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產半導體替代加速與新能源、AI等新興領域需求爆發的背景下,功率半導體作為核心支撐器件,行業競爭格局持續優化。
士蘭微與華潤微作為國內IDM模式標桿企業,分別在新興賽道突破與傳統市場穩固形成差異化優勢。本次通過解讀兩家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結合行業趨勢,從財務表現、技術布局、市場拓展、未來潛力四大維度展開對比,剖析國內功率半導體行業規模龍頭的競爭路徑,為產業觀察與投資決策提供參考。
士蘭微具備更強增長動能
士蘭微Q3單季營收33.77億元,同比增長16.88%,年初至9月營收97.13億元,同比增長18.98%;華潤微Q3單季營收28.51億元,同比增長5.14%,年初至9月營收80.69億元,同比小幅增長7.99%。
![]()
士蘭微營收增長的核心動能來自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工業控制等高景氣領域。其SiC MOSFET芯片已形成月產1萬片的6英寸產能,8英寸產線建設加速,車規級IGBT模塊和SiC主驅模塊批量供貨比亞迪、吉利等頭部車企,2025年新能源汽車領域收入占比顯著提升。此外,光伏逆變器用IGBT模塊成功替代國際品牌,成為陽光電源、固德威等企業的主力供應商。這類高端市場毛利率普遍在20%以上,且需求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華潤微營收仍以消費電子(華為、小米)和工業電源(臺達、光寶)為主,車規級客戶僅比亞迪等少數車企,且產品集中在動力控制、車身照明等環節。其1200V SiC MOSFET主驅模塊已發布,當下還沒完成市場滲透。當下,消費電子需求復蘇乏力,工業領域增長平緩,導致整體增速受限。
華潤微盈利能力更強
士蘭微Q3歸母凈利潤表現亮眼,實現8426.77萬元,同比增長56.62%。拆解其盈利來源,一方面,非經常性損益占比顯著,當期達到5759.59萬元,占歸母凈利潤的68.3%,核心是“非金融企業持有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6313.50萬元”,這類收益屬于短期非經營性范疇;另一方面,主營業務展現出強勁韌性,扣非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88.98%至2667.18萬元,增速遠超同期營收,背后是高毛利的汽車、新能源領域產品占比持續提升,直接推動主營業務盈利改善。
![]()
若將視角拉長至年初至9月,士蘭微的盈利結構更顯健康。前三季度非經常性損益為5344.74萬元,僅占歸母凈利潤3.49億元的15.3%;而主營業務扣非凈利潤達2.96億元,同比激增110.69%,已成為公司盈利的絕對核心,短期非經常性收益更多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反觀華潤微,Q3盈利表現則面臨壓力,歸母凈利潤1.87億元,同比下降14.73%,且盈利結構對非經常性損益的依賴度更高。進一步看,其主營業務盈利承壓明顯,扣非凈利潤1.21億元,同比下降34.47%,聯營企業虧損直接拖累了扣非端盈利;非經常性損益雖達6525.95萬元,約占歸母凈利潤的35%,存在政府補助3093.13萬元與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5578.96萬元,但因也有其他非經常性扣減項(如資產處置損失等),最終總額雖高于士蘭微的5759.59萬元,卻仍未能完全對沖扣非凈利潤下滑的拖累,最終導致歸母凈利潤同比走低。
士蘭微杠桿比例重,華潤微財務穩健性更強
士蘭微展現出強勁的自我造血能力,年初至9月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達11.99億元,同比激增722.37%。據報告解釋,這一增長核心源于營收規模擴大帶動銷售商品收到現金增加,同時存貨管理效率顯著改善,2025年9月末存貨規模37.27億元,較2024年末的38.99億元下降4.4%,營運能力進一步提升。
![]()
風險偏好上,士蘭微呈現鮮明的“加杠桿擴產”特征。2025年9月末其總資產251.7億元,同比增長1.51%;長期借款較2024年末的26.03億元大幅增長70.7%,達到44.44億元;資產負債率攀升至48.97%,對應負債總額123.27億元。高杠桿為后續產能釋放提供關鍵資金支撐,尤其是四季度士蘭明鎵6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生產線產出將進一步增加,但同時也需警惕利息壓力,其Q3財務費用達1.71億元,同比增長7.4%,后續需關注負債成本對盈利的影響。
華潤微的造血能力則偏向穩健,年初至9月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13.62億元,同比增長22.3%,不僅現金流規模高于士蘭微,2025年9月末貨幣資金更達92.23億元,現金儲備極為充裕。
華潤微的風險偏好顯著偏低,財務結構極具穩健性。2025年9月末其資產負債率僅17.62%,對應負債總額53.05億元、總資產301.11億元;短期借款規模僅4778.99萬元。此外,華潤微Q3財務費用呈現凈收益狀態,其中利息收入1.38億元,利息支出僅361.68萬元。這種低負債、高現金儲備的特征,契合國有控股企業的風險厭惡屬性。
士蘭微擴產,華潤微守存量市場
IDM模式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產能自主可控與業務垂直整合,兩家公司的產能利用與業務拓展方向,決定了其長期增長潛力。
士蘭微:報告明確披露“子公司士蘭集成5、6吋芯片生產線、子公司士蘭集昕8吋芯片生產線、重要參股企業士蘭集科12吋芯片生產線均保持滿負荷生產”,且“預計四季度5、6、8、12吋硅基芯片生產線將繼續保持滿產,子公司士蘭明鎵6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生產線產出也將明顯增加”。滿負荷生產說明產品需求旺盛,四季度SiC產能增量則指向“第三代半導體”這一高端賽道,為后續營收增長提供明確支撐。
華潤微資產負債表中體現在建工程5.83億元,但暫未說明在建工程對應的產能類型,或可推斷華潤微當前更傾向于“維持現有產能穩定,而非激進擴產”,業務布局以“守存量市場”為主。
核心結論
士蘭微以滿產擴產為核心,聚焦汽車、新能源、算力等高門檻市場,主營業務與現金流高增,短期非經常性收益錦上添花,但需應對成本與價格雙壓及杠桿風險;華潤微以低負債+高現金儲備為特征,股權穩定且財務風險低,但短期營收增速放緩、扣非承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