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1月5日訊,市場全天震蕩反彈,三大指數低開高走,全線收紅。滬深兩市成交額1.87萬億,較上一個交易日縮量453億。盤面上,市場熱點輪番活躍,全市場近3400只個股上漲。從板塊來看,電網設備板塊持續爆發,京泉華3連板,摩恩電氣、中能電氣、神馬電力2連板,特變電工等近20股漲停。海南板塊再度走強,海馬汽車等多股漲停。泛消費概念股集體走強,凱撒旅業、安記食品等多股漲停。儲能板塊率先走強,通潤裝備漲停創趨勢新高,阿特斯20cm漲停。下跌方面,量子科技概念股調整,科大國創、格爾軟件走弱。截至收盤,滬指漲0.23%,深成指漲0.37%,創業板指漲1.03%。
板塊方面
板塊上,電網設備全線爆發,摩恩電氣、中能電氣、神馬電力2連板,燦能電力特變電工漲停創新高。
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在與OpenAI CEO薩姆.奧特曼日前共同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前人工智能行業面臨的問題并非算力過剩,而是缺乏足夠的電力來支撐所有GPU運行。
東吳證券指出,將上修美國儲能2026年預計裝機76GWh,同比增近44%,數據中心相關貢獻34GWh。同時預計2030年美國儲能超350GWh,年復合增長40-60%,對應電池需求近500GWh。
而從今日市場而言,電網設備也是率先與指數共振反彈的方向,得益該方向的走強,也成功引領資金向整個新能源賽道擴散,儲能、鋰電、光伏等板塊同樣表現活躍。結合資金的大舉涌入,該方向后續大概率仍將反復活躍。不過今日放量的集體拉升后,短線情緒或趨于高潮,短線存在震蕩整固需求,故應對上還是重點留意盤中分歧過程中的低吸機會為主。
鋰電、儲能概念股同樣展開反彈,豐元股份、龍蟠科技、湘潭電化漲停,德方納米、嘉元科技、鵬輝能源漲幅居前。其中不少個股快速完成對于昨日調整的修復,可見市場對于該方向仍具較強的認可。目前來看,鋰電依舊是前期幾大熱門方向中籌碼結構保持最為完好的方向之一,中期震蕩走高的趨勢性行情或有望延續。
消息面上,近日,多家儲能相關企業斬獲訂單,霍普股份全資子公司上海霍普數智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儲能系統采購合同,金額為5.2億元。據國家能源局及第三方機構數據,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鋰電儲能裝機超170GWh,同比增長68%,市場保持了快速發展勢頭。
泛消費概念股集體走強,凱撒旅業、安記食品、東百集團等多股漲停。消息面上,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完善免稅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費的通知》于11月1日正式施行,該政策從優化退稅管理、擴增免稅品類、放寬審批權限、完善便利化措施四方面完善免稅店政策。
此外,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2026年放假安排,拼出一個連續9天的“史上最長”春節連休,或有助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結合消費板塊整體位階相對較低。在高位題材相繼陷入調整的背景下,仍可在熱點輪動中留意相關細分的個股機會。
![]()
個股方面
個股層面來看,隨著短線情緒的回暖,投機性炒作維持較高的熱度。一方面市場出現一些抱團高標,如合富中國成功晉級7連板,此外,平潭發展14天11板、盈新發展13天10板,安泰集團15天9板。隨著上述個股持續走強成功拓展了市場的短線高度,有利于更多活躍資金的參與。
另一方面,“地圖炒作”仍在延續,今日海南自貿區概念再度走強,海馬汽車4連板、洲際油氣、海峽股份等多股同樣漲停。福建本地股方向持續活躍,除人氣核心平潭發展以外、漳州發展、閩東電力、羅普斯金等同樣斬獲2連板。再結合電網設備與儲能等時下熱點方向,只要前排核心標沒有轉弱,資金仍有望圍繞著上述賽道尋找一些低位補漲機會。
![]()
后市分析
今日市場展現出較強韌性,在受到外圍市場普跌的不利影響下低開高走,最終三大指數全線收紅。但需注意的是,今日量能延續萎縮態勢,各大指數也處于5日線之下,故僅憑今日之反彈便認定整理結束還為時尚早。后市指數若想再度轉強的話,一方面仍需放量有效站上5日均線,另一方面,也需要走出具有延續性的領漲主線。從今日盤面來看,電網設備作為率先與指數形成共振反彈的題材方向,短線市場地位進一步凸顯,那么在放量全線爆發后,能否獲得足夠的資金有效承接,同樣也是后市關注的重點之一。
![]()
市場要聞聚焦
1、我國首臺極紫外波段物質吸收譜臺式化儀器成功研制
11月4日,安徽國科量光技術有限公司在合肥發布國內首臺極紫外波段物質吸收譜臺式化儀器,標志著我國在高端科學儀器領域實現重要突破,為關鍵檢測技術自主可控再添“國產力量”。該產品采用激光等離子體技術,成功實現高亮度短波長光源的臺式化突破,具備可規模化生產、占地面積小、成本較低等優勢,對傳統同步輻射大科學裝置提供了有益補充,有望為我國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新型產業的發展提供全新技術手段。
2、硅業分會:本周國內多晶硅市場整體延續弱穩態勢 成交活躍度略有回升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消息,據安泰科統計,本周多晶硅n型復投料成交價格區間為4.9-5.5萬元/噸,成交均價為5.32萬元/噸,環比持平。n型顆粒硅成交價格區間為5.0-5.1萬元/噸,成交均價為5.05萬元/噸,環比持平。本周國內多晶硅市場整體延續弱穩態勢,成交活躍度略有回升,主流簽單企業數量增至6家,訂單成交量環比小幅增加。當前價格保持穩定,主要依賴于供應端的減產預期以及政策面的潛在支撐。供應端收縮的預期加強,11月國內多晶硅排產計劃降至12萬噸以內,主要受西南地區枯水期電價成本上升影響。另外,政策層面持續推進,《硅多晶和鍺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新國標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預計該標準正式實施后,將成為推動產能出清與產業升級的有力抓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