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墻上裝點著精美的中國傳統紋樣,書柜中陳列著琳瑯滿目的中文圖書,教室門上貼著福字和春聯,教師正帶領學生朗誦古詩,學生們書包上懸掛的熊貓玩偶隨著他們的動作輕輕晃動——這是位于哈薩克斯坦的一個大學課堂,也是北京語言大學的分校。2024年7月3日,在中哈兩國元首的共同見證下,北京語言大學哈薩克斯坦分校正式揭牌,標志著學校在國際化辦學實踐中邁出重要一步。
作為唯一一所以“語言”命名、以傳播中國語言文化為主要使命的國際型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始終堅持推動文明交流互鑒,致力于培養(yǎng)具備全球視野的高層次人才。在“十四五”期間,學校積極拓展海外辦學空間、舉辦多元文化活動、推動高端人文交流、培養(yǎng)復合型國際人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北語力量”。
依托優(yōu)勢開拓海外辦學空間
北京語言大學哈薩克斯坦分校的成立,是學校海外辦學實踐的重要里程碑。分校作為深化中文教育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平臺,自籌建以來迅速發(fā)展,已成功招收多批預科生和本科生,并計劃開展碩士研究生招生,實現本碩博貫通培養(yǎng)。學生畢業(yè)時可獲北京語言大學與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國際大學雙學位,并有機會赴北語本部深造。
分校還開設預科、HSK培訓等非學歷課程,為中亞青年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分校積極促進民心相通,通過組織人文交流活動,增強哈青年對中國文化與道路的理解。例如,邀請中國駐哈外交官到校介紹中國式現代化,承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哈文版首發(fā)式活動等。作為區(qū)域合作支點,分校得到中哈各界支持,舉辦國際中文教育研討會,助力中亞教師能力提升。
哈薩克斯坦分校是北京語言大學海外辦學體系中的最新成果。此前,學校已在泰國、日本、沙特等國成功運營曼谷學院、東京分校和諾拉公主大學教學中心等項目,形成了覆蓋多國的海外辦學網絡。
文明互鑒推動交往互信
六十載育人路,二十屆文化節(jié)。世界文化節(jié)是北京語言大學最具代表性的國際文化品牌活動之一,是北京語言大學推動文明互鑒的重要載體,展現著這所“小聯合國”的獨特魅力與社會影響力。世界文化節(jié)游園會先后納入國家級平臺中關村論壇、首都高校“國際文化月”開幕活動、中關村畢業(yè)季等系列活動。今年4月,世界文化節(jié)迎來20周年,活動圍繞“民族性”“世界性”“學術性”“數字化”四個關鍵詞,開展了包括“小聯合國”中文周、世界文化節(jié)游園會、世界文明交流對話北京論壇等八大板塊的多類型活動,持續(xù)近兩個月。原創(chuàng)主題曲《桐行》和紀錄片《世界,就在這里》在多個網絡平臺同步上線,將世界文化節(jié)的精彩定格流傳。
![]()
第二十屆世界文化節(jié)游園會精彩瞬間。學校供圖
這一品牌活動不僅是學校國際型校園文化的集中展示,也覆蓋全北京市數萬師生群眾,為110多個國家學生提供了交流互動的平臺。各國青年通過服飾、音樂、舞蹈和美食,分享本國文化,增進理解。
服務國家推動高端人文交流
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曾向第三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暨首屆世界漢學家大會致賀信,這一活動,正由北京語言大學承辦,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漢學家的重要學術對話平臺,學校三次承辦世界漢學家大會,建有37個世界漢學家理事會,21個漢學中心海外分中心。獲批成為“中阿高校10+10合作計劃”中“青年成才”領域牽頭單位。建有秘魯中國研究院和尼泊爾中國研究院。
2023年8月以來,格魯吉亞總理、塔吉克斯坦共和國議長、哈薩克斯坦總統、吉爾吉斯共和國總統、厄瓜多爾共和國總統、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總統、法國外長、泰王國樞密院大臣等國際政要以及俄羅斯、日本、法國等20余個國家的大使先后分別到訪,增強了學校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助力國家開展“二軌外交”。
深化創(chuàng)新培育國際化復合型人才
在推進國際化辦學進程中,學校始終將人才培養(yǎng)作為核心任務,緊密圍繞國家戰(zhàn)略需求,構建了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通過創(chuàng)新專業(yè)設置、深化教學改革,積極培養(yǎng)既精通語言又具備專業(yè)素養(yǎng)的復合型人才,2022年學校申報的《以知華友華為引領的國際中文教育一流人才培養(yǎng)體系創(chuàng)新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目前,學校已經與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等5所兄弟高校合作,成功開設西班牙語+采礦工程、德語+木材科學與工程、法語+化學工程與工藝、阿拉伯語+石油工程等8個創(chuàng)新型本科專業(yè),打造出在全國具有創(chuàng)新示范效應的聯合學士學位培養(yǎng)項目集群。
在國際傳播人才培養(yǎng)方面,學校開設世界漢學與中國學國際人才實驗班(中外學生同堂上課,本碩博貫通培養(yǎng))、傳播學(本科三年級后中外同堂上課的梧桐計劃人才實驗班)、播音與主持藝術(中英雙語)專業(yè),培養(yǎng)復合型國際傳播人才和“傳媒區(qū)域通”。這些專業(yè)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傳播能力,通過創(chuàng)新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培育具備全球勝任力的國際傳播人才,畢業(yè)生將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要力量。
![]()
北京語言大學國際學生參加校運動會。學校供圖
從哈薩克斯坦分校的瑯瑯書聲,到世界文化節(jié)的歡聲笑語,再到世界漢學家大會的智慧碰撞,北京語言大學不斷探索新時代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上的同時,以語言為橋,以文化為媒,不斷拓展著國際化辦學與人文交流的廣度和深度。邁向“十五五”,學校將繼續(xù)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高質量推進學校事業(yè)發(fā)展,開新局、走新路、出實招、抓實績,為促進文明互鑒、服務國家戰(zhàn)略作出新的貢獻。
文/姚美先 (北京語言大學黨委宣傳部)
校對 柳寶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