.8米增加至3米,增加20厘米,造價會增加6%。
以500萬元的房價來算,光層高這一項,成本就增加了30萬元。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成本都可能體現在未來的房價上。
當然,層高也不是越高越好,過高會讓房子有空曠感,制冷和取暖支出水漲船高。地產專家田華提到:“住宅層高在3.1米到3.3米即可,改善型的大平層或者別墅類房子,層高不宜超過3.6米。層高過高會導致造價浪費,不利于減少能耗,還可能出現人為增設夾層的問題,造成安全隱患。”
從行業長遠發展看,我國正從“住有所居”向“住有優居”轉變,人們對房子的高度、溫度、濕度、凈度、亮度等指標越來越關注,好房子是大勢所趨。
正如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所言,“此次調整對標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也契合了好房子的建造標準。更高的層高,符合現代人的居住習慣和心理需求,是好房子舒適標準的重要體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