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難到達的地方,一是南極,二是北極,三是墨脫。
毫不夸張,從1961年準備對印自衛反擊戰,到2013年扎墨公路通車。
這條路,我們足足修了52年時間。
![]()
這是我國進出墨脫的主要線路圖,從波密到墨脫的南北線路,就是我們修了52年的扎墨公路。
長期以來墨脫縣被西邊的喜馬拉雅山脈和東側的橫斷山脈所封鎖,成為人類難以到達的第三極。
而扎墨公路的通車,打破了山脈對墨脫的地形封鎖,讓現代工業文明可以直達墨脫。
這條路之所以要修52年之久,是因為此地地形過于崎嶇險峻,施工極為困難。
除了道路狹窄,地質條件差,易發泥石流滑坡之外,還需要建造全長 3310 米的嘎隆拉穿山隧道。
這條隧道穿越6條地質斷裂帶,處于3700米海拔的高寒缺氧區,且時刻要擔心發生雪崩。
在這樣的環境下修路,付出的犧牲難以想象。
作為進入墨脫的主干道,這條路雖然已經修通,卻面臨著諸多限制。
![]()
在2013年剛修通時,因為地質條件和大雪封山的原因,全年只能通行7個月,且限制載重20噸。
2020年扎墨公路改建后,將通行時間延長11個月,同時路面實現100%硬化。
2023年公路再次進行改造,使公路抗災能力提升三倍。
如今的扎墨公路,已經可以通行40噸重的卡車,甚至可以通行主戰坦克,對于雅下水電站的修建,和國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此前翻越山口需要12個小時,如今翻越隧道只需要15分鐘。
不過現在扎墨公路依然還有限制,那就是只允許單向行駛。
![]()
雖然公路修建的時候是按照雙車道修建,但因為道路狹窄,彎道又多又急,易發生事故。
為了安全和方便管理,扎墨公路只允許單向通行。
那么單向通行的道路,如何滿足墨脫縣進出的需求呢?
第一個方法是設置單雙日通行時間,每逢單日可以進墨脫,每逢雙日可以出墨脫。
通過這種方式,墨脫縣實現了對外進出連接,在安全上也有極大保障。
不過單雙日進出,在很多時候都不方便,比如當日想要進出就不可能,并且隨時都要計算出行時間,非常耽誤正常的生產生活。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建設其他進出墨脫的公路了。
![]()
第二條進出墨脫的公路,被稱為派墨公路。
還是用這張圖,派墨公路分為南北兩線,南線是從派鎮到背崩鄉再到墨脫,被稱為派墨鄉村公路,已經在2022年通車。
第二條北線則是從派鎮到玉松村,通過隧道和央朗藏布河谷到達墨脫達木鄉,被稱為派墨永久公路。
不過北線目前還在施工中,預計2030年之前可以實現通車。
派墨公路南線之所以被稱為鄉村公路,是因為這條路建設標準是四級公路標準,通行時間受限,路況也相對較差。
不過在北線建設完成之前,南線也只能勉為其難,承擔著墨脫進出的重任。
在派墨公路南線建成后,墨脫縣就形成了公路閉環,可以從扎墨公路進從派墨公路出,或者從派墨公路進從扎墨公路出。
這樣不但可以繼續單向通行,也解決了無法當日進出的難題。
![]()
而北線的派墨永久公路,是按照三級公路標準建設,是G219國道的一部分,可以實現雙車道運行。
派墨永久公路不但可以連接墨脫,還在修建從墨脫連接察隅縣的國道,到時候墨脫縣的封閉情況強徹底解決。
在十幾年前,墨脫還是一個封閉的地理單元,如今卻已經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機遇地區。
不論是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的修建,還是邊境村旅游的開放,都為這里帶來了巨大生機。
墨脫公路的開通,也為我國國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我國的墨脫縣以及整個藏南地區,至今還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被它國實控。
未來想要收回,也必須依賴這些可以全天候通行的公路。
![]()
這一切,都必須感謝墨脫縣公路建設事業的先行者。
如果沒有這些人幾十年的努力,墨脫至今恐怕還是一片文明禁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