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記者 劉學中
為全力打造整潔優美、文明有序的城市居住環境,近日,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組織干警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利用夜間及周末非工作時段守護美麗家園。干警們以腳步丈量責任,用實干傳遞文明溫度,生動彰顯了新時代司法隊伍的使命擔當。
![]()
![]()
夜幕下的“環保守夜人”:既嚴執法也暖人心
當城市漸入夜色時,鼓樓區人民法院的法官脫下法袍,穿上“紅馬甲”化身守護環境的“夜間衛士”,以高度的責任心與高效的執行力,堅守在執勤崗位。巡查過程中,他們對違規進入禁行區域的柴油貨車,嚴格依照流程逐一攔停、細致核驗相關手續,確保環保政策落地落細、不打折扣。而面對因不熟悉路況而茫然駐足的司機,干警們總會第一時間上前,一邊拿出地圖俯身標注可替代路線,一邊耐心講解行駛要點;遇到有停車需求的司機,還會貼心告知周邊停車場的具體位置與導航技巧。一句句細致叮囑、一次次俯身指引,既堅守了環保崗位,更讓夜間的城市街頭多了份司法為民的溫情,讓嚴格執法與人文關懷在夜幕中實現了完美融合。
![]()
![]()
陽光下的“家園美容師”:“紅馬甲”點亮文明之光
若說夜晚的值守是責任的堅守,那么日間的清潔家園行動便是文明的傳遞。活動現場,干警志愿者身著的紅色馬甲格外亮眼,成為社區里一道移動的“文明符號”。干警手持掃帚、垃圾夾子與分類垃圾袋,迅速明確分工、投入戰斗:有人沿著道路兩側清掃落葉與散落雜物,確保路面干凈整潔;有人彎腰鉆進草坪綠地,細致撿拾隱藏在草叢中的煙頭、塑料瓶與廢舊紙屑,不放過任何一處衛生死角;看到路邊傾倒、散亂停放的共享單車,便合力扶正、規整排列,讓街道瞬間恢復清爽有序。勞動間隙,干警還主動與過往居民拉起家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保護環境就是守護自己家園”的道理,結合垃圾分類、節約用電等生活實例,手把手教大家實用的環保小技巧,熱情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秋日的陽光灑在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上,紅色馬甲與整潔的社區環境相映成趣,不僅擦亮了家園的“顏值”,更拉近了法官與群眾的距離。
此次志愿服務活動,既是鼓樓區人民法院踐行社會責任的生動實踐,更是“司法為民”理念向社區延伸的具體體現——不僅切實改善了社區周邊的環境衛生面貌,讓居民生活更舒心、更宜居,更以實際行動展現了法院干警“走出法庭、服務群眾”的良好形象。下一步,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將持續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長效化,把“為民服務”初心融入每一件小事,以點滴行動匯聚文明正能量,為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建設和諧美麗家園貢獻更多法院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