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首艘電磁彈射型超級航母“福建艦”終于服役!這艘8萬余噸巨艦的到位,不僅讓中國海軍的總噸位更上一層樓,更意味著解放軍遠洋海空決戰能力得到了一次全方位的提升,意義不容小覷,甚至可用“人民海軍的發展之路進入了一個新篇章”來形容。而其關鍵之處,就在于國產電磁彈射技術。
![]()
國產首艘電磁彈射型航母“福建艦”服役
我們知道,現代航母可大體分為兩種,即滑躍放飛型航母和彈射放飛型航母。在同等噸位、甚至是后者的噸位相對較小的情況下,采用彈射放飛技術的航空母艦,都要在綜合戰力方面,優于滑躍放飛型航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兩點:
![]()
彈射型航母的放飛效率更高
其一,單位時間內,搭載彈射器的航空母艦放飛固定翼艦載機的效率,要高于滑躍起飛型航母,這就讓彈射放飛型航母在一定時間內的艦載機出動架次更具優勢,讓己方航空戰力建立起更為顯著的數量規模與火力規模。
其二,彈射器能協助放飛一些起飛重量較大的艦載機,如可讓艦載戰斗機實現滿油滿彈起飛,以及可供諸如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和艦載運輸機等起飛。而這些,都是滑躍放飛型航空母艦所難以做到的。
![]()
彈射型航母可放飛起飛重量更大的艦載機
在此基礎上,作為全球第二款搭載電磁彈射器的航母,“福建艦”更是有著遠優于各類使用蒸汽彈射器的他國航母的性能。關于電磁彈射器在功率調節、充能和儲能速度和能量恢復等方面的優勢,想必已經不必多說。最關鍵的是,前者的綜合性能明顯強于后者、且是后者幾乎不可能達到的一點在于,得益于更大的彈射器做功功率上限,電磁彈射器將可彈射比現役各型艦載機更重的機型。
![]()
可能被命名為殲-50的下一代戰斗機
以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為例,10艘該型艦均采用成熟但技術水平已顯老舊的蒸汽彈射器,而美制型蒸汽彈射器的艦載機最大放飛重量約為28噸,這是其能力上限。而現在看來,人類正逐步叩開第六代戰斗機的大門,中國已有兩款六代機原型機啟動試飛,其中可能被命名為殲-50的機型,被認為有望上艦。可以肯定的是,下一代戰斗機為了追求更為強大的綜合性能,勢必會在尺寸和重量上予以放大,這就對航母彈射器的功率和放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福建艦放飛殲-50效果圖
從這個角度來說,人民海軍跳過蒸汽彈射器,直接選擇使用電磁彈射器,乃是著眼于未來的一種表現。也正因如此,雖說“尼米茲”級核動力超級航母的噸位和動力系統,要比“福建艦”略有優勢,但前者使用的蒸汽彈射器已然限制住了航母航空戰力水平的上限,唯有“福特”級航母才是能在航空戰力領域,與“福建艦”位于同一起跑線上的產物。
![]()
國產航母“福建艦”
可以想見,采用電磁彈射技術并搭載艦載型六代機的國產航母,將在未來一個時期內成為不折不扣的“全球一流水平戰力”。而“一流水平”意味著什么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可在潛在的遠洋決戰中勝出的力量。還是那句話,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發展決戰型藍水海軍的國家,如今恐就只剩下中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