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與社會責任,培養(yǎng)探究能力,提升藝術(shù)修養(yǎng),達到尚美的德育目標,2023年12月13日,吳文化博物館和碧波實驗小學合作開展了研學活動,碧波娃帶著對文物的探索熱情,再次走進吳文化博物館。
![]()
這一次,碧波娃通過多種形式探究吳文化博物館中寶物背后的歷史故事;借助博物館老師的力量,深化了解寶物不同的材質(zhì)、造型、時期等方面的歷史。
傾聽仙人自述,細品歷史典故
![]()
銀槎杯
活動前,碧波娃了解了《銀槎杯》這一文物的基本信息與制作工藝,挖掘了寶物背后的故事,以文物中“仙人”的形象介紹自己,講述仙人乘槎,臥游銀河的奇妙故事。在這個作品的背后,還隱藏著一個奇妙有趣的歷史典故《空槎》,同學們娓娓道來,感受歷史韻味與藝術(shù)巧思,從中感受吳博館藏文物的歷史價值。
![]()
![]()
接受仙人邀請,揭開神秘面紗
![]()
在“仙人”的盛情邀請中,碧波娃又欣賞了幾件珍貴寶物:高山流水,青銅劍、化干戈為玉帛,大膽猜測寶物的材質(zhì),用途以及可能的歷史故事。在前期的精心準備下,小朋友們分小組展示這些寶物背后的故事:“高山流水”的典故通過視頻呈現(xiàn)在大家眼前;有趣的情景劇讓大家了解到了各種青銅農(nóng)具的用途;兩個孩子更是現(xiàn)場為大家講解了“化干戈為玉帛”背后的故事。這一個個生動的節(jié)目,讓小朋友們更具體地了解了這幾件寶物背后的故事。
![]()
![]()
![]()
在博物館王老師的引領(lǐng)下,小朋友們走入展館,去博物館中尋找這些寶物,加深對寶物的了解,探討交流,欣賞藝術(shù)之美。
![]()
![]()
![]()
自由題詩作畫,品悟歷史雅趣
活動的最后,小朋友們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寶物,繪制文物畫像,并學著古人的樣子在畫上題詩,品味語言,加深感受。還有的小朋友把欣賞到的寶物制作成了歷史筆記或手賬,豐富見聞。
![]()
![]()
![]()
![]()
![]()
![]()
![]()
![]()
![]()
![]()
![]()
![]()
![]()
![]()
![]()
![]()
本次館校合作活動,教會學生方法,叩開探索之門,讓孩子參與特色體驗,感受文物魅力,進一步提升了孩子們對歷史的了解,對美的感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