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9月3日,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qū)觀音山花園大酒店員工走進市場監(jiān)管局,實名舉報酒店廚師在菜品中添加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目的是防止顧客因食材不新鮮出現(xiàn)腹瀉。
執(zhí)法人員隨即趕到后廚,從垃圾桶提取到4盒已使用的注射液空盒,并在廚師長辦公室查獲尚未使用的101盒硫酸慶大霉素,藥品外包裝顯示每盒10支×2 ml。
![]()
經實驗室檢測,當日制作的雞汁燴花膠、雞汁燴蹄筋兩份留樣菜均檢出慶大霉素成分。
調查筆錄顯示,酒店雜工自2022年6月起以“廚房消毒”名義,多次在無處方情況下從同一連鎖藥房批量購入慶大霉素,單次購量最少10盒,最多一次達100盒,累計1612份菜品被摻入該藥,對應銷售額77376元。
![]()
慶大霉素屬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具有明確耳毒性、腎毒性,我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條明文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藥品。
2024年4月23日,南通市崇川區(qū)人民法院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廚師長沙某有期徒刑二年、廚師付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均宣告緩刑,并處罰金共計16萬元。
酒店被吊銷《食品經營許可證》,涉案4名管理層人員被列入市場禁入名單。
![]()
類似“慶大霉素入菜”的非法添藥事件并非孤例。
2022年12月,廣東中山市場監(jiān)管局在例行抽檢中發(fā)現(xiàn),當?shù)匾患覜霾璧曜耘涞摹案忻安琛睓z出氯苯那敏、對乙酰氨基酚等化學藥成分,負責人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被移送公安機關,成為“食藥同源”違法的典型樣本。
2021年3月,上海某小學午餐供應商為“護色保鮮”,在明知餐飲服務禁用的情況下,向排骨中超量添加亞硝酸鹽,導致56名學生急性中毒入院,檢測顯示排骨湯中亞硝酸鹽含量高達1396 mg/kg,經營者最終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獲刑七年。
保健品領域更是非法添藥“重災區(qū)”,2016年陜西抽檢發(fā)現(xiàn),12批次所謂“保健食品”暗中摻入西地那非、酚酞等處方藥,其中一款產品西地那非含量高達562 mg/g,消費者在不知情下面臨血壓驟降、心律失常等風險。
減肥咖啡、代餐奶昔等網紅食品亦頻頻“踩雷”。
2018年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通報,部分熱銷減肥食品為追求“一天一斤”的噱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芬氟拉明等已被禁用的精神類藥物,引發(fā)急性中毒和心腦血管事件。
從涼菜到主食、從飲料到保健品,非法添藥手段不斷翻新,但套路一致,用藥物“立竿見影”的效果掩蓋原料劣質或虛假宣傳,把治病救人的處方藥變成牟取暴利的秘密武器。
把藥物當調料,最直接的受害者是消費者。
慶大霉素這類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即使在極微量下也可能引發(fā)急性過敏反應,輕則皮疹、嘔吐,重則喉頭水腫、過敏性休克。
兒童、孕婦及腎功能不全者一旦攝入,可能出現(xiàn)不可逆的耳毒性和腎毒性,導致聽力下降甚至終身耳聾。
![]()
更隱蔽的危害在于培養(yǎng)了耐藥菌,長期在菜肴中攝入低劑量抗生素,腸道菌群被持續(xù)篩選,耐慶大霉素的革蘭陰性菌株悄然定植,一旦宿主真正需要抗感染治療,臨床可選藥物所剩無幾,普通腹瀉也可能演變?yōu)殡y以控制的全身感染。
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警告,到2050年抗生素耐藥性每年可造成1000萬人死亡,餐飲環(huán)節(jié)的濫用正悄悄把這一預言端上餐桌。
![]()
之所以“菜里加藥”一再上演,根本原因是違法成本仍低于收益。
酒店一次批量購入慶大霉素不過幾百元,卻能把臨近變質的食材端上桌,節(jié)省的采購、冷藏、報廢費用動輒上萬元。
加上現(xiàn)場制售即時消費,殘留證據極易被“吃光”,執(zhí)法人員極難發(fā)現(xiàn)。
要真正杜絕,必須把“罰到疼”和“查到準”同時升格。
一方面,對涉案企業(yè)直接適用《食品安全法》頂格罰款并同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把傾家蕩產式賠償常態(tài)化。
另一方面,給注射液類抗生素加上電子追溯碼,零售端刷臉實名、限量銷售,數(shù)據實時對接市場監(jiān)管平臺,一旦異常大量采購自動預警,讓每支藥品去向可查、責任可追。
只有把“賺不了”和“逃不掉”同時鎖死,廚房才能告別藥味。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