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的區別是,賈樟柯選演員,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的媳婦趙濤一直是鐵打的半邊天女主角,男角方面也多為自己的親眷,用王寶強,張譯,姜武等明星是后來的事了。
王家衛則好用大明星,《阿飛正傳》《東邪西毒》等影片陣容堪稱豪華,幾乎囊括港圈最一線的那幾個大明星,但即便這樣的全明星陣容,仍能將票房搞得一塌糊涂,不能不說,比起賈樟柯,王家衛更加“天賦異稟”。
其實,王家衛是個聰明人,在動輒一個月拍一部戲乃至十來天拍一部戲的卷到極點的香港,他反其道而行之,他拍戲時長驚人,少則三五年,多則十來年,胃口吊的足,不卷票房卷獎項,在急功近利的香港電影模式中開辟出一個獨一份的“王家衛模式”。
正如找演員清一色大明星,王家衛選擇電影題材也是“逐名”的。
看過的都知道,《東邪西毒》除了用了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里的幾個人名,跟原著小說沒有半毛錢關系,而最近的那部頗有爭議的《繁花》同樣如此,除了用了金宇澄原著里的幾個人名如“阿寶”、“汪小姐”外,跟原著《繁花》同樣沒有半毛錢關系。
簡而言之,王家衛看中的,不是這些名著的“內容”,而是這些名著的“名氣”,另起爐灶也好,胡編亂造也罷,東風算是借到了,這種“借勢”的邏輯,跟選大明星做演員是一個道理,這倒也反映出某種“人情世故”——全世界的人都一樣,往往炫于“名頭”,不注重實質。
此番《繁花》編劇古二,罹患漸凍癥,為王家衛忙前忙后好幾年,廢寢忘食寫出劇本底稿,卻換不到一個編劇署名,憤而將王家衛與親雯等人的“私密談話”流出,引發不小風波,所為的恰恰也是一個“名頭”。
名利,名利,名既有之,利必跟隨。
可惜,古二打錯了算盤,王家衛從小跟班,混到如今的國際大導演,其訣竅正是“逐名而居”,猶如原始人“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法則,古二要想從王家衛嘴里分走“編劇”這個“名”,打打下手,乃至為王家衛做做小菜,顯然是不夠的,換言之,王家衛對秦雯的興趣,顯然要比古二大得多,這也是秦雯得以獨占《繁花》編劇名頭的一大原因。
大家不要想歪了,這里的意思是,秦雯作為編劇,本身的“名氣”就比小卡拉米古二大得多,而王家衛是“逐名”的,自然舍魚而選熊掌,舍古二而選秦雯。
![]()
“名”是王家衛的底牌,也是他這些年混的風生水起的“底層邏輯”,用普通話說是精明,門檻精,北京話叫“雞賊”,上海話叫“刮皮”,古二妄想用真做實干的“苦勞”和幾年如一日的“卑躬屈膝”來撬得一個“王家衛編劇”的名號,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個世界的游戲規則往往很殘酷,就像電影《黑社會》里龍根叔對吉米仔的忠告,你要混這個圈子,就要做到最狠最辣,做到最高的那個位置,要不就及早退出。
名氣,也是一種“氣”,跟“屁”類似,雖然有滋有味,實質都是虛幻的東西。
為了虛幻的東西,把自己搞成漸凍癥,乃至要面對英年早逝的結局,太不值得了,實在“氣不過”,不妨讀讀叔本華,欲望的湮滅,才是救贖之道。
今天就聊到這里,最后給大家推薦一個即將火力全開的寶藏公眾號——冪大圖書館,內容關于非理性的,怪力亂神的一切,曠世奇書,硬核野史,小眾電影,反烏托邦,賽博科幻,克蘇魯,利維坦,二次元……你所想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