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在委內瑞拉周邊大量部署兵力,加勒比海地區局勢變得緊張起來。美國看起來隨時都可能對委內瑞拉動手,這個南美國家現在正面臨著很大的危機。
11月4日那天,《紐約時報》援引了好幾位美國官員的說法,提到特朗普政府已經悄悄制定了好幾套對付委內瑞拉的軍事方案。這些方案里,有直接派飛機去轟炸他們軍事基地的,有讓特種部隊去抓或者干掉總統馬杜羅的,還有想著怎么把人家國家的油田給控制住的。
![]()
報道里還說,特朗普自己因為擔心行動會失敗,或者會造成人員傷亡,所以還沒決定到底要不要按這些計劃來,甚至都沒決定要不要推進這些計劃。但是,他身邊的兩個重要顧問,國務卿魯比奧和國土安全顧問米勒,卻非常支持采取行動,把馬杜羅政府給推翻。
對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而言,眼下最棘手的狀況是,美國司法部正在撰寫相關的法律意見文件,打算把所謂“馬杜羅和販毒集團有牽連”這種說法坐實,好把馬杜羅當成可以合法打擊的對象。
早在上個星期的時候,特朗普就已經給中央情報局開了“綠燈”,允許他們在委內瑞拉國內搞好多動作。他們打算用打信息戰、聯合那些反對馬杜羅的勢力這些辦法,主動去搞亂馬杜羅政府,甚至還想把馬杜羅給抓起來。特朗普那邊還放話說,打算對委內瑞拉動用軍事手段。
不過,美國的安全官員卻說,要是這些手段真能把馬杜羅搞下臺,那他幾年前就該滾蛋了。也正是因為這樣,白宮才在琢磨要不要直接采取軍事行動。
![]()
這讓我立即想起了兩個人,一個是巴拿馬前總統諾列加,另一是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
1989年年底到1990年年初這段時間,美國為了能一直穩穩地掌控巴拿馬運河的運營大權,就找了個借口,說巴拿馬總統諾列加參與“販毒和走私”活動,還說這是為了“保護美國公民的安全”,接著就向巴拿馬這個國土面積挺小的國家發起了侵略性的戰爭。
美軍派了2.7萬人去入侵巴拿馬。巴拿馬的軍隊規模才1.2萬人,根本不是美軍的對手呀。這場戰爭打了15天,巴拿馬軍隊就被打得潰不成軍了。總統諾列加沒辦法,只能先躲起來,后來還是向美軍投降了,接著就被押到美國去接受審判了。
最終被美國以“走私販毒”等罪名判刑40年,后來又被引渡到法國,法國再以“洗錢罪”為名判刑7年。在國際輿論的強大壓力下,法國只能將其遣返回巴拿馬“繼續服刑”。諾列加最終死于2017年。
![]()
2003年的時候,美國拿“伊拉克藏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當借口,帶著北約的好幾個盟友國家,一塊兒對伊拉克發動了戰爭。到了戰爭后頭,美國還使了手段,收買并策動了伊拉克軍方那些高級將領,這么一來,薩達姆的政權就被推翻了。薩達姆呢,在巴格達被攻占后就趕緊逃命去了。
同年 12月13日,薩達姆在達瓦爾鎮被美軍抓獲。2006年11月5日,美國扶持的傀儡政府和法庭宣布判處薩達姆絞刑,于12月30日執行絞刑。
而現在,美國又要故伎重演了。他們早就提前認定,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犯有“走私和販毒”罪。由此看來,委內瑞拉難逃美國的入侵了。
美國的真正目的,在政治外交方面,就是為了重新奪回對南美地區的影響力和控制權;因為他們認為中南美地區已經成為中國的“勢力圈”。在戰略和軍事方面,那就是為了控制加勒比海。因為那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
![]()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委內瑞拉是中國在南美地區的密友,其總統馬杜羅對中國非常友好,兩國存在多方面的緊密合作。我們能把經營了多年的影響力拱手相讓嗎?只要委內瑞拉有了先進的防空系統和反艦導彈,美國就沒有可能甚至最終不敢下手。這個問題值得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