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德國亞琛地區法院對一起震驚全國的醫療謀殺案作出終審判決:44歲的男護士尼爾斯·B因在夜班期間為減輕工作量,向10名高齡病人注射過量嗎啡及肌肉松弛劑致死,并涉嫌企圖謀殺另外27人,被判處終身監禁,且服刑15年后不得申請假釋。
![]()
根據檢方指控,尼爾斯·B自2020年起在德國西部維爾瑟倫市一家提供姑息治療的診所工作。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期間,他利用夜班值守機會,針對需加強照護的老年重癥患者,多次注射超量鎮靜劑或止痛劑,其中包括美國死刑執行中才會使用的強效藥物。調查顯示,其動機僅為“減少夜間工作量”,避免頻繁應對患者需求。
警方在病房內發現多支未使用的注射器,藥量遠超常規劑量。檢方指出,尼爾斯·B對病患表現出“明顯煩躁與缺乏同理心”,甚至在審訊中自稱“生死主宰者”,視患者生命為負擔。
![]()
亞琛法院法官在宣判時強調,尼爾斯·B的行為“突破了人類道德與職業倫理的底線”。法院認定其罪行“情節特別嚴重”,依據德國刑法第211條(故意殺人罪)及第212條(謀殺未遂罪),判處終身監禁并禁止15年后假釋。
檢方透露,尼爾斯·B的職業生涯可能存在更多未被揭露的罪行。目前,警方已啟動對其此前工作醫院的遺體挖掘調查,不排除追加起訴的可能。此前,德國曾發生類似案件:2019年,另一名男護士尼爾斯·赫格爾因謀殺80余名患者被判終身監禁,其作案動機竟是“通過制造緊急情況證明自身能力”。
![]()
德國護士協會主席瑪蒂娜·費舍爾指出:“夜班護士超負荷工作、人手不足的問題已存在多年,但絕不能成為剝奪患者生命的借口。”數據顯示,德國每名護士需照護的患者數量是歐盟平均水平的1.8倍,夜班時段尤為突出。
公眾對判決結果反應兩極。部分民眾在法院外舉牌“終身監禁太輕”,呼吁引入化學閹割等更嚴厲懲罰;而醫療從業者則擔憂“過度污名化”會加劇護士短缺危機。德國衛生部長卡爾·勞特巴赫宣布,將撥款1.2億歐元增設夜班護理崗位,并強制要求醫院安裝藥物使用監控系統。
![]()
此案引發國際社會對醫療系統監管的關注。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表示:“當護理變成‘減負工具’,患者安全將無從談起。”英國《柳葉刀》雜志刊文指出,全球醫療行業正面臨“職業倦怠與倫理滑坡”的雙重危機,建議各國建立護士心理評估機制,并將藥物使用納入AI監控系統。
隨著尼爾斯·B被押送至最高安全級別監獄,這起案件留下的不僅是10條逝去的生命,更是一個沉重的追問:當醫療工作者將患者視為負擔時,誰又能守護生命的最后尊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