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免疫治療與生物醫學”
金町灣論壇
推動科研創新與臨床轉化
第二屆金町灣論壇
盛大舉行
2025年11月5日,由我院主辦、我院深汕院區承辦的第二屆金町灣論壇在海濱之城汕尾順利召開。論壇聚焦“免疫治療與生物醫學”,匯聚了來自國內外多位權威專家,共同探討免疫治療、腫瘤微環境等領域熱點。我院院領導、各科室骨干醫生、青年學者及研究生代表等共同參加了本次論壇。現場學術氛圍濃厚,與會者踴躍提問、積極交流,反響熱烈。
![]()
![]()
論壇現場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院院長宋爾衛主持論壇開幕式,并代表醫院對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本屆金町灣論壇聚焦腦科學研究、腫瘤免疫研究、表觀皮層調控研究等領域,更致力于以這一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為橋梁,為參會者碰撞思想、啟迪智慧、突破研究瓶頸提供關鍵助力。他表示,論壇是我院建院190周年的系列慶祝活動之一,是醫院站在建院190年歷史新起點上,對走研究型醫院發展道路的堅定宣言,是對百年醫脈的當代傳承與未來啟航。
![]()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院院長宋爾衛主持論壇開幕式
我院黨委書記楊建林向來賓介紹我院在腫瘤免疫、重大慢性疾病等領域取得的系列亮眼成績,原創性臨床研究成果先后登上BMJ、JAMA等國際頂級醫學期刊。他指出,金町灣論壇的舉辦是為我們190周年院慶獻上的一份厚重的學術賀禮,也是醫院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部署,深化國際科技合作、擁抱全球智慧的切實行動。希望本次論壇能匯聚國內外頂尖醫學智慧,為生物醫學領域的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能,為助力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更大的貢獻。
![]()
我院黨委書記楊建林講話
本次論壇大家薈萃、群星璀璨,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蒲慕明院士,匈牙利塞梅維什大學Alán Alpár副校長、Gábor Varga教授,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曹義海院士,深圳醫學科學院丹揚院士,復旦大學學敏高等研究院楊曉虹教授,英國卡迪夫大學姜文國教授,韓國蔚山國家科學與技術研究院Hyug Moo Kwon教授以及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Georgios Giamas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唐亞梅教授、蘇士成教授共11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圍繞免疫治療與生物醫學領域的前沿理論、技術突破與臨床應用展開深入分享,為現場聽眾呈現了一場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學術盛宴。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蒲慕明分享題為“Non-human Primate for Bio medical Research”的學術報告
![]()
匈牙利塞梅維什大學Alán Alpár副校長分享題為“Stress mechanisms - the versatile role of hypothalamus in long-term and heat challenges”的學術報告
![]()
中國工程院院士、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曹義海分享題為“New mechanic insights into antiangiogenic cancer therapy”的學術報告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深圳醫學科學院神經調控與認知研究所丹揚分享題為“The How and Why of Sleep”的學術報告
![]()
復旦大學學敏高等研究院楊曉虹教授分享題為“About Recent Trend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Building a New Advanced Studies Institute”的學術報告
![]()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唐亞梅教授分享題為“Neurovascular - Immune - Glymphatic Network Dysfunction After Brain Injury”的學術報告
![]()
匈牙利賽梅維什大學Gábor Varga教授分享題為“Clinical Transla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t Semmelweis University - immunological aspects”的學術報告
![]()
英國卡迪夫大學姜文國教授分享題為“Targeting novel protein complex in breast cancer and the clinical prospect”的學術報告
![]()
韓國蔚山國家科學與技術研究院Hyug Moo Kwon教授分享題為“TonEBP in autoimmune diseases”的學術報告
![]()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Georgios Giamas教授分享題為“Identification of a multimod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based liquid biopsy biomarker signature for glioma diagnosis”的學術報告
![]()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蘇士成教授分享題為“Choroid plexus mast cells drive tumor-associated hydrocephalus”的學術報告
報告后的問答環節,與會代表踴躍提問、積極交流,就各自研究領域內的前沿問題積極提問,與國內外專家進行深入探討、互學互鑒,現場學術氛圍濃厚。
![]()
![]()
![]()
![]()
![]()
![]()
參會者積極提問
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為全球免疫治療與生物醫學領域搭建了高水平的國際交流平臺。通過匯聚頂尖智慧、共享前沿成果,有效促進了該領域的跨國界、跨學科協同創新,不僅為前沿研究的臨床轉化注入了新動能,也為積極探索跨領域交叉融合、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開辟了新的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町灣論壇正式開始前,“廣東省基層重癥胰腺炎救治能力提升項目”在我院深汕院區正式啟航。該項目由長潤公益慈善信托慷慨捐資100萬設立,依托我院逸仙重癥胰腺炎多學科診治中心,致力于將規范化、多學科協作的診療模式系統性地沉入基層,切實提升基層醫院應對這一急危重癥的“實戰”能力。
![]()
項目啟動儀式
承百年醫脈,啟時代新程,
我院將堅守190年來的初心與使命,
持續堅持“四個面向”,
以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醫院”為目標,
秉持開放包容理念,深化國際合作交流,
推動科研創新與臨床轉化,
為醫院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為保障人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書寫的輝煌篇章。

來源:黨委辦公室
責編:黃睿、房詩婷、曹文杰
初審:劉文琴
審核:歐陽霞、任毅
審核發布:楊建林
![]()
好看的話,不妨點擊分享給好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