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7日,農歷九月十八,星期五,立冬如期而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世間草木葉落歸根,萬物開始閉藏,為來年的生發蓄力。
為立冬后的15天,是調理身體、安頓情緒、穩定氣血的重要節點。
今日立冬,不懂規矩,容易吃虧,立冬養生有秘訣,簡單實用,不妨照著做,收藏并分享,家人也能受益。
![]()
三忌
一、忌過早外出,防傷陽氣
古語有言:“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
此時,日漸其短,夜漸其長,天地間的暖熱悄然收斂,寒涼之意正暗自滋長。
清晨是寒氣最濃的時刻,若貿然外出,易被寒邪所傷,陽氣受損。
現代科學研究也證實,低溫刺激交感神經,極大增加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幾率。
出門最好等到太陽升起,陽光普照之時再開始戶外活動。
二、忌食過咸,適當吃苦
中醫理論指出,冬令腎氣充盈,其味在咸。
但如果吃得太咸,這股過強的能量就會壓制住心臟的暖和氣,讓人體失去平衡。
所以冬天飲食有個竅門,要“少吃咸的,多吃苦的”。
像苦瓜、芥藍這類帶點苦味的食物,能幫心臟補充能量,平衡過強的腎氣,讓身體內部協調運轉。
![]()
三、忌洗澡過熱過長,避耗津液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血汗同源。
簡單來說,出汗太多等于在消耗你的心血。
一是會消耗身體的基礎物質(傷陰),二是會損耗身體能量(傷陽),容易引起頭暈胸悶。
建議冬季洗浴,水溫宜在37-40度之間,時長最好不超過15分鐘。
三宜
一、宜藏陽氣:早睡晚起
《內經》言:“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陽氣是人體溫暖、運動、興奮、功能活動的總稱,是生命活動的動力。
如何藏養陽氣?最重要的就是調整作息時間。
冬季,高質量的睡眠是最好的補藥。
早臥可避寒氣侵襲,晚起可借溫暖氣候喚醒體內陽氣,從而保持精力充沛、身心安穩。
二、宜藏水分:多喝熱水,少出汗
1.多喝熱水
《本草綱目》中將水列為各篇之首,稱其“去邪氣,養正氣”。
冬季飲用熱水,既能溫暖中焦,促進消化吸收,又能補充津液,潤澤臟腑。
2.少出大汗
寒冬時節人體陽氣內斂,運動講究動中求靜。
適宜進行太極、慢走等溫和活動,以氣血流通、身體暖潤為佳,應避免大汗。
時段以上午或午后日光溫暖時為宜,謹防早晚冷意襲人。
![]()
三、宜藏溫暖:護好三部位
1.頭部
頭部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部位之一。
受寒會導致血管收縮,容易引發頭痛、感冒,甚至誘發腦血管疾病。
因此,冬季外出時,特別是老年人,最好戴上帽子。
2.腰部
“腰為腎之府”,腰部是腎臟所在的位置。
腰部受寒會直接傷及腎陽,導致腰膝酸軟、疼痛乏力、精力減退等癥狀。
建議冬季穿著蓋過腰部的上衣,或使用護腰,避免腰部受寒。
3.腳部
腳是離心臟最遠的地方,血液流過去路程長,所以腳底溫度通常比較低。
加上腳上肉少、脂肪薄,自身保暖能力差,容易受涼。
每天晚上用40度左右的溫水泡腳20分鐘,可以有效趕走寒氣,讓身體暖和起來,還能幫助睡得更香。
三秘訣
一、吃三樣,應季而食
1、蘿卜
蘿卜口味甘辛,性質屬涼,歸經于肺和胃。
能幫助消化、清除熱邪、順氣寬中、生津潤燥。
冬季人們多食補益油膩之物,容易造成食物停滯和體內積熱,進食蘿卜即可化解此種停滯,清除產生的內熱。
2、黑木耳
黑木耳,其性平味甘,質地柔韌,入口鮮滑,更兼營養豐盈。
冬日氣候干冷,易發咳嗽,木耳中富含膠質,能潤澤五臟,寬調腸胃,潤肺益氣,緩解喉燥。
3、桂圓
桂圓,味甘性溫,幫助補心脾、益氣血、健脾胃、養肌肉。
冬季天寒,氣血運行減緩,適當食用桂圓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四肢冰涼。
煮粥、泡茶、或者直接食用,但每天食用量不宜超過10顆,過量易上火。
![]()
二、喝三樣,滋養全身
1、紅香茶
紅香茶,其中含有山楂、甘草與小茴香。
山楂擅長消食化積,進補時節幫助消化,促進代謝;
甘草則補脾益氣、清熱解毒;
小茴香為溫腎助陽之品,專治各種寒癥,是冬季溫補腎陽的優選。
三者配合,既能消食降脂,有助人體適應閉藏之氣,提升身體的抗寒能力與代謝平衡。
2、黑豆養生粥
黑豆被譽為“腎之谷”,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水排毒,還能給腎臟補充營養。
立冬后常吃些黑豆,正好能應對冬天腎能量容易不足的情況。
![]()
3、補腎藏精湯
立冬進補,板栗山藥湯是理想選擇。
其味道甘甜,能養護脾胃,補益腎臟,讓筋骨強壯,還能促進氣血流通。
湯中亦可加入少量核桃,能進一步溫補腎陽,給肺驅驅寒,并且能緩解便秘。
三、按三穴,疏通經絡
1、太溪穴:滋補腎氣
按摩方式:早晨起床后或睡前,坐于床上,用手掌大魚際或小魚際來回搓擦太溪穴,直至局部發熱發脹。
按摩作用:滋補腎陰、溫補腎陽,改善腰膝酸軟、失眠健忘、手足冰冷等癥狀。
![]()
2、行間穴:清肝膽熱
按摩方式:用拇指深壓,力道緩緩加重,待出現酸麻脹重之得氣感即可,維持3-5分鐘。
按摩作用:預防口苦、目赤、頭痛、眩暈等問題。
![]()
3、風府穴:祛風散寒
按摩方式:指腹按揉風府穴,力度適中,每次按揉3分鐘,每日2次。
按摩作用:祛風散寒、開竅醒神,預防感冒、頭痛等癥狀。
![]()
立冬一至,天地開始蓄勢,為來春醞釀生機。
在這重要時節,愿家人朋友,笑聲滿懷,平安相伴,溫火常燃,四季安康。
更愿這份養生指南,能為您與家人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伴您度過一個溫暖、安康的冬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