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還能這么操作…”,讓白百何瞬間站上輿論風口。11月3日晚,她突然在微博拋出這六個字,IP地址顯示河北,雖未點名道姓,卻瞬間點燃全網福爾摩斯的解讀欲——究竟什么“操作”,能讓見慣風浪的“票房女王”都忍不住發聲?
![]()
![]()
![]()
![]()
![]()
緊接著,疑似白百何朋友圈的截圖流出,成語“得魚忘筌”配上“過河拆橋”釋義漫畫,火藥味十足。網友迅速扒出背景:此時正值她攜復出關鍵作《春樹》征戰東京國際電影節,而網傳版本中,同片男主王傳君已憑此片摘下“東京影帝”,她卻顆粒無收。
![]()
這場風波的核心,指向了獎項分配的“暗箱操作”。據爆料,滬圈資本為推王傳君上位,向評委文晏施壓——“不給男主獎就斷投資”。更戲劇性的是,有人搬出“一部電影不能同時拿男女主獎”的潛規則,稱白百何因此被“犧牲”。但打臉的是,《觀音山》等片早有同時包攬男女主獎的先例,所謂規則根本站不住腳。
![]()
另一爭議焦點是戲份時長。網友質疑王傳君實為“掛件男主”,出場不足40分鐘,甚至少于女配劉丹。然而,電影未公開具體數據,這一說法純屬主觀推測。而白百何IP地址始終顯示河北,也被解讀為“未全程參與電影節”,疑似提前離場表達不滿。
盡管傳聞繪聲繪色,但幾乎所有關鍵信息都懸在半空:朋友圈截圖未獲本人確認,“資本施壓”缺乏實證,王傳君與滬圈的關系更是撲朔迷離——他曾因批評王家衛被指“疏遠資本”,如今又被貼上“資源咖”標簽,邏輯堪稱魔幻。
截至11月4日,白百何、王傳君、片方及電影節組委會均保持沉默,唯有網友在真假難辨的碎片中拼湊著一場“宮斗大戲”。而白百何的六字發文,究竟是對獎項不公的憤懣,還是對輿論亂象的嘲諷?恐怕只有等11月5日頒獎禮揭曉答案。
![]()
這場風波,看似是演員個人情緒的宣泄,實則撕開了行業更深層的隱痛:資本是否正在綁架藝術評價體系?輿論審判是否正在取代專業判斷?當“陰謀論”跑在事實前面,受傷的不僅是演員口碑,更是一部作品應有的尊重。
白百何的“復出之戰”,尚未等到獎項官宣,先陷入口水混戰。而下一幕劇情是“反轉打臉”還是“實錘落地”?或許正如網友所言:“等一個頒獎禮,看看到底誰在裸泳。”
編輯:文小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