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沖突的戰場上,紅軍城成為了近期戰斗的焦點。據相關報道,俄軍第51集團軍正全面進入紅軍城城區,其內部行動愈發順利,在市區北面、東面、西北部均出現了俄軍突擊隊的身影。俄軍此次在紅軍城的城市巷戰打法,可謂獨樹一幟,與以往任何一次城市巷戰都大不相同。
傳統城市巷戰中,往往是雙方一棟樓一棟樓地激烈爭奪,硬碰硬的戰斗方式使得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然而,俄軍此次出動了大批偵察和破壞小組,他們沒有選擇與烏軍正面硬剛,而是直接繞過紅軍城市區烏軍的防線,尋找空子進行穿插,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烏軍背后。在烏軍背后建立哨所后,又掩護更多俄軍小分隊滲透進城。這種戰術猶如一把把鋒利的匕首,直插烏軍防線的要害。
![]()
隨后,俄軍開始把哨所擴大成為防御支撐點,部署偵察、無人機、炮兵引導小組。對烏軍守軍進行據點對據點、陣地對陣地、無人機對無人機的分割包圍,切斷補給線,各個擊破。這種戰術的精妙之處在于,它避免了與烏軍的正面消耗戰,通過精準的穿插和分割,逐步瓦解烏軍的防御體系。例如,在某個街區的戰斗中,俄軍偵察小組發現烏軍一處據點的防御薄弱點,迅速引導炮兵進行精確打擊,同時派出小分隊從側翼突襲,成功占領了該據點,切斷了烏軍與其他據點的聯系。
俄羅斯方面消息,俄軍參戰人員朱利安·列普克表示俄羅斯軍隊已控制紅軍城85%的區域,不過俄羅斯國防部尚未確認這一控制區域,原因是俄軍攻入紅軍城部隊還未發現烏軍主力部隊具體位置。紅軍城內烏軍主力數千人好像集體消失了,俄羅斯國防部認為在紅軍城內部甚至俄軍控制區,還有很多地下室和地下隧道藏著大批烏軍士兵,需要俄軍一點一點進行搜索和清剿戰斗。這表明雖然俄軍在戰場上取得了顯著進展,但戰斗仍未結束,烏軍仍有可能在暗處發起反擊。
![]()
烏軍困境與掙扎:撤退據守,增援突襲求轉機
面對俄軍的強大攻勢,烏軍陷入了極為不利的境地。因為缺乏補給和彈藥,烏軍守軍有組織的防御體系正在被不斷瓦解。一旦整個包圍圈徹底封閉,烏軍耗盡最后彈藥、食品和飲用水,那么將遭受殘酷重創,屆時烏軍就只剩下無人車和無人機運輸少量補給。特別是那些還隱藏在地下室沒有來得及撤退的烏軍民族主義武裝,最后的逃生通道只剩下不到1公里,處境岌岌可危。
根據俄軍戰報,紅軍城烏軍正在撤退到格里申卡河,準備利用這條天然障礙河流進行最后的據守。該河道全長26公里,流域面積167平方公里,河水主要依靠融雪補給,每年12月至翌年3月為結冰期。烏軍試圖借助河流的天然屏障,組織起最后的防御。
![]()
然而,在城區戰斗中,俄軍重點奪取一個區域內所有高層建筑,出動FPV無人機進入高層建筑物清理烏軍守軍,將烏軍驅趕出高層建筑物,使其只能進入低矮房屋區域,遭到俄軍FAB滑翔制導炸彈和152毫米榴彈炮打擊。俄軍占領制高點,奪取一棟棟高層建筑后,居高臨下打擊只能在低矮房屋區的烏軍守軍,不斷控制更多街區,烏軍在城區的防御空間被不斷壓縮。
在紅軍城外圍,烏軍增援部隊主要突襲北面的多布羅皮利亞突出部,極大牽制了俄軍第51集團軍的攻勢。烏克蘭軍隊一直進行的切斷俄軍在多布羅皮利亞以東突出部的行動,可能對俄軍包圍波紅軍城附近烏克蘭守軍包圍圈的行動產生了戰術影響。俄軍已經將多個海軍陸戰隊旅投入多布羅皮利亞,支持第51集團軍。這顯示出烏軍在困境中并未放棄抵抗,而是通過外圍的突襲行動,試圖為紅軍城內的守軍創造轉機,緩解其面臨的巨大壓力。
![]()
俄軍火力升級:科技助力,精準打擊破防線
在戰斗中,俄軍越來越依靠使用偵察無人機系統性地識別烏克蘭電子戰(EW)系統、雷達、指揮所、無人機飛行員、炮兵以及加固戰斗陣地。偵察無人機就像是俄軍的眼睛,能夠實時獲取烏軍的動態信息,為后續的打擊提供精準的目標定位。
在獲取目標信息后,俄軍再出動炮兵、BM27颶風多管火箭系統(MLRS)、閃電(Molniya)式動力滑翔炸彈、光纖制導第一人稱視角FPV攻擊無人機以及滑翔炸彈等火力進行打擊。這些先進的武器裝備相互配合,形成了強大的火力網。例如,BM27颶風多管火箭系統能夠在短時間內發射大量火箭彈,對烏軍的大面積目標進行覆蓋打擊;而光纖制導第一人稱視角FPV攻擊無人機則可以進行精準的點對點打擊,摧毀烏軍的重要目標。
![]()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