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硬科技創新大會暨光子產業高峰會議于11月4日在西安舉辦,大會聚焦 “AI+光學”主題,深度鏈接光電子技術與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全方位展現技術突破與場景落地成果,走在全球光子產業創新最前沿。而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陜西省和西安市光子產業鏈“鏈主”企業,陜西光電子先導院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光電子先導院”)在不久前迎來成立10周年。
回溯2015年,我國光子產業正深陷“創新孤島”困境:高校實驗室的成果難以落地,中小企業因動輒數億元的高昂產線投入望而卻步,企業初始階段普遍面臨“建不起產線、產品無法驗證、產能無話語權、市場風險高”四大痛點,一些手握核心技術的初創企業甚至陷入 “坐等被淘汰” 的尷尬境地。
10年彈指一揮間,我國光子產業迅速壯大,產業版圖上崛起西安等一批”光子重鎮“。陜西光電子先導院作為推動區域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集微網就此對話先導院總經理楊軍紅,探尋10年蝶變背后的產業往事。
![]()
生態革命:“1+N”柔性工程平臺模式優勢顯著
從顯示器到數據通信,從智能終端到超級計算……如同電子技術賦能人類帶來的革命性改變一樣,光子技術深刻影響著通信、芯片、計算、存儲、顯示等各個重要領域。而光子產業作為高端制造業的核心,也是未來整個信息產業的基石,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15年秋天,在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陜西省科技廳、西安高新區、西科控股、中科創星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對光子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的技術服務平臺成立了,這就是光電子先導院。
楊軍紅介紹稱,光電子先導院創立伊始即肩負著破解我國光子產業“卡脖子”難題的使命。在初期,光電子先導院按照市場化運作,給相關初創企業提供潔凈室租賃、廠務供給、單步工藝代工、設備共享等可“拎包入住”的光電子芯片研發技術服務支撐。
![]()
作為國內專注光電子芯片產業的中試平臺,光電子先導院在國內率先提出“1+N”柔性工程平臺模式,整合資源,打造光子產業生態體系。“1”個主工藝平臺,即,聚焦6英寸化合物光電芯片平臺和8英寸硅光平臺,面向GaAs基、硅基光電器件工藝開發,提供光芯片工藝技術服務。平臺80%資源用于中小企業中試流片及產業化支撐,加速產品市場化;20%資源支持創新項目研發與小試。“N”個特色工藝平臺,即,基于客戶資源及相關方搭建特色工藝平臺(如磷化銦探測器、砷化鎵射頻器件等),通過共享設備、技術授權、聯合定制研發等方式,降低企業和平臺初始投入,加速技術迭代與產品升級。
![]()
2021年,陜西省將光子產業納入全省重點產業鏈,提出“追光計劃”,為產業發展錨定方向。作為“追光計劃”的核心平臺,光電子先導院投資5億元,建成”6英寸化合物工程創新平臺(2023年3月正式啟用)“。目前,該平臺已具備砷化鎵(GaAs)光電芯片材料的光刻、刻蝕、薄膜制備等關鍵工藝能力,并已完成十余款VCSEL(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硅透鏡、IPD(集成無源器件)產品PDK(Process Design Kit,工藝設計套件)發布。
2023年11月,陜西省發布“追光計劃”的2.0版本“躍遷行動”。“躍遷行動”以“躍”“升”“增”“擴”為升級核心,再次助力陜西光子產業快速發展。“躍”為躍進,將創建光子領域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升”為升級,將實現4寸研發線、6寸中試線升級到8-12寸量產平臺;“增”為倍增,將形成百億級光子產業基金群;“擴”為擴大,將打造“曲率引擎”光子聚集區。
期間,光電子先導院作為“升”的承載主體,于2024年對現有平臺進行全面升級:一方面,在已有的化合物平臺的基礎上,投資2.2億元,新增核心設備20余臺(套),開發車規級芯片工藝平臺;另一方面,投資7.5億元,建設“8英寸先進硅光集成技術創新平臺”,新增核心設備60余臺(套),開發130nm硅光工藝技術。
”光電子先導院的發展,其實也是創業的過程,中間遇到非常多的困難,“2019年,楊軍紅從北京來到先導院。談及往事,她感慨萬分:“那時候西安光子產業還沒有成熟,公共服務平臺做得很艱難,大家努力去想未來的路在哪里,想來想去還是要做中試平臺,這是核心價值,再難也要做,比較幸運的是有我們的股東還有省市區的支持。”
2024年8月,在西安財金城市更新基金、西科控股、光子強鏈基金等”耐心資本“的聯合投資下,光電子先導院順利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截止目前,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通過西科控股直接持有光電子先導院41.19%股權,是核心發起方與控股股東,雙方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形成深度綁定的緊密關系
硬核支撐:從中試線到“產業磁場”
正如文章開篇所言,光子產業創新主體在初始階段長期面臨四大痛點,光電子先導院在打通光子產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市場化斷點和產業化堵點方面做出了諸多努力,以助推優質科技成果加速向新質生產力轉化。
