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我是胖胖。
普羅提諾說過一句話:“人類處于神與禽獸之間,時而傾向一類,時而傾向另一類;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變成野獸,大部分人保持中庸。”
對于那些沉溺于為惡的人來說,他們并非不懂善惡,而是早已學會如何把惡藏進算計里。
他們知道什么能賺,也知道什么時候閉上眼睛最劃算。
于是他們在人與獸之間反復橫跳,最后心安理得地棲身于沒有人性的那一端:
![]()
這是11月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7起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的典型案例,其中一起來自貴州威寧。
一個跨區域團伙,兩年間收購、屠宰、銷售兩百多頭病死牛。那些牛早已病得不成樣子,口蹄潰瘍、腹瀉流膿、關節腫脹,獸醫治不活,他們就趁著沒徹底爛透的時候“趕刀”,再低價收進屠宰場。
收購價兩塊錢一斤,轉手能賣三四十,利潤翻了十幾倍。
是的,他們不怕風險,因為風險是別人的,他們只管數錢。
案件被揭開,是因為有人買到臭牛肉,肉發黑、有異味,舉報才讓這條隱蔽的鏈條暴露出來。
檢察機關查明,這些人組成了完整的收購、屠宰、加工、銷售的網絡,每個環節有人負責,配合默契。
檢測顯示,牛肉中含金黃色葡萄球菌、牛輪狀病毒、支原體核酸陽性,這些名字在報告里冷冰冰,但放在人身上就是中毒、腹瀉、甚至休克。
可是他們依然賣,因為能賣出去。
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很多新聞套路一樣,心思一樣,利潤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被誰捅破。
他們不是餓到要吃人那種程度,而是聰明到懂得怎么吃人還不臟手。
他們早就算清楚,法律抓不全,監管有盲區,做得隱蔽一點,風險成本遠低于利潤。
違法的成本,成了經營的一部分。
這種損人利己的邏輯才最為可怕。
因為它意味著,他們不是失去理智,而是放棄了底線。
有人收病牛,有人運病牛,有人宰,有人賣,最后還有人吃。
每個人都只負責自己那一段,罪就不會沾身。
可真相是,所有人都在靠著共同的配合,完成了一次分工明確的犯罪。
有的人說監管不到位,這話沒錯,但也不全對。
監管確實有限,可問題是,那些該看的人,看見了卻假裝沒看見。
檢察機關這次把案子辦到底,查清上游下游,抓了26個人,可社會的黑洞從來不是靠幾場判決能補起來的。
制度可以懲罰個人,卻懲罰不了一種普遍存在的邏輯。
惡并不總以血腥的樣子出現。
一斤肉、一筆賬、一句反正別人也這么干,就能讓人滑進深淵。
你以為他們是野獸,其實他們只是精確計算每一個風險與收益的比例。
病死牛能走進市場,不是因為沒人知道,而是因為每個環節都有足夠多的人“不想知道”。
農戶圖快點出手,屠夫想著賺一筆,商販不問來路,監管部門例行檢查,消費者信任包裝。
于是病死成了一個被遮住的詞,成了利潤的一部分。
惡的形成并不需要密謀,只需要所有人良心上各退一步。
這類案件真正刺痛人的地方,不在“吃壞肚子”,而在“吃壞信任”。
我們一直以為吃飯是最基本的安全感,誰能想到,安全本身也能被批發,被包裝,被摻假。
當連食物都能被玩成騙局,人和人之間的信任就成了笑話。
社會的根基不是靠標語維持的,而是靠一頓飯、一杯水這種最簡單的信任感維系的。
一旦這東西塌了,別的都白說。
他們被判刑,但我們都知道,這種案件的結束,不是故事的結束。
換個地方,換一群人,換一種肉,照樣還會有下一個“病死牛”。
一邊是嚴打通報,一邊是新的黑市。
一直在治標,卻從來沒想過治本。
吃飯,本該是最無辜的事。
可在為惡者手里,成了買賣。
肉,不只是肉,是一個社會的鏡子。
你敢吃它,就得相信它;可你越相信,就越容易被出賣。
這不是食品安全案,這是人性的腐敗!
錢把良知一點點泡軟,泡到最后,所有惡都成了可以量化的利潤。
對他們來說,牛死不死無所謂,死了更好,便宜。
至于誰吃、誰病、誰死,都不在他們的賬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