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徹底破防急眼了,眼看“斷供晶圓”大招無效,如今的荷蘭安世真就是坐不住了,我方前腳才給出臺階,荷蘭后腳就開始給自己挖坑,當著我們的面連提兩大無理主張,可這次荷蘭算是踢到鐵板了,我方不留機會,直接釜底抽薪。
荷蘭安世徹底破防了。不顧我方“從大局出發,維護供應鏈穩定”的苦勸,悍然掀桌撒潑。
而在近期,由荷蘭安世總部發布的一紙公文,更是他們蠻橫不講理態度的直接體現。具體來說就是,在這份公告里,荷蘭安世向我們提出了兩大無理主張。
![]()
第一,是在人事上做文章。荷蘭安世在公告中聲稱,因為已經托管,所以公司的領導層任命需要荷蘭政府批準。由此,所謂“前中國籍高管已經恢復職務”的說法,被荷蘭安世證實為不實傳聞。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主動卷入中荷利益紛爭當中,導致如今的荷蘭安世,從生產運營到管理幾乎全部面臨著一團亂麻的處境。
就事論事地講,荷蘭方面所謂“駁斥傳聞”的舉動是不具備任何現實意義的。畢竟業務都運轉不起來,在個別人事任命問題上“辟謠”又有什么意義呢?
當然,盡管荷蘭安世的動作欠缺實際意義,但這個主張還是很有攻擊性的。大張旗鼓發公告、辟謠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向全世界傳播一個“安世已經是荷蘭企業,不再受中企統轄”的錯誤事實。
![]()
本質上,荷蘭還是想倒打一耙,打輿論戰,把我們變成巧取豪奪別國企業的那一方。荷蘭安世顛倒黑白此舉,可謂其心可誅。
第二,荷蘭安世在公告里再度祭出“斷供晶圓”的手段,要求我們在后續的晶圓交易中先付錢才能拿貨。也就是說,這就是荷蘭安世在面對我們時的唯一底牌。
然而實際上,荷蘭安世發布這份自以為強硬的公告,不僅暴露了他們恩將仇報的強盜手段,更恰恰說明他們已經黔驢技窮。
因為盡管近半個月來,荷蘭安世為了和我們上演‘割席鬧劇’可謂黔驢技窮。然而,他們憋了半天折騰出來的所謂“大招”卻在頃刻之間,被安世中國的一紙公文和三大基本事實聯合瓦解。
![]()
一方面,安世中國在11月2日發布的涉事公告里,闡明了以下幾個事實:
首先就是正本清源:荷蘭安世所謂‘我方管理層未能遵守規則’的指控,完全是子虛烏有的誣蔑。事情的真相是,我方管理層清清白白,真正違規違約的是荷蘭安世。甚至截至目前為止,荷蘭安世還欠著中國東莞封裝測試工廠多達10億以上的貨款。
其次,闡明責任,此番中荷之間的經濟、利益糾紛,完全是因為荷蘭安世內部有高層犯了“公器私用”的錯誤。是他們先將個人利益置于企業、集體利益之上,才有了后續的糾紛,中、荷雙方的涉事企業和員工,才平白無故地承受了本不該蒙受的損失。
![]()
也就是說在這份公告里,安世中國將前因后果完全理順,從而得出荷蘭安世以及政府,應當承擔全部責任的事實。
最后,為了維護全球各地客戶的利益,安世中國在公告中強調,我們的成品與在制品庫存,能滿足年底、明年以至于更長時間之后的一切采購需求。給廣大遭受牽連的客戶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經由這份公告,中方在正本清源的同時,闡明了幾個無可辯駁的事實。
第一,中荷之間因為安世半導體歸屬權問題,鬧僵到如今這個劍拔弩張的地步,一切因荷蘭安世以及政府不守規則而起,所有責任完全在荷方。
![]()
第二,真正在乎、維護客戶利益的,是到了今天這個地步還在用準時足量供貨承諾安撫合作方的我們,而不是只顧自身利益的荷蘭安世一眾高管。
第三,被荷蘭安世視作救命稻草的晶圓斷供手段,已經在事實上證明,完全無法影響安世中國和客戶之間的正常貿易往來。這所謂最終底牌,不過是一張不頂用的廢牌而已。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荷蘭安世后續發布的公告和回應看,他們依舊還沉浸在晶圓卡脖子的幻想當中。否則,也不會在公告里對我們吆五喝六,發所謂“現付采購費,荷蘭安世再交貨”的號施令。
![]()
一邊,是照自己的節奏經營好國內產業,對對手挑釁置若罔聞的我們。另一邊是急到跳腳,最后一個倚仗和底牌全然失效的荷蘭安世。
由此觀之,這場中荷利益爭奪戰的勝負早已注定,荷蘭安世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