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臺風“海鷗”登陸菲律賓,這場被菲律賓氣象局定為“超強臺風”的災難,目前已造成225萬人受災,死亡人數突破180人,160多個市鎮徹底斷電,近萬座房屋損毀。
![]()
而就在臺風登陸前一天,菲律賓防長還在馬尼拉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三國代表召開聯合防務會議,四國發表聯合聲明,高調宣稱“2016 年南海仲裁裁決具備約束力”。
甚至計劃下個月在南海舉行 “史上最大規模聯合軍演”,當時的馬科斯政府,滿腦子都是“南海對抗”,對氣象部門發布的“最高級別臺風預警”視而不見。
直到災難降臨,才倉促宣布“全國進入災難狀態”,可此時的救援早已錯失最佳時機。
盟友集體沉默
災難發生后,菲律賓民眾最期待的是“親密盟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的支援,畢竟馬科斯政府近年來一門心思“抱西方大腿”。
![]()
不僅允許美軍新增4個軍事基地,給日本自衛隊“南海巡航”開綠燈,還跟著澳大利亞在東盟內部抹黑中國。
可現實卻給了菲律賓一記響亮的耳光,所謂的“盟友”,全程保持“令人心寒的沉默”。
美國、日本都沒有任何實質性援助,澳大利亞更過分,不僅沒派救援人員,甚至連官方慰問聲明都懶得發,反而忙著在社交媒體上宣傳“美澳聯合軍演成果”,唯一有動作的歐盟,只象征性地捐了物資。
260億防洪款打水漂
這場災難之所以造成如此慘重的損失,除了臺風強度大,更重要的是菲律賓政府的“人禍”,耗費260億比索,約合34億元人民幣建成的511個防洪項目,在臺風面前形同虛設。
![]()
更離譜的是,這511個防洪項目中,有137個是“幽靈工程”,只存在于圖紙上,根本沒開工建設,工程款卻被官員層層克扣。
面對菲律賓的災情,國內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認為天災無國界,中國應伸出援手,畢竟菲律賓民眾是無辜的。
另一種則表示不能再慣著馬科斯政府,因為此前中國的援助,換來的卻是菲律賓在南海的變本加厲。
![]()
中國一直秉持“鄰里為本”的理念,對菲律賓民眾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國家之間的善意不是無底洞,需要雙向奔赴。
如果馬科斯政府繼續在南海挑釁,繼續把軍費優先于救災,繼續讓貪官挪用民生資金,那么即便中國提供援助,也救不了菲律賓的根本問題。
畢竟能救菲律賓的,從來不是外部援助,而是一個把民眾放在心上的政府。
![]()
如今臺風“海鷗”的洪水正在退去,但菲律賓的“政治洪水”卻遠未平息,馬科斯政府若再不醒悟,繼續“親美反華”“漠視民生”,那么“馬科斯下臺”的呼聲,終將變成無法阻擋的現實。
真到那個時候,中國是否出手援助,關鍵要看菲律賓能否拿出誠意,是選擇對抗,還是選擇合作,是選擇把民眾的死活放在第一位,還是繼續當外部勢力的“馬前卒”,這道選擇題,馬科斯政府該好好想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