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之際,中國鐵路再傳捷報:這五年,我國鐵路營業總里程突破16萬公里,“八縱八橫”高鐵網主通道已經建成81.5%,全國19個主要城市群實現高鐵聯通,400余座新車站投入使用。
從跟跑、并跑到領跑,中國鐵路以基礎設施硬支撐與技術創新軟實力,編織出聯通城鄉、貫通內外的“立體網絡”,穩穩托舉起億萬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奔騰之路,貫通“大循環”,激活區域協同力。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支撐。縱觀中國鐵路的奮進歷程,就是一部自力更生、攻堅克難的奮斗史詩。從“地無寸鐵”到“八縱八橫”,鋼鐵脈絡縱橫神州,讓“天涯若比鄰”成為現實。看長三角,滬蘇湖高鐵打通滬浙皖“黃金走廊”,跨省通勤族“早飲杭州茶,午品上海生煎”成為日常;望成渝雙城,成渝高鐵縮短“雙核”時空距離,產業協作與人才流動駛入“快車道”;觀中西部,鄭渝高鐵穿山越嶺,讓三峽庫區與中原城市群“握手”,生態文旅資源與制造產業集群共振……一條條新線,如同激活區域發展的“金鑰匙”,讓人才、技術、資本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優化配置,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溫暖之路,鋪就“幸福軌”,托舉美好生活夢。鐵路發展,最終落腳點是人民。四百余座現代化車站落成,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希望之門、幸福之站。貴州畢節,曾經“烏蒙山連著山外山”的閉塞景象一去不返,山區群眾搭乘高鐵融入全國發展大局;云南昭通,鐵路成為土特產的“出山通道”,苗鄉彝寨的特色產品通過軌道走向全國市場;新疆和田,千年玉石“坐上火車”走向世界,古老瑰寶煥發時代光彩……一條條鐵路不僅延伸了人們的“生活半徑”,更拓寬了“發展空間”,讓發展成果更公平、更溫暖地惠及千家萬戶。
共贏之路,拓寬“開放路”,提升國際競爭力。開放是時代潮流,共贏是發展大勢。日益完善的鐵路網絡,既是國內大循環的“主動脈”,也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連通器”。馳騁亞歐的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6個國家229個城市,累計開行突破11萬列,讓“中國制造”馳名海外,也讓異國商品走進中國家庭;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常態化運行,為內陸地區開辟了便捷出海口,曾經的“內陸腹地”變身“開放前沿”;中老鐵路累計貨運量已超6650萬噸,跨境運輸商品種類超3000種,“瀾湄快線”輻射泰國、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合作共贏之路越走越寬……一列列班列,不僅運送著琳瑯滿目的商品,更傳遞著“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開放理念,讓中國與世界攜手書寫互利共贏的新篇章。
回首來時路,中國鐵路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跨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這張越織越密、越聯越通的鋼鐵網絡,必將承載老百姓的期盼,向著更加輝煌的中國式現代化未來,鏗鏘前行!(簡艷、曹亞婧)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