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資報記者 陳雨禾 文/圖
日前,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黃金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明確在2027年底前,對黃金交易相關的增值稅政策進行調整,其中主要涉及在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會員單位或客戶的標準黃金交易。
黃金稅收新政出爐后,立刻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那么,對市場有何影響?國內黃金價格及金店門店經營情況如何?金融投資報記者為此走訪成都春熙路商圈部分金店發現,未有閉店現象出現。
![]()
部分品牌金店銷售火熱
品牌金店促銷活動火熱
"我們這個門店是今年新開的,‘雙十一’之前購買這些款式的一口價金飾,除了‘折上折’以外,還能再送您一個‘秒殺價’的黃金小掛墜。"在春熙路一家金店門店外,店員一邊發著傳單一邊如此介紹道。其中,店員介紹一款重量1克左右、一口價1800元左右的足金飾品,"折上折"后的價格為1500元左右,而其口中可贈送的"秒殺價"小掛墜,標價則在200元左右。
11月6日,在成都春熙路商圈,記者走訪的多家金店門店均處在正常營業狀態,暫未發現有關店現象,只是商場內的部分金店專柜顧客相對零散。與之對比,由于"雙十一"臨近,在商圈臨街的部分金店門店,在火熱的促銷活動影響下,依然吸引了不少顧客駐足。
其中,類似老鳳祥銀樓、周六福等臨街金店紛紛掛出了促銷標牌,類似傳單宣傳、街邊招攬等攬客活動持續進行中,買一送一、看圖猜成語等促銷方式更是層出不窮。此外,掛著"盛大開業"的真龍黃金門店,當天不僅通過歌舞"氛圍組"吸引大量路人,還在店門不遠處設置直播間,不斷向網友介紹著金豆豆、金元寶等各種產品。
![]()
店為促銷各種"招式"迭出
從各金店給出的克重金飾價格來看,雖然多數品牌的標價都達到每克1250元以上,但這些金店給出的各種促銷折扣也不同樣不低,在計算折扣與各種優惠后,部分品牌給出的折后價格都在每克1100元以下。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雖然近期各種促銷活動火熱,但此前部分品牌金店門店,隨著黃金價格持續上漲也出現減少的情況的確存在。這一現象在上市公司披露的門店數據變化中顯得尤為直觀。
整體來看,由于此前金價的持續上漲,這些上市企業的門店數量均有所下滑,只是下滑幅度存在差異。梳理港交所公告,截至9月末,周大福(01929.HK)數據顯示,公司零售網絡共有6041家,相比3月末的6644家減少603家;周大生(002867.SZ)數據顯示,周大生終端店數量為4675家,數量較上年同期凈減少560家;此外,六福集團(00590.HK)共有3113間店鋪,季內凈減少49間。
新政多方影響引關注
具體看,財政部與稅務總局發布《關于黃金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明確黃金有關稅收政策,在2027年底前,對會員單位或客戶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標準黃金,賣出方會員單位或客戶銷售標準黃金時,免征增值稅。未發生實物交割出庫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稅;發生實物交割出庫的,區別標準黃金的投資性用途和非投資性用途,分別按規定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以及免征增值稅、買入方按照6%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政策。
在部分機構看來,近期的稅收新政對黃金的商品和金融屬性進行了進一步區分,且僅是對交易所購買黃金的增值稅政策進行了適當調整,因此短期內對于普通消費者購買商品黃金的影響有限。不過,隨著中長期黃金交易的影響持續傳導,普通的消費者、投資者仍需根據最新的市場環境來調整消費與投資策略。
例如購買銀行積存金、黃金ETF等產品,由于不會受到稅收新政影響,因此在部分機構人士看來,這些投資方式未來或將更受歡迎,但也需注意門檻變化與價格波動。截至11月6日收盤,國內基金市場的黃金ETF出現普漲,漲幅在0.5%—0.61%不等。銀行積存金方面,近期有部分銀行宣布暫停相關開戶業務,或暫停實物貴金屬兌換業務,因此投資者在進行相關投資前也需進行了解與對比。
整體來看,萬聯證券分析稱,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由于稅收帶來的價格差異,非交易所實物黃金的投資吸引力將下降,銀行積存金、黃金ETF等產品的吸引力將會提升。對于黃金飾品產業鏈中下游商家而言,稅務成本增加,短期利潤受擠壓,并可能通過提價方式將壓力傳導給終端消費者。同時,新政也將加速黃金交易往場內集中,行業透明度進一步提升。
從市場層面看,國信證券表示,本次新政的出臺有助于規范化黃金交易市場秩序。對于交易所而言,由于場內交易標準黃金免交增值稅,新政有助于黃金交易向場內集中化發展,減少場外非法交易和投機行為,提升市場透明度。
從企業端來看,國金證券指出,投資黃金的銷售企業可能因為免稅套利消失,推動需求向頭部集中;非投資黃金飾品的銷售企業則面臨短期利潤的壓力,中長期利好具備定價能力的行業頭部企業。長期來看,在中小企業出清之后,需求的集中有望帶動頭部企業銷量提升,疊加稅收成本逐漸向價格端轉移消化,同時,也將進一步規范黃金交易市場,為金飾品牌賣家結構帶來一定的供給側優化。
機構熱議相關市場表現
消息持續發酵,A股市場的黃金板塊表現也受到了機構持續關注。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國信證券分析稱,已上市的黃金珠寶零售公司大多為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單位,后續銷售金飾品的稅務成本在新政影響下可能有所增加。但這些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仍在于產品和服務能力,在差異化優質產品供給和服務體驗下,整體價格傳導能力更為突出,有助于保持利潤穩定。不過,也有少部分上市珠寶公司非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單位,不排除面臨供應商采購在成本上漲下帶來的價格傳導壓力。
梳理近期黃金珠寶板塊已披露三季報的A股上市公司表現,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除豫園股份(600655.SH)、明牌珠寶(002574.SZ)業績虧損(分別虧損4.88億元、1.07億元),中國黃金(600916.SH)、老鳳祥(600612.SH)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同比分別下滑55.08%、19.05%)外,其余19家企業均實現盈利且利潤增長。其中,深中華A(000017.SZ)、鵬欣資源(600490.SH)、萊紳通靈(603900.SH)、招金黃金(000506.SZ)、西部黃金(601069.SH)5家上市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均已翻倍,其中深中華A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超300%。
至于后續的黃金價格表現,中信證券認為,短期內中美經貿關系穩定,對金價影響暫告一段落,但展望明年,仍有可能出現擾動,利好金價上行。貨幣政策方面,預期明年仍是實質性寬松,對黃金的整體影響仍是利多。
市場機會方面,萬聯證券表示,中長期建議關注具有會員資格、產品創新設計能力突出的黃金珠寶龍頭企業。國金證券則建議關注具備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資格且開展投資金業務的珠寶企業,有望受益頭部集中趨勢;以及一口價黃金產品占比提升較快、高端及悅己類客群穩定的珠寶企業。
國信證券認為,總體上,在行業層面稅收政策調整的背景下,龍頭企業抗風險能力更強,產品差異化和門店服務水平更易凸顯,從而保證利潤率穩定。建議繼續關注投資金+金飾品雙鏈路銷售的企業菜百股份,具備強設計屬性及產品力的老鋪黃金、潮宏基,以及綜合優勢顯著的傳統龍頭周大福、六福集團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