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額度年底清零?別再信了!多地醫保局緊急回應,真相大白
最近小區里的藥店突然熱鬧起來,阿姨們扎堆買藥,連平時很少囤貨的張阿姨都扛了一大袋感冒藥、維生素回家,嘴里還念叨:“藥店說醫保額度12月底就清零,不用白不用!” 家族群里更是被“醫保余額年底作廢”的消息刷屏,配上“錯過再等一年”的煽動性文字,看得人心里發慌。其實這都是流傳多年的老謠言了!湖南、陜西、廣東、上海等多地醫保局近期接連緊急回應,央視、光明網也多次澄清,所謂“醫保額度年底清零”根本是對政策的誤讀,今天就把真相說透,別再跟風囤藥白吃虧!
1. 謠言源頭揪出來:藥店沖業績+認知偏差搞出來的烏龍
為啥“醫保清零”的謠言年年都能傳開?核心就兩個原因。一方面是部分藥店為了沖年底業績,故意曲解政策,跟顧客說“額度不用就清零”,誘導大家囤藥,鄭州就有市民反映,藥店銷售人員主動推薦幾百塊的保健品,聲稱“能刷門診統籌,不買虧了”。另一方面是大家對醫保賬戶的認知太模糊,把“個人賬戶余額”和“門診統籌額度”混為一談,再加上社交平臺上“不花就浪費”的煽動性言論,謠言自然越傳越廣,某平臺相關話題播放量一度超千萬。但只要稍微查一下官方消息就知道,這根本是烏龍一場!
![]()
2. 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你的“救命錢”,永遠不清零
首先給職工醫保參保人吃顆定心丸:醫保卡里的個人賬戶余額,就是你的“私人存款”,當年用不完,下一年自動結轉,連本帶息都在,還能繼承!湖南醫保局明確表態,無論是改革前的結余還是改革后新劃入的錢,都會累計使用,藥店買藥、醫院自付部分都能花,不存在“年底清零”一說。上海醫保局更詳細解釋,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分當年賬戶和歷年結余賬戶,每年7月1日預先計入當年資金,次年6月30日剩余資金自動轉入歷年結余,本金利息始終屬于個人 。簡單說,這錢就像你銀行卡里的錢,不會因為年底就被沒收,放心存著就行!
3. 門診統籌額度:年度更新≠清零,不是“你的錢”不用硬花
大家最糾結的“門診統籌額度”,其實是醫保基金的“年度報銷上限”,不是你個人賬戶里的錢。比如北京職工醫保門診統籌年度限額幾千元,西安居民醫保門診限額200元,這個額度是說“一年內你最多能報這么多”,不是“你必須花這么多”。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的專家說得明白,這就像公司給的年度體檢補貼,當年沒體檢,下一年會給新補貼,不是把去年的收回去。比如你今年沒生病,門診統籌額度沒用到,明年1月1日會自動更新成新年度的額度,保障一點沒少,根本不存在“浪費”,更不用為了“花光額度”去囤藥。
4. 城鄉居民醫保:壓根沒個人賬戶,談何清零?
很多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也跟著慌,其實完全沒必要——城鄉居民醫保(包括以前的新農合)根本沒有個人賬戶!你的繳費和財政補助全部進入統籌基金,用于門診和住院報銷,本身就沒有“余額”這一說,自然談不上“清零”。比如湖南長沙的居民醫保,普通門診年度報銷限額560元,常德是350元,這些額度當年用不完,下一年會按新政策重新核定,不用扎堆在年底去湊數看病。需要注意的是,城鄉居民醫保是“交一 年保一年”,比如2025年繳費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錯過繳費會有3個月待遇等待期,這可不是“清零”,是沒繳費就沒保障,別搞混了 !
5. 官方3個實用提醒,別踩坑!
多地醫保局特意給出提醒,避開這3個誤區,醫保使用更省心:
- 別盲目囤藥:藥品有保質期,囤多了容易過期浪費,還可能讓真正有用藥需求的人買不到藥,西安、廣州等地已明確,無就醫需求的囤藥不能報銷;
- 查信息找官方:有疑問直接打12393醫保咨詢熱線,或看當地醫保局官網、微信公眾號,別信藥店銷售人員的片面之詞和社交平臺的不實信息;
- 個人賬戶能共用: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錢,不僅自己能用,還能給配偶、父母、子女支付自付費用,不用怕“用不完浪費”。
醫保政策的核心是“互助共濟”,不是“占額度便宜”。所謂“年底清零”就是一場誤讀,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余額年年累計,門診統籌額度年度更新是為了給大家新的保障,城鄉居民醫保根本沒有個人賬戶可清零。與其跟風囤藥花冤枉錢,不如理性看待醫保待遇,有需求再就醫用藥。如果還是不清楚自己的醫保情況,直接查官方渠道,真相遠比謠言靠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