值得一提的是,為打造形成“化合物半導體+硅光+異質集成+異構集成”的光電子集成產業中試平臺,光電子先導院規劃了“四步走”的發展戰略:從4-6英寸光電芯片公共服務平臺,到6英寸先進光子器件工程創新平臺,8英寸先進硅光集成技術平臺,再到異質異構集成工藝服務平臺,最終形成國內領先的“化合物半導體+硅光+異構集成+異質集成”的光電子集成產業中試平臺。
![]()
其中:4-6英寸光電芯片公共服務平臺總投資超3億元,可顯著降低企業初期研發成本,縮短產品開發周期50%以上,已吸引50余家企業入駐;6英寸化合物先進光子器件中試平臺總投資近8億元,專注砷化鎵(GaAs)等化合物光電芯片的研發和中試服務,目前為50余家客戶提供全流程技術服務;8英寸先進硅光集成技術平臺總投資7.5億元,于2023年底啟動建設。截至2025年9月末,已完成全部場地及硬件設施建設,目前正全力推進工藝調試及工藝開發,已于10月底正式通線(無源產品),預計2026年完成有源產品開發,包含高性能調制器、探測器等核心器件,可應用于人工智能、光通信、光計算、智能駕駛、低空飛行、醫療健康等領域。
楊軍紅向集微網介紹:“硅光平臺通線后,將為國內光子產業各類創新主體提供多種類型光電、硅光芯片的研發和中試服務,為光子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提供有力支撐,持續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值得關注的另一影響是,光電子先導院作為光子芯片中試平臺、共性技術服務平臺,是架起光子技術從實驗室創新走向產業化應用之家的“橋梁”和“創新加速器”。它旨在解決光子芯片領域特有的技術挑戰和產業化瓶頸。歷經10年磨劍,光電子先導院為百余家光子企業在發展初期‘點亮’了前行之光,成為它們‘追光逐夢’的得力伙伴。
從企業“蹣跚學步”到“闊步前行”,陜西光電子先導院提供著全過程服務,唐晶量子創始人龔平的創業經歷頗具代表性——2018年3月,唐晶量子借助光電子先導院提供的600平米潔凈空間、廠務設備及其他技術支持,僅用5個月時間完成建立MOCVD產線到出樣品過程。2023年5月,依托6英寸化合物平臺,先導院為唐晶量子提供專業的外延快測驗證服務以及其他工藝定制服務,累計服務超過300余次!目前,唐晶量子6寸VCSEL外延片技術和市場占有率處于國內領先,激光雷達VCSEL市場占有率超過60%。
而產業鏈的另一端,政策資金、市場空間、高校人才、半導體裝備……光電子先導院正不遺余力將這些資源嫁接至光子產業。
行業回響:十年追光始見光
“光電子先導院的工作不僅在于滿足產業當前需求,還進行了前瞻布局,車規級VCSEL(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工藝平臺、硅光有源集成工藝平臺、異質異構集成工藝平臺等已處于建設之中;同時,先導院調動了大量資源支撐企業,迅速響應、迅速到位。“楊軍紅說道。
10年間,我國光子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在這場產業升級中,不僅相關企業蓬勃發展,光電子先導院也得到壯大,寫下了獨特注腳。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先導院擁有超180人的完整工藝技術團隊;擁有光電芯片關鍵核心工藝設備200余臺(套),配套設施450余臺套,總價值約11億元,包括高精度光刻機、等離子刻蝕機、薄膜沉積系統等。
![]()
近3年來,先導院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自主開展研發活動幾十項,涉及光電產業核心技術攻關、行業共性技術平臺建設、單步工藝和成套工藝突破等,其在光子產業中的“核心樞紐”地位獲得國家及省市各級政府的高度認可——入選《首批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培育中試平臺初步名單》,是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國家級專業化眾創空間;是陜西省光子產業鏈“鏈主”單位、第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光電子集成)、光子產業中試基地,并牽頭成立陜西省光子產業創新聯合體及聯盟,其創新模式得到充分認可。
“我們正站在第四次科技革命和第六輪康波周期的起點。”不久前,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在演講時表示,人工智能時代的基礎設施是——光。隨著我國各地對光子產業的重視,光子產業集群正持續壯大,陜西“追光計劃”實施四年以來,目前已聚集379家光子領域硬科技企業,其中規上企業95家;2024年企業總產值達到365億元,形成覆蓋材料、器件、系統應用的全產業鏈優勢。今年以來,陜西光子產業再添新動能,一系列關鍵領域的突破與布局密集落地,已成為產業界不容忽視的一股”光子力量“。
站在10年節點上,光電子先導院的藍圖已悄然繪就:2026年完成異質異構集成平臺建設,2028年形成“化合物+硅光+集成”三大核心能力,2030年打造全球領先的光子產業創新生態。“我們的目標是讓國內光電子企業不再為中試發愁,不再被‘卡脖子’制約。” 楊軍紅的話語擲地有聲。
而回望10年來路,從構想落地到國家級平臺,光電子先導院的成長軌跡,正是我國光子產業日益壯大的生動縮影。展望未來,光電子先導院將一如既往錨定光子產業,分階段圍繞化合物半導體平臺、硅基光電子平臺、異質異構集成平臺陸續擴展能力建設,積極打造區域光子技術領先創新高地。楊軍紅激動地向集微網分享:”先導院將持續服務光子技術創新和創業項目,助力光子產業發展,為打造光子領域世界一流創新生態系統而不懈努力。“
追光十年,始見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