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子生物范代娣、嚴建亞學霸夫妻創業二十二年,當下一年吸金15億,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個重要的節點。
一是,2005年巨子生物憑借專有重組膠原蛋白技術在中國獲得行業內首個發明專利授權;
二是,2009年成為全球首家實現量產膠原蛋白護膚品的公司;
三是,今年年初拿下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的投資和沖刺IPO,正式走向資本市場。
本文為《大美界》原創
作者 | 李小志
據港交所官網披露,可復美、可麗金等品牌的母公司西安巨子生物于2022年5月5日遞交了上市申請,高盛、中金公司為聯席保薦人。
![]()
作為膠原蛋白領域的明星企業,巨子生物近年來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在此次遞交招股書前,巨子生物完成了目前唯一一輪融資,吸引了大批投資機構押注。高瓴、CPE源峰、君聯資本、鼎暉投資、中金資本、黑蟻資本、高榕資本、國開創新資本以及A股上市公司三人行均包含在內。
根據招股書,業務層面,按零售額計,巨子生物是2021年中國第二大的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公司,同時從2019年起連續三年為中國最大的膠原蛋白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公司。
不僅如此,巨子生物的重組膠原蛋白旗艦品牌可麗金和可復美分別是2021年中國專業皮膚護理產品行業第三和第四暢銷品牌。
1
夫妻創業二十二年,沖刺IPO
巨子生物是典型的夫妻創業檔故事。
1988年7月,范代娣和丈夫嚴建亞從西北大學本科畢業。此時,熱愛學術的范代娣決定繼續專研,先后于西北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獲得化學工程碩士學位和化學工程博士學位,并在1999年赴美,擔任麻省理工學院國家生物工程中心高級訪問學者。
![]()
△范代娣
從美國回來后,范代娣和嚴建亞夫婦決定在實業界有一番作為,于是在2000年創辦了巨子生物。這個時候,憑借前期的學術積累和團隊協作,范代娣與其團隊成功開發了專有的重組膠原蛋白技術,這為巨子生物此后不斷深耕膠原蛋白賽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霸夫妻創業二十二年,巨子生物經歷了三個重要的發展節點。
一是2005年巨子生物憑借專有重組膠原蛋白技術在中國獲得行業內首個發明專利授權;
二是2009年成為全球首家實現量產膠原蛋白護膚品的公司;
三是今年年初拿下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的投資和沖刺IPO,正式走向資本市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范代娣目前除了是巨子生物的執行董事兼首席科學官外,還擔任著西北大學化工學院院長、西北大學生物醫藥研究院院長、生物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多個職務。
但光有技術是不夠的,創業最終要回到商業模式與市場的想象力上。巨子生物近年來的快速發展與顏值經濟的起飛有重要關系。
巨子生物踩中的顏值經濟的細分領域:功能性護膚。
![]()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若按零售額計算,2017~2021年我國的功能性護膚產品市場規模由133億元增長至30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3.4%。其中,基于膠原蛋白的功能性護膚產品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預計約為52.6%,這已經高于玻尿酸產品的復合年增長率,成長潛力巨大。
巨子生物站在了風口之上。
2
凈利超50%,吸金可持續性待考驗
巨子生物聚焦的膠原蛋白賽道正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領域。這是因為,膠原蛋白是人體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廣的功能性蛋白,對保持皮膚的彈性具有重要作用,符合了大眾護膚的強烈需求。
圍繞此,巨子生物目前的產品組合中共有105項SKU,涵蓋了功效性護膚品、醫用敷料和功能性食品三大賽道。其中,可復美、可麗金、可預、可痕、可復平、利妍、欣苷(SKIGIN)及參苷構成了巨子生物的八大主要品牌。
![]()
![]()
與傳統的醫美上游原料企業不同,巨子生物的產品本質是TOC的生意,銷售渠道就尤為重要。 招股書顯示,產品的銷售渠道包括直銷和經銷商兩種模式。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產品已經銷售和經銷至中國1000多家公立醫院和約1700家私立醫院和診所,以及約300個連鎖藥房品牌;直銷方式則主要包括通過電商及社交媒體平臺(天貓、京東、抖音、小紅書和拼多多等)上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的店鋪進行銷售,以及向京東及唯品會等電商平臺的自營部門進行銷售。 在收入、毛利率和凈利率方面,巨子生物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收入分別為9.57億、11.9億及15.52億,毛利率分別為83.3%、84.6%、87.2%,同期經調整凈利率分別為60.1%、56.5%及53.9%。這與醫美上游普遍強勢的吸金能力一致。
![]()
但要看到的是,2019年到2021年,巨子生物的凈利率出現下滑,從60.1%到了53.3%。招股書提示的風險表示,行業競爭加劇或在接下來的發展中對盈利能力帶來影響。 另一方面,巨子生物的研發投入與醫美龍頭們相比,也顯得較少。2019到2021年,巨子生物的研發開支分別為1140萬、1340萬和2500萬,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1.2%、1.1%及1.6%。而這與華熙生物、愛美客2021年的研發投入2.84億元、1.02億元相差較大。后二者公司的研發占同期營收分別在5.75%、7.07%。 可以看到,巨子生物具有豐富的產品線和渠道,盈利能力強勁。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研發投入的相對不足,賺錢可持續性仍待觀察。
3 資本瘋狂押注:熱捧的究竟是什么?
