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科、萬達跌落神壇,左右互博之際,融創、碧桂園卻恰似浴火重生,迎來了資產重組的天賜良機!
接下來,我們就簡單分析下,碧桂園債務的特點和重組方案!對了,碧桂園已經重返世界500強了!
![]()
一、碧桂園當前仍面臨的核心問題
盡管境外債務重組取得重大突破,收獲降債 840 億元、融資成本降至 1.0%-2.5%等一系列利好,但從財務數據、運營現狀及市場環境來看,其仍需應對多重壓力:
首先,碧桂園的短期現金流依然極度緊張,償債缺口還是十分巨大!你要說他脫離了ICU還為時過早!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碧桂園現金及等價物僅 62.82 億元(較 2023 年中期縮水超 93%),其中 177.8 億元為受限資金,實際可自由支配現金僅約 60 億元!而同期逾期債務 1419.78 億元 + 可能觸發交叉違約的債務 442.05 億元,合計 1861.83 億元,可用現金僅能覆蓋逾期債務的 5%,短期償債壓力未根本緩解,說白了還是坐在債務火山口上!
其次,雖然其家大業大,有近萬億總資產中,但其中5262.9 億元為 “發展中及待售物業”(占總資產 57.9%),其中, 77% 位于人口凈流出的三四線城市,甚至部分項目拿地成本已經高于當前售價,扣除成本后幾乎斷定已經沒有利潤空間!
眾所周知,當下三四線城市剛需已被透支,今年 8 月統計的全國 30 城開盤去化率僅 42%,弱三線樓盤無大折扣根本賣不動,存貨難以轉化為正向現金流。
而這類的損失,實際上在當下很可能沒有入表計提,形成 “賬上原始資產、實際最新虧損”,此外,碧桂園另有 2154 億元應收賬款,而且是以房企 “三角債” 為主,回收周期長、壞賬風險高,市場沒有將其一次性清0已經是考慮到其破產處置,對誰都不利的風險了。
![]()
其次,碧桂園這兩年,跟隨大盤,銷售額大幅下滑!2025 年前 9 個月權益銷售額僅 255.1 億元,較 2020 年半年 3536 億的峰值暴跌 92.8%,排名從 “宇宙第一房企” 跌至百強第 19 位,但物業服務依然為全國第一管理管理面積(519萬平米);當下,其單月銷售額雖穩定在 30 億左右,但嚴重依賴 “降價促銷”,2025 年前 8 個月銷售均價從 0.97 萬 /㎡降至 0.83 萬 /㎡,每平米降 1400 元,利潤被嚴重壓縮,何況當下房地產行業的低價倒掛現象嚴重,持續降價實際和飲鴆止渴并無二樣。
更嚴重的是,除物業外,其地產的核心運營能力持續萎縮,新業務完全無法支撐后續增長,碧桂園從 2021 年 10 萬員工裁至 2025 年 6 月的 1.8 萬人,職能部門幾乎裁光,僅剩建筑和代建核心團隊,過去行業里引以為傲的“人海戰術” 和高周轉模式徹底失效,項目管理能力持續下降,從而倒逼“一體兩翼” 戰略的全面失敗!
而這個戰略轉型方向可謂是碧桂園最后的希望,其原本希望通過“房地產 + 建筑科技 + 代建模式”走出第二曲線,不想2025 年上半年科技建筑收入降 40.5%,代建業務僅排行業第 11(2025 年上半年代建簽約 412 萬㎡,不足巔峰拿地規模 1/10),唯一增長的酒店業務僅盈利 10.76 億元,連利息零頭都無法覆蓋,新業務難以成為營收支柱,股價也只剩高峰期的5%!
![]()
這里還沒算其還在打官司的部分,截至 2025 年 6 月,碧桂園工涉及 5000 萬元以上的未決訴訟 / 仲裁達 344 宗,標的合計 464 億元;受限資產規模 1042.38 億元,占 2024 年末凈資產的 123.48%,資產流動性已經被鎖死,沒有幾百億美圓的輸血,資產負債表空間已經毫無希望!
而且,這里面主要是應付供應商工程款、建材款等,就算是最后判為無息負債,其規模也達 3948.57 億元,而其在建工程里,部分項目也僅支付 30% 工程款,剩余打欠條,導致施工方、建材商合作意愿下降,經常會時不時的影響下保交樓進度,自地產危機后,碧桂園一共交付了180萬套房子,今年還剩20萬套,如果全部完成,大的保交樓任務也就完成了!
![]()
二、碧桂園未來前景分析
境外債重組落地與保交樓進入收官階段,為碧桂園爭取了 “喘息空間”,但離財務 “翻身”還很遠!
短期來看,債務壓力緩解,保交樓釋放資金這個事情肯定是利好!并且,債務結構也得到了顯著優化,畢竟,重組后境外有息負債減少 840 億元,融資成本從超 8% 降至 1.0%-2.5%,債務期限延長至 11 年,每年可節省巨額利息支出,而且這次是境內 8 筆 133.32 億元債券直接重組通過,5 年內無兌付壓力,現金流壓力大幅減輕。
此外,截至 2025 年 10 月累計交付超 180 萬套,2025 年預計完成 20 萬套交付后,大規模保交樓任務基本收官,剛性資金需求減少,壓力也會減小不少!后續就看財政行業 “止跌回穩” 政策加碼,只要有更多的流動性支持,房地產兜回來還是有一定的可能的,只不過這個資金數字太過龐大!
對于買碧桂園房子的業主而言,心態放正吧,畢竟2025 年已有超 300 家房企破產重組,政策 “救市” 聚焦 “良性房企”,而非 “帶病奔跑” 的企業;三四線樓市 “有價無市” 的格局短期也難以改變,能收房就不錯了!
接著,資產重組的關鍵,通常是股價水平,碧桂園當下港股股價長期在 0.5 港元左右震蕩,市值較巔峰蒸發超 95%,投資者對其盈利能力、債務化解的信心仍非常薄弱,后續若銷售無明顯起色,再融資和資產重組難度就會激增,而對于其資產負債表的長期去杠桿壓力,我感覺依然是任重而道遠!
至于輕資產新業務能否快速突破規模、成為營收支柱,我覺得大家也別猜了,萬科、萬達也是這么想的,要不大家學英偉達他們,三角平債轉起來吧。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