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期,隨著高市早苗的上臺,中日關系再次出現嚴重波折。
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6日報道,日本自衛隊一支約有10名校級干部組成的軍官團,于周三抵達北京,進行為期8天的訪問,和解放軍代表展開面對面交流。
![]()
?——【·中層軍官是防誤判的關鍵·】——?
要把中方的心思捋明白,得先清楚軍事交流里的一個關鍵——兩軍會不會真的擦槍走火,不光看高層定的戰略,更靠中層軍官在一線的判斷。
![]()
這次來的10名校級干部,級別不算頂尖,但在軍隊里是承上啟下的核心角色:既要把高層的戰略意圖傳達到一線,又要直接帶著部隊執行任務,他們對兩軍實力、戰術的認知,直接影響關鍵時候的決策方向。而中日兩軍這些年的隔閡,很大程度就是“信息對不上”造成的,很容易因為互相看走眼引發風險。
![]()
最典型的就是2013年的“火控雷達事件”。當時日本共同社在一旁煽風點火,說中國軍艦在釣魚島附近用火控雷達照射了日本護衛艦,日本防衛相還急著開記者會抗議,宣稱這是“極其危險的挑釁”。
結果后來中國海軍副司令員丁一平直接戳破了這層虛假說辭——這根本就是日方在炒作,懂行的人都清楚,現代海軍作戰,壓根不需要用火控雷達近距離照射目標,日方的指責連基本的專業性都沒有。
![]()
這個烏龍背后,正是兩軍缺乏常態化交流導致的認知偏差:日方可能把中方正常的雷達探測,誤當成了敵意動作,再通過媒體放大,差點鬧出外交危機。
這次邀請自衛隊軍官團訪華,核心就是要打破這種信息隔閡。從以往中日校級軍官交流的慣例來看,這些日本軍官不會只坐在會議室里談理論,大概率會去實地看看解放軍的軍營、裝備展示,甚至觀摩訓練。
![]()
比如2023年日本自衛隊代表團訪華時,就去了北京衛戍區警衛師、海軍某基地,還和軍事科學院的中方軍官坐下來深入聊過。
這種“眼見為實”的交流,比一百次外交聲明都管用。他們能親眼看到解放軍的戰備本就是防御性質,也能實實在在感受到中方穩住地區局勢的誠意;反過來,中方也能借著面對面聊天,摸清這些中層軍官對臺海、釣魚島這些事的真實看法,不至于把日方高層的硬話,錯當成整個自衛隊的共識。
![]()
而且這種交流不是一時興起,是有二十多年積累的老傳統了。從2001年開始,在笹川和平財團的推動下,中日就啟動了校級軍官互訪計劃,到現在已經有165名日本自衛官來過中國,248名解放軍軍官去過日本。
![]()
中間雖然因為釣魚島問題、新冠疫情中斷過幾次,但每次重啟都能給兩國關系“踩踩剎車”,起到穩定作用。2023年7月日本自衛隊代表團訪華后,兩國防務部門的溝通明顯多了起來,年底國防部發言人吳謙也特意提過這個交流項目,說它“對增進兩國防務部門的理解信任很有幫助”。
![]()
這次中方主動邀請,就是想把這個“穩定器”的作用延續下去,用常態化的交流,對沖日方政客那些極端言論的影響。
?——【·軟里帶硬傳信號·】——?
當然,中方敞開門迎客,不是沒脾氣的老好人,更不是縱容日本喊“出兵臺海”。恰恰相反,這種面對面的交流,才是把中方的底線說明白、傳到位最直接的方式。
![]()
平時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說“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日方政客可能聽不進去,甚至故意歪解;但當著自衛隊軍官的面,解放軍代表會把話講得更透徹、更具體——這種關起門來說的“心里話”,威懾力比公開喊口號強多了。
![]()
具體來說,交流時中方肯定會把三條底線擺得明明白白:第一,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這些國際法律文件都寫得清清楚楚,當年日方也簽了字的,現在炒作“出兵臺海”,說白了就是不認以前的賬,違背歷史承諾;
- 解放軍在臺海的軍事行動,針對的是“臺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不是針對日本,但要是日方敢越線——比如給“臺獨”送武器、派軍艦闖臺海,解放軍絕不含糊,肯定會拿出反制措施;
第三,中日之間有釣魚島這些爭議,好好談、慢慢協商都能找到解決辦法,但要是日方把臺海問題和釣魚島攪和到一塊兒炒作,只會把事情搞得更亂,最后吃虧的還是日本自己。
![]()
這種“軟里帶硬”的溝通方式,在中日防務交流里本就是常態。就像2024年5月解放軍代表團訪日時,張保群少將一邊說要“播希望的種子”,一邊也明確強調得“照著中日四個政治文件來推進關系”——言外之意很清楚:日本不能越過中日政治共識的紅線。
![]()
當時日本防衛省的官員在歡迎會上也說“要通過交流多理解對方”,顯然是聽明白中方的意思了。
這次日本軍官團來,解放軍代表肯定會用更具體的軍事情況強化這個信號,比如跟他們聊聊解放軍在臺海的演習規模、裝備性能,讓日方真真切切知道“出兵臺海”意味著什么,好好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扛得住這個后果。
信息來源: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