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核大殺器輪番亮相!為爭霸權撕毀核條約,卻要讓中國裁軍背鍋
文 | 銳析風云局
編輯 | 銳析風云局
最近半個月,全球核領域的新聞密集得讓人喘不過氣,俄羅斯剛官宣兩款滅世級核武器測試成功,美國就直接打破33年的禁令重啟核試驗。
一邊是能在深海潛伏數年的海神核魚雷,威力比地表最強導彈薩爾馬特還猛,一邊是曾經帶頭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美國,如今親手把這張維護全球核安全的桌子掀翻。
作為普通人,我們難免會問:這兩個核大國到底在賭什么,他們的動作會把世界拖向何方,中國又該如何應對這場愈演愈烈的核危機?
![]()
美國重啟核試驗
2024年10月30日美國要重啟核試驗,可能有人對這個時間點沒概念,要知道,自1996年《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簽署以來,全球已經維持了33年沒有核試驗的相對平靜。
這份條約可不是一紙空文,它就像全球核不擴散體系的安全閥,33年來阻止了無數次潛在的核軍備競賽,讓人類遠離了核污染和核戰爭的直接威脅。
如今美國突然撕毀這份默契,理由聽起來似乎很充分:俄羅斯都在搞波塞冬核魚雷這種大殺器了,我做核試驗怎么了,但只要稍微琢磨一下,就會發現這不過是塊遮羞布。
![]()
特朗普在聲明里特意提了一句,東方核力量五年內或將趕超美國,這句話才是關鍵,說白了,美國真正焦慮的不是俄羅斯的魚雷,而是自己的核霸權地位要保不住了。
過去幾十年,美國一直憑借遠超他國的核力量,在全球事務中掌握話語權,可現在它發現,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隨便碾壓其他國家了。
這種霸權焦慮下的單邊行動,就像往平靜的湖面扔了一顆炸彈,要知道,核領域的動作從來都不是孤立的,美國一旦重啟核試驗,俄羅斯肯定不會坐以待斃。
你都開始實際測試了,那我的波塞冬魚雷和海燕導彈必然要加速部署,印度、巴基斯坦這些有核國家看到美俄都在松綁,大概率會跟風擴充核力量。
![]()
朝鮮半島的局勢更是會雪上加霜,原本相對穩定的全球核秩序,很可能因為這一步棋,徹底陷入惡性循環。
俄羅斯的海神魚雷
聊完美國的動作,我們再回頭看讓美國耿耿于懷的俄羅斯核武器,10月下旬,俄羅斯的核動態同樣震撼,先是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試驗成功。
緊接著10月28日,普京在視察指揮所時又透露,海神波塞冬戰略核魚雷的測試也完成了,光看數據,這枚魚雷就足夠讓人驚嘆:直徑2米,長度20米。
![]()
用核動力驅動意味著它能無限續航,能在大洋深處潛伏幾個月甚至幾年,潛深還能超過1000米,可能有人對潛深超1000米沒概念,我給大家補個常識。
目前全球主流核潛艇的極限潛深也就三四百米,連專門用來反潛的魚雷,潛深都超不過1000米,這意味著,海神魚雷一旦潛入深海,現有的反潛技術幾乎沒辦法抓住它。
而且它搭載的百萬噸級當量核彈頭,威力竟然超過了俄羅斯目前最強的薩爾馬特戰略核導彈,要知道,薩爾馬特還有個外號叫撒旦2號,是公認的地表最強洲際彈道導彈。
現在一枚魚雷的威力能超過它,難怪國際社會會被震得七葷八素,但千萬別以為這枚魚雷是完美武器,它光鮮參數背后,藏著俄羅斯獨特的設計哲學,也暴露了一些局限。
比如,它根本沒辦法用于首輪核打擊,大家想想,1000米的深海,信號怎么傳遞,總不能真靠量子糾纏吧,所以它的反應速度很慢,而且一旦發射出去就沒法召回。
![]()
用來打第一槍完全不現實,那它的實戰價值在哪,答案是補刀,俄羅斯給它的定位很明確:在核交換之后使用。
當地面上的導彈都被消耗殆盡,敵方的反潛體系也癱瘓得差不多時,潛伏在深海的海神魚雷才會啟動,它不需要快,甚至可以花幾個月時間,悄無聲息地蠕動到敵國的沿海大城市。
然后在近海引爆核彈頭,這時候可怕的事情就來了,水下爆炸會引發放射性海嘯,巨浪會摧毀所有沿海的經濟命脈,高強度的放射性物質還會污染整個海洋,幾百年都恢復不了。\u200b
其實不止海神魚雷,之前試驗成功的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也是類似邏輯,這款導彈能在大氣層內長時間飛行,同樣難以被攔截,這兩款武器一海一空,共同構成了俄羅斯的核戰略理論。
![]()
核戰爭是可以打贏的,當然,我們也得客觀看待,這些武器的研發,其實也反映出俄羅斯制造業的掙扎,在常規武器領域難以和美國抗衡的情況下,通過這種非對稱武器來維持核威懾,成了俄羅斯的重要選擇。
中國的立場
美俄這邊打得火熱,還有個繞不開的話題,特朗普一直想強拉中國加入美俄核裁軍談判,面對這種提議,中國的態度很明確:謝邀,不去,你們倆先聊。
可能有人會疑惑,中國為啥這么硬氣,看一組數據就懂了:美國目前約有5428枚核彈頭,俄羅斯約有5977枚,兩國加起來超過11000枚。
![]()
而中國的核彈頭數量,連他們的零頭都不到,這就像什么呢,好比巴菲特和馬斯克一起吃了一頓米其林級別的豪華大餐。
吃完后扭頭對一個剛解決溫飽的人說,來,咱們仨一起把賬單AA了,這顯然不合情理,本質上就是想讓中國自費武功。
要知道,中國一直堅持防御性的核政策,我們發展核力量,從來不是為了爭奪霸權,而是為了維護自身安全,以及在全球核格局中保持必要的平衡。\u200b
現在全球核秩序正處在崩潰的邊緣,美國的單邊行動打破規則,俄羅斯加速部署核武器,其他國家也可能跟風,在這種混亂的局面下,中國的冷靜和理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
我們不參與核軍備競賽,也不被美俄的節奏帶偏,始終堅持推動全球核裁軍和核不擴散進程,可以說,在這場關乎全人類安全的核博弈中,中國正在成為那根維護世界穩定的定海神針。\u200b
核危機背后的反思
聊到這里,我們不妨停下來想想:美國內華達核試驗場的輻射傷疤還沒愈合,當年冷戰時期核軍備競賽帶來的恐懼還歷歷在目,現在難道要因為少數國家的霸權焦慮,再次把全人類拖回那個一言不合就互相毀滅的時代嗎?\u200b
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到撕毀中導條約,再到質疑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最后重啟核試驗,我們能清晰地看到美國優先主義正在一步步破壞全球安全體系。
![]()
而俄羅斯發展海神魚雷、海燕導彈,更多是一種被動的防御反擊,但不管是主動挑事還是被動應對,最終的風險都要由全人類來承擔。
結語
放射性海嘯不會區分國界,核污染也不會只影響某一個國家,作為普通人,我們可能無法直接影響大國決策,但了解這些背后的邏輯很重要。
![]()
因為這場核博弈不只是兩個國家的較量,而是關乎每一個人的生存環境和未來,希望更多人能看清這場博弈的本質,也期待各國能回歸理性,重新撿起對話與合作的鑰匙,畢竟,和平從來不是理所當然,需要所有人共同守護。\u200b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