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了2026年部分節假日安排通知。其中最為矚目的,莫過于春節假期的重大調整:2026年春節假期將自2月15日(農歷臘月二十八)開始,至2月23日(農歷正月初七)結束,共計9天。這是近年來罕見的超長春節假期安排。
![]()
第一、超長假期背后的暖心考量
此次安排最顯著的亮點在于將除夕前一天(臘月二十八)正式納入假期范疇。這一細微調整,蘊含著深刻的社會關懷與文化尊重。
以往,除夕夜能否及時趕回家中與親人圍爐守歲,是無數在外打拼的游子最焦灼的心事。旅途勞頓、交通擁堵,常常讓除夕當天的歸途充滿變數。如今,臘月二十八即開啟假期,相當于提前為歸家之路亮起了綠燈。這份“提前量”的價值,對于渴望團圓的人們,尤其是不宜過度奔波的長者而言,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安心。它精準回應了國人“除夕夜必團圓”的核心情感需求,讓回家過年變得從容不迫。
![]()
第二、多出的一天,讓團圓與年味更濃郁
這額外的一天假期,絕非簡單的數字疊加,它為春節注入了更豐富的內涵與可能性。
對于以返鄉團聚為主要目的的群體,尤其是老年朋友:
錯峰出行更從容:臘月二十八放假,意味著可以比往年提前至少一天踏上歸途。避開最擁堵的返鄉高峰(通常在臘月二十九、三十),無論是購買火車票、機票,還是自駕出行,壓力都將大大緩解。旅途中的勞頓感降低,安全系數則顯著提升。
籌備年貨添溫馨:提前到家,意味著有更充裕的時間與家人一起慢慢置辦年貨。無論是攜手逛集市挑選心儀的對聯窗花,還是在家中一同準備豐盛的年夜飯食材,這份共同參與的“忙年”過程,本身就是年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進親情、重溫傳統的寶貴時光。
親友相聚更深入:多出來的一天,讓走親訪友不再只是春節期間的“趕場”。可以有更寬裕的時間陪伴父母聊聊家常,與久未謀面的老友敘敘舊情,讓團聚的時光更加悠閑、交流更加深入。
![]()
第三、兼顧探親與休閑,長假開啟新玩法
長達9天的假期,為“團圓+休閑”的復合型過節模式提供了堅實的支撐。不少家庭已開始規劃“分段式”假期方案。
前半程:安心歸家享團圓:利用假期開始前幾天(臘月二十八、二十九),輕松返鄉,安心陪伴家人共度除夕與初一,盡享天倫之樂。
后半程:舉家出游樂融融:待核心的拜年活動告一段落(如初二、初三之后),家庭可以安排一次短途出游。
此時,無論是選擇:
北上賞雪: 體驗北國壯麗的冰雕雪景與熱鬧的冰雪活動。
南下避寒: 享受溫暖如春的氣候、明媚的陽光與海濱風情。
尋覓年俗: 前往年味濃厚、非遺文化豐富的特色村鎮,深度感受各地獨特的春節民俗魅力。
錯峰優勢顯: 選擇在春節假期中后段(如初四、初五之后)出行,往往能有效避開旅游高峰,獲得更舒適的體驗和相對優惠的價格。9天的長度讓這種分段安排游刃有余,既盡了孝心,也滿足了休閑放松的需求。
![]()
第四、長假早規劃,安心過大年
面對如此充裕的假期,盡早規劃是確保節日質量的關鍵。
交通先行:無論選擇火車、飛機還是自駕,臘月二十八作為假期首日,必將成為出行高峰。務必提前關注售票信息,盡早預訂,尤其要考慮到老年人出行的特殊需求(如下鋪、靠過道座位等)。自駕家庭需提前檢查車況,規劃好路線和可能的休息點。
行程宜緩:對于老年朋友,無論返鄉還是后續出游,行程安排務必以舒適、安全為首要原則。避免過于緊湊的行程和長途跋涉的勞頓。多預留休息時間,量力而行。
健康保障:春節正值冬春之交,氣候多變。出行前備好常用藥品,特別是慢性病藥物要帶足。注意飲食衛生,適時增減衣物,預防感冒。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興奮和疲勞。
財務安排:節前各項支出較多,提前做好預算,避免因節日消費帶來后續壓力。同時注意資金安全,謹防詐騙。
![]()
2026年2月15日開啟的這9天悠長假期,其意義遠不止于時間長度的增加。那份始于臘月二十八的從容,那份對“除夕團圓”傳統的溫情守護,那份兼顧親情與自我放松的可行性,共同織就了2026年新春的獨特暖意。
這份提前送達的"安心",讓每一位盼歸的游子不必再與時間賽跑,讓每一位守候的父母不再憂心路途的顛簸。它告訴我們,團圓的路可以走得再慢一點,再穩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