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變成產業園,丘陵披上綠新裝。人在林中走,鳥在樹上鳴,清水河中流,興業百家旺……走進松桃苗族自治縣大路鎮長征村,一派山水田園好風光宜人景象刷新過往游客的眼球。
不得不說,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工作中,長征村通過狠抓“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勇闖產業振興“長征”路,他們方法新,措施硬,有作為,見成效。
![]()
水稻。
謀劃落在產業融合發展上
大路鎮長征村位于大路鎮東南部,地處松江河流域上游,花垣河與坪南河在此交匯,海拔約440米,全村國土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10畝(田1120畝,土2190畝),戶籍人口578戶2703人,常住人口2105人,其高車壩區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水源豐富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風水寶地”。大路鎮立足優勢資源,提出“一心·一帶·多節點”理念,采取“村黨支部+強村富民公司+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模式,依托地形地貌和資源稟賦,以農業種植為基礎在長征村推動打造農耕故土園項目,著力謀劃發展“一二三”產業。一產主要依托1000畝壩區優勢發展“稻+油+耳”輪作;二產主要發展農產品加工及銷售、農耕研學、古法水碾米、古法榨油等;三產主要建設農耕文化產品互動體驗小區,稻田小火車、水上樂園、咕嚕水車寨、童趣廣場、曬月灘等。
![]()
松桃長征村:勇闖產業振興“長征”路。
組織聯在產業融合發展上
切實加強“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黨建引領,著力夯實產業融合發展的組織基礎,確保產業健康長足穩步推進。一是組織堡壘堅強有力。結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績,圍繞基層基礎“強雙基”,扎實開展“排隊抓尾、雙整雙創”行動,全面摸清村(社區)黨組織班子運行、組織建設、隊伍管理、后備力量儲備等情況,2024年度、2025年度“排隊抓尾”工作均排名全鎮前三,通過書記抓、抓書記的方式,縱深推進排隊抓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落細落實,通過建立“先進帶后進、強村幫弱村、弱村抱團發展”模式,先后與坪江、大路、寨冠等先進村建立幫帶關系,凝聚基層黨組織引領“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強大合力。二是黨支部書記選育有序。堅持把人才培育作為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強勁動力,重點抓好村黨組織書記培養選育,持續選育配強村黨組織負責人,2025年下派專業化管理的黨支部書記擔任村黨組織書記負責人1人,2024年以來共計組織6人次村“兩委”干部參加縣級以上各類培訓,動員4名村“兩委”干部參加學歷提升行動,其中取得大專學歷2人,高中以上學歷的2人。三是后備力量培養有力。嚴把選人用人標準,通過從村“兩委”班子成員中“留”、黨員骨干中“選”、致富帶頭人中“挑”、鄉賢人士中“請”、大專以上高校畢業生中“引”等方式培育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建立“2+1”“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結對幫帶機制,積極引導后備力量進入村“兩委”班子跟崗鍛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工作實操。截至目前長征村儲備后備力量3人,2022年以來發展黨員3名,均為35周歲以下大專以上學歷。
![]()
松桃長征村:勇闖產業振興“長征”路。
要素聚在產業融合發展上
整合一切要素,激活一切要素,把各種要素聚在產業融合發展上。一是用好人才要素。堅持“強組織、樹新風、優服務”工作理念,引導黨員發揮“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的產業發展、環境衛生整治、鄉風文明建設等表率作用,探索建立“村干部+黨員+農戶”的分片包保模式,每個片區由“1名村干部+3名黨員+1個種植大戶”進行聯系管理,同時明確1名管理員,按照“保姆式”服務農業產業發展的育苗、移栽、管護、收割等全程對接管理。二是用夠智慧要素。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網絡”發展模式,整合本地特色農產品,探索打造農村商學院平臺,通過自建電商平臺和引進附近周邊主流網絡主播進行統一銷售推廣,結合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利用網絡進行宣傳引流,打造線上線下聯動的體驗式消費場景,延伸產業鏈條,有效促進了集體資產增值增效,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2025年以來,共開展網絡直播10場次35人次,線上銷售產品經營性收入450余萬元,其中銷售糧油產品52萬余元,羊肚菌400余萬元。三是用活資源要素。通過整合群眾零散土地資源,連點成片盤活高車壩區土地,切實提高現有資源使用效益,優化資源配置,依托農耕故土園項目運營基礎,把原有以“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鎮強村富民公司”的形式,轉型為“村黨組織+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以“村黨組織+種植大戶”為核心,提高群眾的參與度,盤活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實現村集體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截至目前,“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帶動種植大戶5戶,創辦“強村富民”工坊1個,2025年大戶實現經營性收入100萬元。
![]()
松桃長征村:勇闖產業振興“長征”路。
管理撲在產業融合發展上
事業的成敗,關鍵在于管理,為此,長征村堅持管理撲在產業融合發展上。一是管好實事解民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建立動態管理的“民生實事清單”,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限,截至目前,打通了長期斷流的徐家河灌溉溝渠,解決了600畝耕地的灌溉難題,破解了違規破壞耕地建設魚塘問題,復墾良田30余畝,保護了耕地底線紅線,投入2.3萬元完成將軍屯組水井改造,投入1.4萬元完成螞蟻寨組連戶路修復,投入2萬元置辦樓閣組公共事務工具一套等。二是管活治理促提升。完善優化“黨建+積分”機制,用活“紅黑”榜工作制度,結合開展“兩清兩改兩治理”工作,將全村黨員和農戶納入積分管理,動態分類建立積分臺賬,按要求兌換商品,同時,探索“黨員先鋒隊+群眾+志愿服務隊”模式,創新打造長征村基層治理服務模式,推動高車矮屯兩個村民組示范點建設工作,2025年以來,清理垃圾集散點2處,清理河道1.5公里,同步推進解決道路修繕等民生實事23件。三是管好資產創營收。2022年一產水稻收入54.77萬元、4萬斤油菜收入達16萬元,稻油輪作項目共發放勞務費共計120余萬元,以土地資產資源入股分紅資金38.6萬元,158戶脫貧戶分紅1袋米價值70元錢,共計分紅11060元。2023年水稻種植1200畝,總產量50余萬斤,預計產值70萬元,油菜種植800畝,總產量4萬余斤,產值7.2萬元,2023年全村分紅水稻5.2萬斤,價值6.8萬元。2024年發展水稻種植500畝,發展稻耳輪作種植400畝,發放土地流轉費20余萬元,實現租賃收入32萬元。2025年發動大戶5戶種植水稻500畝,村黨支部和大戶按照3:7比例進行分紅,同時按照插秧80元每畝,耕田160元每畝進行包工到人,預計發放勞務費60余萬元,預計發展羊肚菌種植200畝。(文/圖 劉振斌、冉啟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