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南海海域的聯合軍演剛拉開架勢,外界就捕捉到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
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菲律賓四國湊齊4艘艦艇搞動作,而中國海軍趕來“圍觀”的艦艇卻不少于5艘,數量直接壓過參演方總和。
這場看似簡單的數量倒掛,根本不是偶然的海上相遇,而是區域力量格局變遷最直觀的注腳。
先看清四國這場軍演的成色。
美國派出的“菲茨杰拉德”號驅逐艦,雖是“阿利·伯克”級,但1995年就已服役,2017年還發生過嚴重撞船事故,維修后重返現役的狀態早已不復巔峰,說是“打卡刷存在感”毫不為過。
澳大利亞的“巴拉瑞特”號護衛艦技術停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防空反潛能力早已落后于時代。新西蘭干脆只派來一艘補給艦充數,全程扮演“后勤角色”。
最尷尬的是菲律賓的“何塞·黎剎”號,作為菲海軍的“最強戰力”,不過是韓國出口的閹割版護衛艦,滿載排水量才2600噸。
連正經的防空導彈都裝不起,只能把肩扛式導彈固定在艦上湊數,戰力甚至比不上中國的056型輕型護衛艦。
這樣一支拼湊起來的艦隊,卻打著“維護印太自由開放”的旗號,背后的算計其實藏不住。
就在軍演前幾天,中美剛舉行高層經貿會晤,達成了涉及稀土和產業鏈的合作協議。可轉頭美軍就帶著盟友在南海搞動作。
這種“談歸談、鬧歸鬧”的操作,早已是其對華博弈的常規套路,經貿上因依賴中國市場被迫妥協,軍事上就靠軍演刷存在感,試圖用南海籌碼對沖談判中的被動。
菲律賓的心思更直白,馬科斯政府在東盟峰會上剛拿黃巖島問題炒作被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懟了回去,轉頭就拉著域外國家搞演習,無非是想借大國力量給自己的非法主張撐腰,轉移國內經濟低迷的壓力。
中國海軍的回應,則透著一股“見怪不怪”的從容。5艘艦艇組成的監控編隊里,改進型052D驅逐艦湛江艦和815A型電子偵察船的表現堪稱“教科書級”。
根據菲艦指揮官的回憶,湛江艦兩天里始終保持在5.6至9公里的距離伴隨,這個距離既符合國際法,又用7000噸的噸位和64單元垂發系統形成了碾壓式威懾。
要知道,湛江艦的火力覆蓋范圍,菲艦連邊都摸不到。
更值得說道的是815A型偵察船,這種被外媒稱為“海上街溜子”的艦艇,搭載的電子設備能捕捉300公里內所有電磁信號,從雷達波形到通信頻段無一遺漏。
美軍本想曬出美澳軍艦同框的照片彰顯氣勢,卻被細心人發現背景里的微弱剪影,放大后正是這艘偵察船。
這已經不是815A型偵察船第一次“硬核圍觀”。
2025年7月澳大利亞“護身軍刀”演習時,同型艦就曾全程監視19國參演兵力;9月美日“堅毅之龍”軍演,它更是直接穿越大隅海峽闖入演習區,把美軍新型“堤豐”導彈的測試數據收了個全。
這種常態化的監控能力,源自中國在南海構建的立體體系:天上有“吉林一號”星座提供實時圖像,海面有浮標監測水文,水下有傳感器捕捉潛艇蹤跡,再加上常年戰備警巡的艦艇和無人機,任何異動都逃不過監控網。
10月30日夜里飛過菲艦隊上空的無人機,雖未明確歸屬,卻恰恰印證了這種全方位掌控的能力。
四國的折騰,在地區國家眼里更像一場“獨角戲”。馬科斯在東盟峰會上炒作南海問題時,安瓦爾直接點明“外部勢力插手只會讓事情更糟”,印尼、泰國等國也紛紛呼應這一立場。
要知道,中國和東盟剛簽署自貿區3.0升級版議定書,涵蓋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5個新興領域,把雙方利益綁得更緊。
在這種背景下,菲律賓拉著域外國家搞對抗,不僅違背東盟“對話解決爭端”的共識,更讓自己在區域合作中越來越孤立。
就連美國的盟友也未必真心捧場,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心里清楚,跟著美軍摻和南海事務,只會把自己拖入不必要的紛爭,所謂的“同盟義務”不過是面子工程。
更具深意的是,就在這場軍演結束后兩天,美國“尼米茲”號航母在黃巖島附近海域突發事故,30分鐘內連摔兩架艦載機,調查顯示與設備老化、艦員疲勞有關。
這一插曲恰好戳破了美軍“威懾神話”的泡沫,頻繁在全球搞軍事存在,早已讓其裝備和人員不堪重負。
而中國海軍的從容應對,恰恰源于實力的穩步提升:
055型萬噸大驅已服役10艘,052D型驅逐艦超過30艘,再加上日趨完善的監控體系,早已在第一島鏈內構建起可靠的防御網絡。
美軍自己也清楚這種力量對比的變化,所以即便被中國艦艇全程監視,也只能承認中方行動符合國際法。畢竟在公海海域,中國海軍的監控既合法又專業,沒有任何可指摘的地方。
這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應對方式,讓美方所謂的“規則主導”成了自說自話。
說到底,南海從來不是大國博弈的棋盤,而是地區國家共同的家園。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