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官方數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末,境外投資者持有的A股市值已達3.4萬億元。而且,外資在三季度有比較密集的調整動作,這些“聰明錢”一邊堅守各個細分賽道的龍頭股,一邊對高景氣賽道進行了精準的加持。
龍頭股和銀行股,外資全都要
外資的核心持倉一直具有很強的確定性,扎堆買優質股,是外資機構的常態。比如,最受外資歡迎的貴州茅臺、中國平安和五糧液,分別有85家、83家、81家外資持倉。上述企業都是各自行業的絕對龍頭,體量大、業績和現金流都相對穩定,即便遭遇市場震蕩受影響也不會很大。
![]()
![]()
另一個有大量外資機構持倉的是銀行股,今年三季度的外資持股前十里,有7家都是上市銀行。比如,南京銀行被32家外資合計持有23.6億股,寧波銀行也有16.03億股外資持倉。華夏銀行盡管前三季度的營收略有下滑,但4倍市盈率、近6%的股息率依然被市場看好。外資看重穩健預期,上市銀行股大都能夠保障。
至于寧德時代,其外資持倉市值達2656.59億元穩居第一,表明外資認可中國新能源賽道的長期價值,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下,以其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具有明確的成長性。
調倉中字頭,是業績確實喜人
三季度時,外資集體涌入中字頭個股,看中的正是這些企業的漂亮業績。
以中國船舶為例,三季度末,持有該股的外資機構從6月底的46家飆升至68家,增幅超過四成。其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暴漲115.41%,三季度單季凈利潤增速達97.56%,民品船舶價格上漲與訂單結構優化是主要的推動力。同時,整個船舶制造板塊在三季度處于上行通道,行業景氣度的提升,讓外資欣然重倉布局。
與之類似的還有高端制造領域,阿布扎比投資局在三季度增持寶豐能源、恒立液壓等企業,上市公司的三季度凈利潤增速都在25%以上。
某種程度上看,外資看好中字頭企業,其實是看好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成效,在這個過程中涌現出的龍頭企業,理所當然地會獲得更多國際資本的青睞。
布局科技股,比拼前瞻性與洞察力
為何把外資叫作“聰明錢”?因為其把龍頭股作為基本盤,把制造業的中字頭作為增量,而看好部分科技股,則是外資對前沿產業領域的前瞻性布局——這依然是它們的強項。
![]()
以睿能科技為例,瑞銀在三季度加倉130.2%,成為其第三大股東,高盛、摩根大通、美林國際等集體躋身其前十大股東。要知道,該企業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還下降32.73%。外資看好的是其產品的價值力,作為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隱形冠軍,該企業的PLC控制器、伺服系統已廣泛應用于機器人、激光加工等高端制造場景,短期利潤下滑沒有關系,工業自動化賽道的爆發潛力會送其到應有的位置。
此類情形更多出現在半導體和低空經濟領域,外資看好這兩個賽道的部分頭部企業。比如芯片板塊的聯蕓科技被高盛、瑞銀集體新進,低空經濟相關的星網宇達獲瑞銀加倉,這兩家公司三季度凈利潤增速分別達180%和816%。
外資為什么喊出“逢低買入”
外資的積極動作,源于對中國經濟發展形勢的強烈信心,高盛明確提出投資者應從“逢高減倉”轉向“逢低買入”。
那么,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低配狀態已經改變了么?答案是尚未完全改變,但正處于改變的過程中。3.4萬億元外資持倉的背后,其實仍是堅持政策與業績優先的核心價值,關注的始終是盈利復蘇和產業升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