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5兩岸(川渝)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成都開幕式現場。
“七八年前,臺灣青年來四川發展,多以商貿服務、餐飲行業為主;但近幾年,從電子信息、生物醫療、影視文創到鄉村振興,多元領域的人才紛至沓來,都能在此找到自己的發展機會。”臺灣青年代表郭弘揚來川8年,從“臺青”成長為“臺商”,再轉型為“臺青來川創業服務者”,他最深的感受是:川渝對臺青的支持,從“搭臺”到“鋪路”,發展機遇越來越多元、越來越實在。
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十五五”規劃建議相關部署為川渝地區對臺工作高質量發展帶來新機遇。11月5日,2025兩岸(川渝)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四川成都開幕。本屆交流會以“蓉通兩岸?逐夢天府”為主題,為期5天,兩岸青年代表與嘉賓齊聚一堂,共話就業創業新機遇。
![]()
兩岸青年組織代表共同簽署“成都·兩岸眾城臺灣青年城市發展聯盟”合作協議。
從人才交流到全鏈條服務
聯盟化協作構建臺青發展生態圈
作為川渝兩地助力臺灣青年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平臺,此次交流會亮點聚焦“全鏈條服務”與“聯盟化協作”。
開幕式上,來自成都、重慶、桃園、高雄、金門等多地的兩岸青年組織代表,共同見證搭建兩岸眾城青年交流合作平臺。該平臺2022年由成都臺灣青年組織發起,目前已覆蓋30個城市,為臺青提供跨區域資源對接通道。
![]()
《2025四川成都臺青金牌好店》創業地圖。
活動還同步釋放多重服務舉措:《2025四川成都臺青金牌好店》創業地圖正式發布,收錄餐飲、文創等領域優質臺青企業,為后續來川的臺灣創業者提供“可參考、可借鑒”實踐樣本;在川創業臺灣青年代表發起《歡迎島內更多臺青來川就業實習創業倡議》,以親身經歷傳遞“來川發展有奔頭”的信心。此外,成都“蓉漂計劃”提供的人才公寓與安家補貼、“臺青創業貸”破解的融資難題、“創業導師團”的一對一輔導等全鏈條服務介紹,讓現場臺青切實感受到“來得了、留得住、發展得好”的保障力度。
![]()
2023年,廖怡婷在西昌成立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科技企業,投身蘭花培育事業。
從單一產業到多元賽道
臺青在川發展“一路生花”
隨著川渝產業布局不斷拓展,臺灣青年來川發展賽道向多元領域延伸,鄉村振興、高科技農業等新領域成為臺青實現價值的新選擇。臺灣青年廖怡婷的創業故事便是生動例證。
2021年,廖怡婷從北京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名專業金融律師,卻始終想做些更感興趣更有意思的事。接手父母經營的蘭花產業后,她在業務合作中與涼山西昌結緣——當地適宜蘭花生長的氣候優勢、便利的交通物流條件,讓她看到鄉村振興領域的創業可能。2023年,她正式在西昌成立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科技企業,投身蘭花培育事業。
![]()
臺灣青年廖怡婷分享在川創業經歷。
“當地政府幫我們解決了土地硬化、引山泉水等實際問題,合作伙伴是留學歸來的本地青年,現在公司有近兩百畝種植基地和標準化組培實驗室,‘夢香’迷你文心蘭還蜚聲國際。”廖怡婷在活動現場分享道,初到涼山時,她每天在大棚間奔走數萬步,重新摸索調整蘭花種植“參數”;而恒溫恒濕智能化溫室內,彝族孃孃們為了工作努力說準普通話、反復背誦打包流程的認真模樣,更讓她堅定“我與鄉村共同成長”的信念。“四川機遇多、人情暖,我在這里遇到了伙伴,更用熱愛澆灌出了‘蘭花夢’。”
來源:川觀新聞
![]()
近期視頻推薦
更多精彩請關注川越海峽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