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11月6日,百色市右江區第四初級中學(以下簡稱“右江四中”)校園內蘆笙悠揚、銅鼓鏗鏘,2025年“美美與共·同心筑夢”廣西民族精品歌舞進校園活動在此精彩上演。本次活動由廣西民族中等專業學校主辦、右江四中協辦,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廣西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
演出現場節目精彩紛呈。《民族團結花盛開》《中華民族一家親》等節目則以恢宏大氣的合唱與舒展奔放的群舞,將“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的深刻寓意融入旋律與舞步之中。
![]()
月琴合奏。黃曉敏攝
右江四中師生同臺獻藝,葫蘆絲合奏《龍的傳人》清亮悠揚,撥動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根脈;小組唱《壯歌聲聲啊呀咧》質樸真摯,傳遞出醇厚綿長的鄉土深情。月琴傳承人敖老師與四中學生合奏《兄弟情》,旋律清脆明亮,展現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地域風情,為觀眾帶來別樣的藝術享受。節目贏得熱烈反響,現場掌聲經久不息。
演出尾聲迎來動人一幕:兩校演員身著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與整潔統一的校服,手持蘆笙、銅鼓緩步走下舞臺,與現場師生手拉手圍成圓圈,踏歌起舞。校服與斑斕民族服飾交相輝映,臺上臺下融為一體、其樂融融,讓“民族團結”從書本走向現實,化為觸手可及的溫暖與心手相連的真情,生動詮釋了“同心共育石榴紅”的深刻內涵。
![]()
活動現場。黃曉敏攝
“原來民族舞蹈里藏著山水的故事,和大家一起跳舞時,真的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親切與溫暖。”學生梁同學的感言道出眾多師生的心聲。演出結束后,不少學生簇擁上前,饒有興趣地詢問蘆笙、月琴的制作技藝與文化內涵,踴躍表達學習民族歌舞的濃厚興趣。
右江四中黃老師深有感觸地表示:“這場展演讓‘民族團結’變得具體而可感。學生們不僅領略了民族藝術的魅力,更讀懂了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誼。”
本次活動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建設在校園中的生動實踐,也是推進“五育融合”的重要載體。右江四中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將以此次活動為新起點,持續推動民族文化融入課堂教學與校園生活,讓民族團結之花生根發芽、常開長盛,共同書寫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的嶄新篇章。(黃曉敏、陸云、韋曉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