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以來,山西、河南、廣東等多地圍繞腦機接口推出新的政策舉措,旨在打開產業發展新空間。
例如,10月3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對外發布《河南省醫藥產業提質升級行動計劃》,強調“加快智能醫學研究設施大科學裝置建設,圍繞腦機接口技術等領域開展設施前期研究”。
7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強基礎軟硬件攻關”“打造高性能產品”。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特邀研究員、中關村發展集團資深專家董曉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頂層設計與地方行動協同發力,推動政策紅利不斷釋放,有利于促成政策與技術創新、市場拓展、資本支持同頻共振的良好局面,為腦機接口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賦能。
國泰海通證券發布的報告顯示,腦機接口由三部分組成:腦、機和接口。“腦”即大腦,更多地指大腦神經活動信號,如頭皮腦電、皮質腦電、局部場電位等;“機”即機器,一般指計算機、輪椅、假肢、家居等人類能夠控制的設備;“接口”即利用機器學習或模式識別算法將神經活動信號轉換為機器能夠識別的控制信號,實現大腦和機器的連接。
在技術創新層面,伴隨神經科學、人工智能和微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國腦機接口技術正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應用。其中,相關技術、產品與醫療健康領域的融合步伐明顯加快。
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腦機接口產業正處于“技術驗證+場景落地”的關鍵窗口期,醫療健康屬于“最具支付意愿”的場景,不過,它能帶動的市場規模有限。各方應以醫療健康為跳板,在這一領域找到腦機接口技術或產品降成本、建品牌的有效路徑,總結經驗以便推而廣之,從而獲得更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在市場拓展層面,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50年全球及中國腦機接口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達到32.03億元,同比增長18.81%。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將達到38.30億元。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伴隨市場規模的穩步擴大,未來,腦機接口技術和產品有望在消費市場催生新熱點,帶動多場景消費升級。
在投融資層面,IT桔子數據顯示,截至11月3日,年內腦機接口領域已發生投融資事件16起,金額共計9.83億元;2024年全年,腦機接口領域共發生投融資事件6起,金額共計2.01億元。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資金以更大規模、更快速度流向腦機接口領域,說明業內企業整體上將腦機接口視為具備顛覆性潛力的戰略賽道,期待抓住發展機遇、進行長期布局。在腦機接口產業化進程持續深化的背景下,技術突破與臨床試驗仍需要資金的密集支持,預計各路資本對腦機接口的青睞還將持續3年至5年。
談及我國腦機接口產業今后發展的重點任務,張孝榮分析稱,各方至少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加強材料、芯片、算法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零部件性能可靠性;鼓勵建設服務性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繼續深化腦機接口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大力培養復合型人才;分階段逐步建立并完善行業標準體系,嚴守倫理與數據安全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