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6 日,佳能在上海召開新品發布會,并正式推出全畫幅專微相機 EOS R6 Mark III 與 RF 系列定焦鏡頭 RF45mm F1.2 STM。雷科技受邀來到現場參加活動報道。
![]()
(圖片來源:雷科技現場攝制)
我們先直接說價格,佳能EOS R6 Mark III (后續簡稱為 R63)的官方售價為 16999 元,RF45mm F1.2 STM 的價格為 2949 元,這個價格放在相機市場中可以說是相當「炸裂」的存在,它的發布甚至可以說會影響未來一年里友商新品的定價戰略。
話不多說,我們立馬進入介紹環節。
可能是當下性價比最高的全能準旗艦相機?
作為佳能的明星產品,R6 系列一直受到不少攝影愛好者及部分專業人士的喜愛,雖然它的定位并非頂級旗艦,但它的畫質、對焦、連拍、視頻規格都能滿足大部分用戶的拍攝需求,再加上相對親民的價格,一直是 2 萬元級別相機內的銷量主力軍之一。
而全新的佳能 R6iii 在用戶最關心的幾個維度進行了全方位升級,首先其搭載約 3250 萬有效像素全畫幅 CMOS 圖像感應器,配合 DIGIC X 影像處理器,在分辨率與畫質表現上較上一代有明顯提升。
![]()
(圖片來源:雷科技現場攝制)
3250 萬像素在全畫幅相機中算是「黃金像素」,它既不會像 4000 乃至 6000 萬像素那樣因高像素導致高感性能下降,也不會像一眾 2000 萬像素相機難以裁切二次構圖。更重要的是由這個像素傳感器拍攝的文件體積不會太大,對于很多家用電腦來說也完全能處理。
![]()
(圖片來源:雷科技現場攝制)
在會后群訪中,雷科技還從佳能影像事業群產品第一開發中心所長「佐藤洋一」口中得知 R63的 CMOS 并非是傳統的背照式傳感器,而是由佳能自己「魔改」后的前照式傳感器。雖然按理來說背照式傳感器在畫質層面有更大的優勢,但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背照式傳感器并未達到用戶預期,所以大家其實不用太在意 R63使用的是非背照式傳感器。
連拍性能方面,佳能 R63 在電子快門模式下,AF/AE追蹤時可實現最高40張/秒的連拍速度,而在機械快門/電子前簾模式下連拍速度也達到約12張/秒,同時得益于連拍張數上限提升,不會再出現因寫入速度不足導致拍攝中斷的情況。此外,R63 還擁有0.5秒/20張的預連拍功能,支持 RAW、JPEG、HEIF 三種格式,可捕捉快門按下前后的動態瞬間,降低運動題材、突發場景的抓拍失敗概率。
![]()
(圖片來源:雷科技現場攝制)
防抖是佳能 R63 的另一大升級點。首先其搭載機身 5 軸防抖功能,與未配備內置防抖的 RF/EF 鏡頭組合時,可有效補償拍攝抖動;若搭配具備內置防抖的 RF 鏡頭,協同防抖效果最高可達畫面中央 8.5 級、周邊 7.5 級。而被攝體追蹤 IS 功能的加入,讓用戶即使手持移動拍攝,也能將被攝體穩定在畫面指定位置,減少對外部穩定器的依賴。
對焦方面,佳能 R63采用第二代全像素雙核 CMOS AF 技術,即使在 40 張 / 秒高速連拍場景中,仍能保持超高的對焦精度與穩定性。新升級的自動對焦算法提升了被攝體追蹤的可靠性。此外在 EOS R3 飽受好評的注冊人物優先級功能也「下放」到了 R6 系列,在照片與視頻模式下均可鎖定特定人物并優先對焦,避免多人場景如新聞發布會、婚慶活動中的對焦偏移問題。
視頻是本次佳能 R63 最大的升級點,也是它成為該價位標桿產品的核心因素之一。它是 EOS 系列首款支持全畫幅感應器片門全開記錄的機型,可實現無裁切的機內 7K、4K、2K 記錄。
![]()
(圖片來源:雷科技現場攝制)
片門全開設計最大化利用圖像感應器的成像區域,不僅提升畫面分辨率與視角廣度,還支持從同一素材中自由截取橫屏、豎屏畫面,適配不同視頻平臺的寬高比需求,減少多平臺分發時的二次拍攝成本。
而在視頻格式上,佳能 R63支持機內記錄 7K 60P RAW(Light)格式,為后期調色與細節調整預留充足空間,同時可同步記錄代理 2K DCI MP4 文件,兼顧專業制作與高效 workflows。慢動作拍攝能力也得到強化,最高支持 4K 120P 無裁切與全高清 180P 慢動作短片模式,配合 3 秒或 5 秒預錄制功能,可捕捉肉眼難以察覺的動態細節。
