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迄今為止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5000顆行星,但其中只有少數位于所謂的“宜居帶”,即溫度適中,既不太熱也不太冷,能夠存在液態水,這被認為是生命的關鍵成分之一。
根據詹姆斯·韋布望遠鏡最近的觀測,一顆距離我們不遠的系外行星吸引了全球科學家的關注,因為它可能擁有支持潛在生命的液態海洋,而這也是人類首次發現這一類型的世界,這個行星也因而得名“第二地球”。
![]()
LHS 1140 b:宜居帶內的系外行星
自2017年首次被發現以來,LHS 1140 b這個位于宜居帶內的系外行星一直備受關注。該行星距離地球48光年(約450萬億公里),相對廣闊的宇宙空間而言,這個距離算是非常近的。對于即將進入星際旅行時代的人類來說,這也不是一個十分遙不可及距離。
![]()
起初,這顆系外行星被認為是一個小型氣態巨星,被稱為“迷你海王星”,其大氣層過于厚重,主要由氫和氦構成,被認為無法支持外星生命。然而,韋布望遠鏡的最新觀測結果確認,這顆系外行星實際上是一顆巖石構成的“超級地球”。
支持潛在生命的海洋世界
LHS 1140 b的直徑是地球的1.7倍,但其質量是地球的5.6倍,這顆行星的密度表明其含有大量水分。研究團隊認為,這顆行星擁有真正巨大的水量。要知道,地球海洋中的所有水量僅占地球質量的0.02%,而這顆系外行星的水量可能占其質量的10%到20%。
大氣層與水的形態
行星的大氣層成分將決定這些水是以液態還是冰態存在,目前還沒有直接證據證明LHS 1140b有大氣層,但有幾個跡象表明它存在的可能性很高。
這顆行星由其紅矮星溫和地加熱,該紅矮星的大小僅為太陽的五分之一,導致這顆行星的表面溫度可能與地球和火星相似。
行星表面的氣體成分如二氧化碳,將在決定其表面是冰還是水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一種可能性是,行星表面大部分是冰,但在其最暴露于恒星熱量的區域可能存在一個直徑約4000公里的巨大液態海洋,這大約是大西洋面積的一半。另一種可能性是,液態水隱藏在厚厚的冰層之下,類似于木星和土星的衛星,如木衛三、土衛二或土衛六。
此外,韋布望遠鏡還檢測到了氮氣存在的跡象。氮氣在地球上無處不在,也被認為是生命的潛在成分之一。
這項發現為人類探索宇宙中的潛在宜居世界提供了新的希望,也為未來的地外文明探索指明了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