在今年年初完成的融資里,巨子生物被眾多機構追捧,甚至不少機構投不進、份額也很難搶到。為什么資本如此追捧巨子生物? 據參與過本輪融資談判的投資機構告訴《大美界》,巨子生物火熱原因除了處在顏值經濟賽道外,更重要的地方在于其構建的合成生物學技術平臺。 這里需要提到的是,作為近年來生物技術的前沿領域,合成生物學是一個將工程學原理應用于生物學的跨學科領域,旨在設計和制造生物元件、組件和系統。與某些傳統方法(即提取自石油化工產品、動物來源和植物來源)相比,合成生物學有潛力以更持續可靠的方式、更大的規模、穩定的質量,生產美麗與健康產品的成分。因此,合成生物學在化妝品、食品和醫藥領域有著廣泛的潛在應用。 “過去合成生物項目無人問津,這一年來卻被眾多投資人窮追不舍,特別是高瓴、紅杉、經緯都在積極下注。”上述投資機構表示,合成生物的火熱與我國碳中和的大趨勢有關。 在巨子生物的布局中,其是用合成生物學方法主要是設計、開發及制造重組膠原蛋白和稀有人參皂苷。這里面包含基因重組、細胞工廠構建、發酵、分離純化等核心組成部分。此外,巨子生物還利用合成生物學方法開發新的生物活性成分,例如人參肽和淫羊藿苷,以探索新的產品和應用。 從行業的演進來看,合成生物學也成為了醫美企業們業務拓展的新趨勢。比如華熙生物正在運用合成生物技術開發新產品、新菌種,以尋找到能帶來新增長曲線的創新原料,并與多個大學、科研院所展開了相關合作;錦波生物等企業也已實現基因工程方法生產膠原蛋白片段等。 另外,端到端的終端產品制造平臺也是巨子生物的重要亮點。招股書表示,生物活性成分是巨子生物品牌和產品的核心,其在生物活性成分制造工藝方面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即通過高密度發酵策略及高效分離純化工藝,解決了重組膠原蛋白商業化的生產效率問題。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巨子生物的重組膠原蛋白產能為每年10,880.0千克,是全球范圍內擁有最大重組膠原蛋白產能的企業之一。此外,巨子生物的重組膠原蛋白的純度為99.9%,達到了醫療級材料的行業標準。 從醫美行業的發展來看,作為大單品的玻尿酸和肉毒素已經非常成熟,而膠原蛋白正在復制前者的道路。 領域越熱門,想要入局的企業便越多。這使得當下市場上膠原蛋白產品層出不窮,無論是湯臣倍健、貴州百靈,還是東寶生物、東方海洋等多家上市公司皆推出了自己的相關產品。不過,這些產品主要以口服保健品為主,而在醫美護膚領域產品并不多,這給了先行者們以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端的發文對膠原蛋白未來在醫美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根據2021年3月15日國家藥監局對外發布的《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導原則》,重組膠原蛋白分為重組人膠原蛋白、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重組類膠原蛋白三類。
![]()
但是,由于生物合成技術水平受限,目前市場上未出現重組人膠原蛋白,只有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和重組類膠原蛋白兩類產品。其中,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的定義里,兩個標準是關鍵,一是由DNA重組技術制備的;二是含有人膠原蛋白特定型別基因編碼的全長或部分氨基酸序列片段。 “這意味著膠原蛋白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存在一定技術紅利的時間窗口期,行業頭部玩家需要在這個期間實現規模化或全產品布局,所以上市是個好選擇,融資成本更低也更高效。”前文投資人表示。
就在不久前,與巨子生物同處膠原蛋白賽道的創爾生物已經披露了上市計劃,但目前皆未過聆訊,錦波生物也在計劃IPO,膠原蛋白賽道起飛,第一股會花落誰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