其他參數方面,佳能 R63引入 Canon Log 2,其動態范圍超過 15 級(基于 4K DCI 精細 / 4K UHD 精細格式、ISO 800 設置),暗部細節與色彩漸變更貼近電影質感。相機支持 Cinema Gamut 廣色域空間,同時提供 Canon 709 直出設置、HLG、PQ 等 HDR 選項,新增 14 種色彩濾鏡,滿足從專業調色到快速出片的不同需求。
![]()
(圖片來源:雷科技現場攝制)
此外,波形示波器、偽色、斑馬線等專業輔助功能的加入,進一步提升視頻拍攝的專業性與便捷性。
![]()
(圖片來源:雷科技現場攝制)
該說不說,佳能此次幾乎是將這個價位段相機能給的配置全給了,目前網上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己作為 R62 用戶被狠狠背刺了」,不過考慮到 R62已經是 2022 年的產品,說背刺完全談不上。
但在雷科技看來,佳能 R63 發布最大的「受害者」是索尼,要知道 1.5-2 萬元價位的相機市場一直是相機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佳能將 R63 的定價卡在 1.7 萬元就已經決定了索尼即將發布的α7m5 的定價不能比它高多少,但如果太便宜的話,又會影響到索尼自家其他產品線的銷量,大家不妨一同期待一波。
至于是否值得購買的問題。雷科技認為是值得的,而且可以說是物超所值,如果說 R62 已經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拍攝需求,R63 就是滿足了 98% 用戶的需求,除了部分專業人士外,R63 的拍照和視頻性能都完全足夠應對各種使用場景。哪怕你只是個剛接觸相機沒多久的小白用戶,R63 也是一款非常值得入手的準旗艦產品。
![]()
(圖片來源:雷科技現場攝制)
只不過按照佳能之前的市場反饋,佳能 R63 在上市后會有很長一段時間處于「缺貨溢價」的狀態,如果你真的對這臺相機感興趣,建議現在就到線下門店預訂。
真入門大光圈鏡頭來了
第二款產品是佳能 RF/EF 系列首款非 L 級 F1.2 大光圈鏡頭——RF45mm F1.2 STM,從它的定位就不難猜出它主打的是性價比,用低價的策略讓更多用戶體驗大光圈拍攝的魅力,同時豐富 RF 鏡頭家族的焦段選擇。
首先最亮眼的莫過于其 F1.2 的超大光圈了,要知道原廠達到 1.2 光圈的鏡頭的定位基本都是頂級旗艦,價格也普遍在五位數左右,而 45mm 的焦段雖然比不上 50mm 那么自然,但也能兼具小廣角鏡頭的環境包容感與標準鏡頭的畫面壓縮感,能滿足用戶日常創作的多樣化需求,減少用戶頻繁更換鏡頭的麻煩。
![]()
(圖片來源:雷科技現場攝制)
畫質方面,RF45mm F1.2 STM鏡頭采用 7 組 9 片雙高斯光學結構,通過優化鏡片布局實現小型化設計,同時搭載模鑄非球面鏡片,配合相機的數字畸變校正功能,有效降低像差,提升畫面清晰度;對焦性能上,RF45mm F1.2 STM 采用齒輪型 STM 步進馬達,兼顧對焦精準度與操控體驗,對焦響應迅速,適配靜態拍攝與視頻錄制的對焦需求。鏡頭最近對焦距離約 0.45m,最大放大倍率 0.13×,可近距離拍攝被攝體細節,滿足靜物、美食等題材的拍攝需求。
![]()
(圖片來源:雷科技現場攝制)
此次兩款新品的發布,體現了佳能對不同用戶群體需求的精準洞察:EOS R6 Mark III 通過全面的性能升級,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畫幅專微市場的 “全能旗艦” 地位,適配專業創作與進階需求;RF45mm F1.2 STM 則以親民定價打破大光圈鏡頭的高門檻,讓入門用戶與攝影愛好者得以體驗大光圈創作的樂趣。
![]()
(圖片來源:雷科技現場攝制)
從生態布局來看,兩款產品形成互補:EOS R6 Mark III 的高像素、高速連拍與精準對焦,與 RF45mm F1.2 STM 的大光圈、輕量化優勢相結合,可覆蓋從專業創作到日常記錄的全場景需求,進一步完善佳能 RF 系統的產品矩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