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蓬安工業園區正在建設的標準化廠房。
![]()
蓬安工業園區管委會政務服務局工作人員(左)了解企業情況。
●汪澤民/文周亮/圖
“從洽談到落地只用了4個月,‘蓬安速度’讓我們感到驚喜!”“政府主動上門送政策、解難題,讓我們能夠安心發展!”……入駐企業的心聲,正是蓬安縣以“環境大優化”攻堅行動為契機,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蓬安縣直面發展短板,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事關全局的要事來抓,圍繞重點任務,聚焦改革創新、提質增效,全面啟動“環境大優化”攻堅行動,讓營商“軟環境”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為縣域經濟注入澎湃動能。
A構建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
“服務態度好,辦事效率高,不用來回跑。”近日,在蓬安縣政務服務中心,羅先生順利完成企業注冊。
“我們聚焦痛點破題,流程從‘分散多頭’到‘一體聯辦’。”蓬安縣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通過業務整合、流程再造、數據共享、部門協作,將多事項整合為“一件事”集成辦理。同時專門打造企業服務中心,配備“企業服務專員”,全面整合70余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疊加項目、法治、科創等板塊的30余項增值服務事項,增設企業訴求兜底板塊和“政企會客廳”,從審批事項辦理、助企資源對接、涉企訴求受理、護企權益保障等四方面開展服務。
近年來,蓬安積極構建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六最”營商環境。為實現這一目標,蓬安縣大力度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提升服務效能;借鑒企業開辦“小時制”經驗,進一步優化辦事流程,精簡辦理環節,壓縮辦理時限;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圍繞企業從設立到注銷的“全生命周期”高頻服務事項,高質量梳理全縣“一件事一次辦”事項;優化服務環境,聚焦企業辦事體驗,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大廳和各機關、企事業單位辦事大廳環境,推進服務大廳、服務窗口、服務人員精細化、標準化、溫馨化服務,確保政務服務環境更優、效率更高、質量更好,讓企業辦事更加便捷。
如今,蓬安堅持依法簡政和高效服務相結合,調整完善縣級行政權力清單615項、行政許可事項清單241項,梳理明確43項重點事項實行“綠色通道”服務,在重點服務部門集中開展作風建設行動,大力推進政務服務高效辦理、一次辦成,先后創成省級政務服務標桿大廳1個、省級示范交易中心1個、省級示范便民服務中心7個,市場經營主體年均增長5000戶以上。
B打造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
當前,在蓬安工業園區,“優化營商環境”成為高頻詞。
為更好地服務企業,蓬安縣踐行“服務前置、主動對接”理念,組建專業幫代辦團隊,深入園區、企業提供政策解讀、流程梳理等“一對一”服務;設立服務站點,推行“園區事園區辦”模式,針對工業項目制定標準化審批指引,提升申報材料一次性通過率;建立“政務售后”回訪機制,形成從申請到辦結的全鏈條服務閉環,重點項目落地效率顯著提升。
傾心澆灌梧桐,筑巢引來金鳳。對蓬安而言,營商環境就是“梧桐樹”,要把推動經濟發展的“金鳳凰”留住,就必須把“梧桐樹”養護好。
10月29日,蓬安縣舉辦金融顧問團“雙融”專題服務活動,11家金融機構與30余家企業共100余人齊聚,為金融資源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搭建平臺。此次活動不僅打破政銀企信息壁壘,構建起高效對接橋梁,更通過“融資+融智”雙輪驅動,為企業精準匹配資金支持與發展策略,破解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痛點。
近年來,蓬安縣通過構建“政策扶持+精準服務+金融賦能”的全方位培育體系,持續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一批骨干企業正在加速成長,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蓬安縣累計兌現優惠政策和獎補資金1.55億元,“真金白銀”減輕企業負擔。
“我們將深入實施‘環境大優化’攻堅行動,持續完善投資項目‘綠色通道’機制,優化落實駐企服務工作制度和分層分級困難訴求解決機制,持續加強土地及水、電、氣等要素統籌調度保障,努力打造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蓬安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C營造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
近日,蓬安縣圍繞“統一大市場,公平競未來”主題,開展2025年中國公平競爭政策宣傳周系列活動。
活動期間,該縣在人流密集的廣場、商圈,高頻次滾動播放公平競爭政策宣傳周主題口號和宣傳片;在社區宣傳欄、工業園區、市場監管所等場所張貼主題宣傳海報;工作人員走進商場超市、工業園區,化身“政策宣講員”,面對面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知識。
“我們將堅持不懈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強化執法監督,切實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持續激發市場活力,為各類經營主體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為推動蓬安經濟高質量發展凝聚更廣泛的社會共識、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蓬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在市場監管領域,蓬安縣堅持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平等保護,推行包容審慎的柔性執法模式——通過規范涉企檢查流程、明確執法邊界,既依法重拳打擊破壞生產秩序、干擾經營活動等違法行為,又以“首違不罰”制度傳遞執法溫度,累計對1500余件輕微違法案件作出教育糾正處理。
