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化,很多傳統藝術漸漸淡出我們的生活。
比如儺戲就只在一些縣城村子才能看到,大城市幾乎見不到;20世紀50-70年代是連環畫的鼎盛時期,如今連環畫仍在出版,但看連環畫的人不多了;快板和評書也只在某些特定場所和節日才能欣賞到……
太多太多的中國藝術正在消失中,這本書介紹了大量即將消失的中國藝術,以此保留一份記憶。
書名:《正在消失的藝術》
作者:古巖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本文作者:團子的成長筆記
一,連環畫
“連環畫又稱小人書,它是以多幅畫表現故事情節的繪畫。”
連環畫鼎盛時期是20世紀50-80年代,那時候沒有手機、電腦、平板,也沒有現在這么多的娛樂活動,連環畫這種趣味讀物風行一時也就不足為怪。
連環畫內容很豐富,四大名著、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國學經典、革命故事,無所不有。
小小的一本冊子卻是那個年代極大的樂趣。
等到90年代,團子小時候都沒聽說過連環畫,可見90年代連環畫已沒落。
如今連環畫仍然有售,只是看的人不多。
團子去年買了一本《火牛陣》連環畫,1982年出版的,我是為了收藏買的,今年開始喜歡收藏老物件。
團子小聲說一句,以前的連環畫畫功相當不錯,很耐看,網上有很多免費在線閱讀連環畫的網站,比如從浙江圖書館(需登錄)的數字資源欄目找到中華連環畫數字閱讀館就可以免費看連環畫了。
二,儺戲
“儺戲一開始就有很多神秘之處,漢代以前,天子即命方相氏主持驅鬼逐疫的祭祀儀式,戴面具、蒙熊皮、執禮器,口作儺儺之聲。”
儺戲團子感覺差不多快絕跡,之前上網查了下,只在部分地區(主要是縣城和鄉村)的特定日子才有儺戲表演。
至于大城市,很難看到。
本身儺戲就是一種小眾藝術,團子也是去年刷小紅書偶然刷到才了解一點點。
如果想看儺戲的話,伙伴們可以春節期間網上搜索下相關表演,春節這種大型節日比較容易看到。
團子對這種小眾藝術很感興趣,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看一場儺戲。
三,煙標
單看這兩個字,團子還以為指香煙盒上的標識,實際指的是香煙盒子。
以前的香煙盒上印刷的圖案很有特色,可以視作為一種藝術品。
現在的香煙盒就只是包裝盒,大多沒什么藝術價值。
團子不得不說,20世紀60,70年代雖然沒有現在這么好的物質條件,但那時候的藝術也還是很有特點的。
四,快板
說起快板,去年春節,團子在老家看了一次快板表演,很精彩,第一次看這種形式的表演。
這么多年團子也就看過一次快板表演,主要平時也很難看到快板。
團子感覺快板很冷門,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知道快板這種藝術形式。
一般在春節和元宵節期間比較容易看到這些小眾藝術,需要關注當地活動信息,團子也是那天剛好碰見。
五,評書
“評書是曾廣泛流行于中國民間的一種曲藝藝術,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仍有許多民間評書藝人走村串戶,為當時還相對封閉的鄉間枯燥生活帶去了無盡的歡樂。”
評書也早已式微,日常生活中很難看到。
遺憾的是,團子從未聽過評書,只是知道這么一種藝術形式。
雖說網上有電子版評書,但這種藝術還是現場欣賞更有氛圍。
六,薩滿舞
“薩滿舞蹈源于薩滿教巫師在祭祀時的巫術活動,其典型特征為興奮、發狂,仿佛鬼魂附體,情不自禁地聽候鬼魂的如喚。”
這種舞蹈現在不多見,團子平時很少聽到有人提及,上網查了下,目前只在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還能看到,像團子生活的南方就沒看到過。
這種小眾藝術團子一直挺感興趣的,就是平時很少有機會看現場表演。
七,文房四寶
文房四寶其實還存在,但以筆來舉例,現在會寫一手好毛筆字的人其實不多。
團子也就讀小學時上過幾次書法課,短暫練習了幾天毛筆寫字,還沒等我學會,書法課就沒上了。
日常書寫不是手機就是電腦,用到毛筆的時間很少,除非書法愛好者,一般人不會寫毛筆字也就不足為奇。
團子今年去了很多博物館,在博物館中可以見到不少古時候的文房四寶。
八, 年畫
年畫現在依然有,但遠不如鼎盛時期火熱,早已有沒落之勢。
團子記得,20多年前還很流行過年貼年畫,年畫上的人物形象多為秦瓊、尉遲恭一類。
那時候過年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和年畫,熱鬧極了。
去年過年團子還在家的時候專門在家附近轉了一圈,對聯每家都有貼,貼年畫的人家寥寥無幾,這也可以看出來年畫已經式微。
九,皮影
皮影不能說是絕跡,但團子感覺也快了。
皮影戲只在少數地區能看到,總之團子是一次皮影戲也沒看到過。
想看皮影戲的話,目前還是能看到,網上搜一搜,需要到特定地區去看專門表演。
太多太多的傳統藝術正在慢慢消失,如果有機會的話,伙伴們平時可以留意下身邊有沒有書中提到的這些藝術表演。
有些藝術表演現在還能看到,再過幾十年可能就完全消失,且看且珍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