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11月5日,通州區北苑街道“鄰里e家親·同心繪新‘苑’”主題活動在米開TOWN文創園溫暖啟幕。來自16個社區(村)的居民與商戶代表、第三季度“和美北苑人”及“和諧北苑”APP“金牌大V”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參與了一場線上線下聯動的鄰里盛會。
本次活動緊密圍繞通州區“副中心有我”社會動員基層治理主線,創新采用“1個主會場+13個社區分會場”聯動模式,以“和諧北苑”APP為線上核心陣地,秉持“數智賦能鄰里 科技溫暖人心”理念,通過文藝展演、先進表揚、行動發布與便民服務等多元場景,激活“線上互動+線下體驗”雙軌并行的鄰里交往新生態。
文藝搭臺,共話社區新“苑”景
活動在開場舞《喜氣洋洋》的歡快節奏中拉開帷幕。由居民自編自演的單琴大鼓《幸福北苑》、舞蹈《一條大河》《逛新城》、詩朗誦《我是北苑人》等7個節目輪番登場,生動展現了北苑的鄰里溫情與社區活力。
北苑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馬偉哲表示,街道始終以“打破鄰里無形圍墻”為目標,通過線上APP搭建平臺、線下活動營造場景,推動“陌鄰”變“近鄰”、“近鄰”成“友鄰”。“未來我們將繼續優化‘線上+線下’服務供給,讓社區治理更高效、鄰里關系更和睦,讓互助互愛的風尚在北苑代代相傳。”
表揚樹標,發布“小事行動包”
活動現場對2025年度“和諧北苑”APP“金牌大V”及第三季度“和美北苑人”代表進行了表揚。這些榜樣或是線上活躍的“鄰里紐帶”,或是線下奉獻的“行動先鋒”,他們的善行義舉凝聚了社區正能量。
活動同步發布了旨在鼓勵全民參與的“有事您找我——小事行動包”。該行動包分為居民版與商戶版,遵循“低門檻、易參與、有溫度”原則設計。居民版包含“每周樓門清潔”、“結對幫扶獨居老人”等8項打卡任務;商戶版則涵蓋“提供便民服務空間”、“助力‘新苑微心愿’”等內容。完成任務可獲得APP積分或“社區誠信商戶”公示機會。現場40名居民與10家商戶代表率先領取行動包,承諾帶動身邊人共同參與,形成“一人帶一戶、一戶帶一片”的共建共享良好氛圍。
科技賦能,打造多元互動場景
主會場外,三大特色展區成為居民“熱門打卡地”。“友善繪文明”數字成果展以“葉脈書簽”為載體,掃描其上二維碼即可觀看“金牌大V”與“和美北苑人”的事跡視頻。居民還可在“善行留言墻”寫下自己的互助故事,未來生成專屬電子書簽上線APP,實現“善行可視化”。
“AI暖民心”科技便民服務區提供AI健康檢測,數據可同步至APP個人健康檔案,專業律師現場坐鎮,當天解答法律咨詢23件。
“數惠鄰里集”智慧鄰里市集上,15家社區商戶提供惠民商品,居民通過APP領取優惠券可實現“線上下單、現場提貨”。在市集入口打卡拍照并上傳APP,還可獲得額外積分兌換禮品。
與此同時,13個社區分會場也同步開展各具特色的活動,將鄰里溫情延伸至街頭巷尾。新華西街社區的“鄰里便民大集”為80余名居民提供免費理發、磨刀等服務;帥府社區的手工DIY主題活動讓居民在飛針走線中增進情誼;中山街社區的“艾枕飄香”活動讓老年朋友們在手工制作中熟絡起來。
此次“鄰里e家親”活動不僅是一場社區歡聚,更是一次基層治理創新的生動實踐。未來,北苑街道將持續深化“鄰里e家親”品牌,一方面優化APP功能,新增“鄰里需求對接”等模塊;另一方面將按季度結合傳統節日開展特色活動,引導更多居民從“社區旁觀者”轉變為“共治參與者”,共同書寫溫暖、和諧、智慧的北苑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