法治保障的厚度,決定了營商環境的溫度。蓬安縣構建起行政、司法、仲裁、調解協同發力的糾紛化解機制,創新成立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法律服務顧問團,打造集法律咨詢、人民調解、律師公證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體系,用專業力量為市場主體保駕護航。這份堅守換來累累碩果:縣人民法院獲評全國首批“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縣司法局躋身全國“八五”普法中期表現突出單位,法治建設評估連續3年穩居全市第一方陣,更涌現出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梁燕輝、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何婉蘭等一批先進典型。
從“園區事園區辦”的專班服務,到“無感審批”的數據賦能;從“首違不罰”的柔性執法,到協同發力的權益保障,蓬安正以實打實的舉措,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讓每一個市場主體都能在這片熱土上收獲機遇、健康成長。
“海灣兔”蓬安筑巢記
![]()
海灣兔公司車間內,工人忙著趕訂單。
●周亮文/圖
11月5日,筆者走進位于蓬安工業園區的四川海灣兔嬰兒用品有限公司看到,500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內,工人正在生產線上忙碌,手中的絨布經裁剪、縫制、充棉等工序后,變成一個個造型可愛的“海灣兔”毛絨玩具。
“品質,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海灣兔公司董事長姚洋森道出自建生產基地的初衷。這位從蓬安走出去的企業家,曾深受代工模式困擾:“過去依賴其他企業代工,產品質量始終達不到標準。”
轉變始于一次返鄉考察。期間,蓬安縣政府得知海灣兔公司有自建生產基地的意向后,立即組建工作專班,提供從廠房選址到政策咨詢的“一站式”服務。“政府不僅考慮如何讓企業‘住得下’,更思考如何讓我們‘發展好’。”姚洋森說。
在優質的營商環境滋養下,項目快速落地投產,先后建成配套完善的裁剪車間、充絨車間和包裝車間,形成了完整的生產體系。如今,公司已能生產花園系列、農場系列等9大系列產品,涵蓋嬰幼兒安撫產品和青少年潮玩產品。
企業的入駐為當地群眾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工人李女士告訴筆者,現在既能照顧家庭,又有穩定收入,生活更加充實了。
目前,“海灣兔”已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開設111家門店,在天貓、京東等9個電商平臺開設旗艦店,同時通過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開展直播銷售。2024年,公司實現產值1800余萬元,隨著產能的持續釋放和市場渠道的不斷拓展,今年預計實現產值3000萬元。
“我們要立足蓬安,走向世界。”姚洋森信心滿滿地說。
從代工生產到自主生產,從單一渠道到全產業鏈布局,這只“海灣兔”的歸鄉之旅,正是蓬安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大力發展“歸雁經濟”的生動寫照。
上門為企業辦理電動自行車注冊登記
車管所將服務從“窗口”送到“門口”
![]()
本報訊(龐圓斌文/圖)“工作人員上門辦理,200多輛車一天就完成注冊登記。”11月4日,南充銳虎電動車有限公司廠區內,負責人劉征看著即將完成“身份認證”的電動自行車,難掩感激之情。
當天上午,蓬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車管所工作人員走進南充銳虎電動車有限公司,為公司生產的200余輛電動自行車集中辦理注冊登記(如圖)。
“以往新車批量注冊登記是企業的煩心事,200多輛車至少要忙半個月,很影響生產進度。”劉征坦言。
此次上門服務,是蓬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實踐。近年來,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持續延伸服務觸角,針對企業批量辦事、群眾特殊需求等場景,推出“預約辦、上門辦、集中辦”等定制化服務,將政務服務從“窗口”送到“門口”。
“不僅要讓企業少跑路,更要讓服務有溫度、見實效。”蓬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主動對接、精準施策,切實把“承諾清單”變成“實效清單”,既為企業發展添動力,也為城市交通管理提質效。
“一企一策”
為企業量身定制用電方案
本報訊(周亮)近日,蓬安工業園區桂園五線電力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施工人員正在進行電纜敷設作業。這項網架優化工程完成后,將顯著提升園區供電可靠性,為企業生產提供堅實的電力保障。
“為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對企業生產的影響,我們采取清晨施工、分段投運的模式。”施工負責人表示。
今年以來,國網蓬安縣供電公司積極實施10千伏桂園一、二線網架優化工程,計劃新建線路9.32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84基電桿組立,74基導線展放,鋪設電纜1.18公里。
在推進電網硬件升級的同時,供電服務創新同步進行。國網蓬安縣供電公司安排員工主動走訪園區企業,開展“一企一策”用電診斷,已為65家工業企業量身定制用電方案。
據了解,國網蓬安縣供電公司將持續推進電網智能化建設,升級故障自愈功能,推廣“帶電+發電”作業模式。此外,還將落實客戶經理制,組建專屬服務團隊,推廣“光伏+儲能”新型用能模式,通過多項舉措持續優化園區用電環境,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電力保障。
免租金 引人才
靠前服務 賦能發展
本報訊(汪澤民)11月3日,筆者走進蓬安工業園區,在南充英米派諾顯示技術公司生產車間看到,流水線高速運轉,一件件電子產品經檢測后有序下線,現場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
“今年預計實現產能800萬片、年產值破1.3億元。公司成立3年來,實現了從零起步到行業新星的跨越。”公司董事長王亮介紹,成立之初,公司受資金、人才、市場等問題困擾,舉步維艱。蓬安縣相關部門及時提供幫助,園區免3年租金,科技部門協調高校資源,人社部門協助引才,為企業發展賦能。
目前,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英米派諾開始規劃二期智能工廠建設。王亮介紹:“二期計劃建設研發中心,加速柔性屏、墨水屏等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來源:南充日報
聲明:轉載出于宣傳服務廣大市民、弘揚正義、正氣、警示之目的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聯系本平臺,我們將及時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